太宗篇·第四章 ▎威服西域

、帝国的秘密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前面在讲玄奘归国的时候,似乎没有提到当年玄奘和麴文泰那个在高昌讲经三年的约定。

当然,像玄奘这样的有道高僧肯定不会干那种不守信约的事儿。

事实上,原本他回国时,完全有条件选择更加安全、便捷的水路,但就是为了履行自己当年的承诺,玄奘最终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决定再走一次那条无比艰险的丝绸之路。

可让玄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刚到西域不久,他便从一个商人口中得知,高昌已经在两年前被大唐灭了国,当初的国君麴文泰也惊惧而亡。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就在玄奘离开那烂陀开始周游印度前后,唐帝国也逐渐摆脱了立国之初内外交困的局面。在消灭了东突厥之后,大唐似乎连这个游牧民族的气运也顺带划拉到了自己身上。

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国内政局日趋稳定,怎样才能让帝国将这份蒸蒸日上的活力保持下去呢?

翻翻那些历史教科书,答案也许是那老掉牙的八个字:勤政爱民、休养生息。

不过这话听听就好,真正的答案要比这个更残酷、更简洁,就俩字:扩张!

没办法,无论是古代帝国还是近代资本主义帝国,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无论是开疆拓土还是资本输出,总之扩张几乎就是一种本能,因为这是保持其发展活力的唯一源泉。

事实上,任何一个帝国一旦丧失了扩张的力量,停下了扩张的脚步,那么接下来无论向哪个方向走,妥妥都是下坡路。

作为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年轻帝国,大唐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同样也是一路狂奔。

而这一次,帝国的统治者将目光瞄向了那条流淌着无尽财富的丝绸之路。

自隋朝起,原本中断上百年的丝绸之路再度繁盛起来,那些追逐利益、敢于冒险的商人们又开始在这条横贯亚欧大陆的通道上做起了倒买倒卖的生意。

不过要说明的是,几乎没人会像玄奘那样把这几万里的路从头到尾走个遍,还要再打个来回。

那些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倒爷们,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在自己最经济的贸易半径内活动,既保证倒卖的货物能卖上好价钱,又不至于因为长途跋涉亏了本钱。

举个栗子,一匹长安产的丝绸如果想要被贩卖到中亚,那么很有可能先被倒卖到高昌、然后焉耆、然后龟兹,最后才会被某个翻越雪山而来的中亚商人带上草原。

说白了,这完全就是一场接力赛。

正因为如此,那些占据丝绸之路交通要道的一个个国家无形中便成了一道道贸易壁垒。

别看这些国家地盘不大、人口不多,但只要挑着要紧的地方设上几道关卡,剩下的便是坐等数钱。

至于道路养护、治安维持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统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这么正当合理的无本买卖,换了谁大概都要眼红。

更重要的是,这条丝绸之路几乎还是当时中原王朝面对西方的唯一出口,想要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更加辽阔的中亚,就必须将这条动脉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上。

所以,无论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从政治角度看,这都是一片有着足够诱惑力的地区。

肥肉就在嘴边,谁也不会再去想着吃斋念佛~~~

、目标,吐谷浑

最先被大唐锁定的是位于凉州西南的吐谷(念玉)浑。

当初玄奘西行时,因为选择了丝绸之路的北线,所以一出凉州便直奔西北而去,直接避开了吐谷浑。

然而孤身一人的玄奘能够避开,想要经营西域的大唐却没法不去面对。

这个西晋时期由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国家恰好位于青海一带。

它仿佛一只大手,牢牢卡住了西域联通中原的咽喉。

想要打开通向西域的大门,就必须先剁了这只讨厌的手。

而处于战略要地的吐谷浑显然没有足够的政治觉悟。

在对唐关系上,吐谷浑的首领慕容伏允居然玩起了两面三刀的把戏:表面上对大唐朝贡并主动请求开放互市,背地里则纵容骑兵在大唐边境肆意劫掠。

这就有点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意思了。

本来就看你不顺眼,居然没事儿还敢捋虎须,当真以为哥不敢揍你?

于是李世民指派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出征,给这个不懂事的邻居一点颜色瞧瞧。

接受诏令的段志玄很快便率领骑兵,联合契苾、党项等部落兵马对吐谷浑发起进攻。

面对唐军的强大攻势,在连续吃了几场败仗之后,感觉苗头不对的慕容伏允迅速启动了他的应急预案:跑~~~

仗着对地头比较熟,慕容伏允沿着青海湖一路向西狂奔八百余里。

考虑到粮草供应困难,段志玄在在深入青海一段距离之后,便主动放弃了追击。

在他看来,放慕容伏允一马不算啥大事儿,反正该打的仗都打赢了,该抢的战利品也都抢到手了,把这些往战报上一写,足够向皇帝陛下交差了。

然而段志玄没有想到的是,他到底还是没能准确把握领导意图。

李世民想要的不是那几场毫无意义的胜仗,更不是从吐谷浑那边抢过来的几万匹牲口,他想要的是整个吐谷浑。

不消灭慕容伏允,大唐不仅无法对这一地区实施有效统治,打开通向西域的大门,反而还要时刻提防来自对方的骚扰。

果然,就在段志玄撤军不到一个月,慕容伏允便再次亲自率领吐谷浑主力,向直逼凉州城下。

这一次,李世民当真火大了。必须一次性解决吐谷浑,否则不光未来的战略目标无法达成,恐怕就连凉州以后也永无宁日。

但问题是,谁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使命呢?毕竟连段志玄这样的悍将都没用勇气深入那荒无人烟的青海高原。

无奈之下,李世民再次想起了一个人——李靖。

四年前率奇兵一举荡平东突厥之后,李靖很快便以尚书省右仆射的身份进入了帝国最高决策中枢。

位极人臣、出将入相,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走到这一步的李靖都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按照这个节奏,只要他能平安从宰相的位子上退下来,人生就算圆满了。而事实上,李靖已经做到了。

就在李世民决定对吐谷浑动手的几个月前,李靖便因足疾,向朝廷打了病退报告,并顺利获得批准。

原本李靖有足够的理由卸下这副担子,毕竟已经六十四岁高龄,毕竟已经得到了一个臣子所能得到的一切荣耀。

拿下吐谷浑,无非就是在自己那一长串的灭国名单上再多加上一个可有可无的名字,而一旦战事不利,则很可能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然而李靖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接受了来自朝廷的征召。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十七年前,大兴法场上的那声呼喊似乎犹在耳畔。

当初那看似遥不可及的大事如今已然变成现实,当年的壮士如今却也已是风烛残年,是到了快要谢幕的时候了,就让我再守护这个年轻的王朝最后一程吧!

擂鼓、升帐、点兵、出征,李靖率领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等七路兵马毅然杀进了西域那如血残阳中。

、后勤是个大问题

看到大唐要和自己动真格,慕容伏允立刻意识到这回当真是捅了马蜂窝了。嗯,估计还都是发情期的~~~

不知道这位仁兄小时候是不是真有捅马蜂窝的实操经验,但他接下来的反应却绝对称得上老练:二话不说,掉头就跑~~~

其实,慕容伏允这一举动在唐军将领这边倒也是意料之中。

尤其对李靖而言,这次站在他背后的早已不是四年前那个捉襟见肘的大唐了,日益壮大的国力让李靖有了足以碾压对手的兵力,而站在他对面的,又是战斗力比东突厥还差了一大截的吐谷浑。

用李云龙同志的话说:“这种富裕仗我八辈子也没打过,这回咱们敞开了当回地主~~~”

然而当唐军气势汹汹地杀进吐谷浑的地界之后,却抑郁地发现,别说当地主了,眼前的景象连讨饭的乞丐估计都要躲得远远的。

原本碧草连天的青海塞上此时早已是赤地千里,慕容伏允居然在逃跑过程中一把火将整个草原烧了个干干净净。

不得不承认,慕容伏允这手焦土政策拿捏得确实到位,一下便打到了唐军的软肋上。

要说明白这事儿,我们不妨稍微岔开一下,先聊一聊关于古代战争中后勤保障的门道。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里的先行不是说要跑在大部队前面,而是说粮草问题是任何指挥官都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有多少粮,打多少仗,皇帝不差饿兵,这事儿真心没得商量。

而冷兵器时代,打仗某种程度上就是武装斗殴,哪边人多哪边占便宜。加之我们向来别的不多,就是人多的光荣传统,一场战争如果不动员上个十几万人,那些写史书的大神们通常眼皮都不带夹一下,直接无视。

于是问题来了,假设要想驱动十万步兵前进半个月,需要一个怎样规模的后勤保障呢?

北宋的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做过一个详细计算。他在书中十分细致地列出了每个民夫所能背负的重量、行走的路程以及自身消耗的粮食,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至少需动员三十万民夫。

而且这个结论还仅是计算最理想的情况,即在输送给养的过程中,每个民夫都能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任务,途中不发生任何意外损耗。

很显然,这是一种代价巨大的补给方式。如果补给距离太长,不仅钱烧得太狠,而且难以保证运输安全。毕竟喜欢断人粮道的主可不光曹操一位。

为了尽量缩短补给距离,缓解战争给后勤带来的巨大压力,古时人们于是会在边境上修筑一定数量的城堡要塞,并在其中存储大量粮食和兵器、铠甲等战备物资,从而将补给尽可能向前线延伸。

换句话说,在古代,补给线往往直接决定了国家的边界线。

但即便如此,实际战争尤其是开疆拓土过程中,兵线通常会随着战事的进展快速向前推进,原先设在前线的仓库很快就会变成大后方,补给的难度也随之成倍增长。

到了这一步,那些统兵的将军们只能祭出第二套吃粮方案:以战养战,因粮于敌。

具体执行方法一靠抢,二靠买。除了把对面的敌军揍趴,把敌人的粮草抢到自己手里外,当军队到达某个城镇后,他们还会迅速建立临时市场,与周围居民进行物资交易。

当然,如果能控制住当地头面人物,让他们出面组织劳军那自然再好不过。

所以,想要赢下任何一场战役,单凭勇冠三军的武将和计谋百出的军师是远远不够的。

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是战场之外的因素,而这些又大多是被我们的史书所忽略的。

说到这里,大家就不难想象当唐军看到那一望无际的草木灰时会是一副多么沮丧的表情了。

、抉择

在草原作战,原本最不需要考虑的战马草料转眼竟成了最棘手的问题。

摆在李靖面前的,是远比当初段志玄更加严峻的局面。

怎么办?是撤还是打?

若就此撤兵,十几万大军耗费资源无数,结果连敌人的毛都没摸着一根,回头怎么向皇帝交差。

若继续进兵,除非在短时间内一举击溃吐谷浑,否则等到战马被饿残了之后,唐军就只能干等着被对方吊打了。

毫无疑问,对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一个无比艰难的选择,而战争的残酷也就在于此。

面对十几万大军,作为全军统帅的李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他必须勘破敌我双方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在无数种可能中,找出最正确的应对方法。

而一旦他的算计出现疏漏或偏差,除了自己一世功名毁于一旦,那十几万年轻士兵的生命同样会成为他失误的代价。

十几万士兵,背后就是十几万个家庭,李靖实在太清楚接下来那个选择意味着什么了。

就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时任大唐兵部尚书的侯君集走进了李靖的营帐,他要表达的意见很明确:时至今日,只能向前一鼓作气拿下吐谷浑,决不能向后退缩一步。慕容伏允火烧草原目的就是为了逼迫我们退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反其道而行。只需挑选精锐骑兵,迅速追击,必定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一举荡平吐谷浑。

一番权衡之后,李靖最终采纳了这一意见。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只要咬紧牙关、坚定信念,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统一作战思路后,李靖迅速安排了作战计划:由他本人和李大亮走北路,侯君集和李宗道走南路。南北两方面一同出击,将辎重留在原地,所有士兵只携带有限的饮水干粮,务求在最短时间内追上并消灭慕容伏允所部。

事实证明,李靖这次果然没有赌错。仅仅几天之后,由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便追上了吐谷浑的一波人马。在唐军的凌厉攻势下,吐军完全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一战下来,不仅亲王贵族赔上一大堆,而且所携带的粮草、牲畜也统统被李靖老实不客气地收进了兜里。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士气正旺的唐军再接再厉,追在吐谷浑军队的屁股后面一路穷追猛打。

如果继续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天这帮吐谷浑人估计就要被撵到天山上了。

是佛也有三分火,更何况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草原骑兵。

被唐军追急了眼的吐谷浑决定干脆停下来,直接和身后的唐军来个刚正面。

指挥这场反击战的,是吐谷浑军中一位极有谋略的大臣天柱王。

他暗中联络附近的吐谷浑军队,在一个名叫寺海的地方设下了包围圈,然后坐等唐军入套。

最先追上来的是由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俩率领的先锋部队。别看这俩人当年在玄武门下打得很憋屈,事实上二人都属于那种敢玩命的狠角色。

发现自己被敌人包围后,兄弟俩二话不说,直接开干。

身上中枪了,无视;战马死了,无视;部队快拼光了,无视……总之,只要有一口气在,就坚决和吐谷浑死磕到底!

直到此时,天柱王才真正弄明白自己这次究竟遇上了怎样的对手。

就在双方陷入苦战之时,唐军后续部队在左领军契苾何力的率领下及时赶到。

虽说这只是一支由几百骑兵组成的部队,但面对吐谷浑的大军,契苾何力不仅毫无退缩之意,反而率军直挺挺地冲进了包围圈。

原本碰上薛万均、薛万彻这俩不要命的主就够崩溃了,现在突然又多出来这么一大批亡命徒,这还让人怎么玩?!

啥也别说了,还是抓紧上路,接茬逃命吧,消灭唐军什么的以后连想都不要想了~~~

吐谷浑最具威胁的一次反击就此告吹。

而契苾何力则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革命精神,率领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部队穿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一举击破了慕容伏允的牙帐。

、坚持的力量

比起北边的李靖边打边抢,吃喝不愁,南边的侯君集基本就只剩一个惨字了。

从破逻真谷,到汉哭山,再到星宿川,在两千多里的无人区里,由于缺少饮水,士兵们只能凿冰啖雪,依靠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继续着他们的行程。

老实说,单单这份坚持到底的力量,就足以证明这的确是一支极为强大的军队。

而上天也没有辜负了他们的这份坚持,南路唐军最终在乌海找到了慕容伏允的另一支主力部队。

可以想象当唐军看到对面敌人时会是怎样的表情,可能在这帮士兵眼里,对面的吐军早就变成了自己的口粮,没啥好说的,就一个字:往死里打!

在侯君集和李道宗的率领下,这支唐军简直成了一架恐怖的绞肉机,从乌海一路打到柏海,一直将吐谷浑的军队撵到了黄河源头方才罢休。

当然,停手绝不是因为唐军把人家欺负得太惨而觉得不好意思,实在是已经打到了基本没对手可打的地步。

此时南北两路唐军已经基本消灭了吐谷浑的全部兵马,而且根据北线传来的消息,慕容伏允本人也已经身死道消。

要说慕容伏允这哥们,当真算得上是动如脱兔。

尽管被唐军一路追着打了上千里,但从头到尾毛都没伤着一根。哪怕在突沦川被击破牙帐,丢了老婆孩子,他依然成功逃得性命。

似乎游牧民族的部族首领在逃命这方面都很有些拿手绝活。

不过此时慕容伏允的死活对大唐而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已经输光了所有的本钱。不光军队被消灭殆尽,而且更要命的是理论上他已经不再是吐谷浑的当家人了。

原来在领教了唐军的厉害后,幸存下来的吐谷浑贵族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勇气,大家都知道,继续打下去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既然如此,还不如趁早投降。

为了让大唐看到自己这边满满的投降诚意,这帮贵族老爷们居然贴心地向唐军送上了一份投名状:天柱王的脑袋。

实在对不住,谁让当初挑衅大唐的时候属你积极,罪魁祸首就你了~~~

随后,他们推举原本被慕容伏允废掉的继承人慕容顺作为新的头领。

之所以要选慕容顺那也是有讲究的,这位仁兄早年被作为人质留在中原,和汉人那边打起交道熟门熟路,并且又被剥夺了继承资格,本来就对他老爹慕容伏允心怀怨恨,这时候让他出面扛大梁的确再适合不过。

得知消息后的慕容伏允顿觉万念俱灰,此时的他甚至连代表吐谷浑投降的资格都被人顶掉了。

事已至此,我又何必再苟活于世,干脆死了一了百了。(一说自杀,一说被部下所杀。)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十八日,李靖上表,吐谷浑平!

三天之后,李世民下诏,准许慕容顺以平西郡王的名义恢复在吐谷浑的统治。

考虑到慕容顺这届领导班子完全没有像样的军队支撑(废话,都被你打没了~),李世民又特令李大亮率军屯守边境,随时帮助慕容顺巩固统治秩序。

自此,大唐通往西域的大门被彻底打开。那条流淌着黄金的丝绸之路即将在李世民面前缓缓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新的格局

削平了吐谷浑,中原与西域间那块讨厌的绊脚石总算被踢开,李世民终于可以放手实施他经营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了。

大家肯定还记得,贞观元年当玄奘西行越过莫贺延碛后,他自东向西分别穿越了伊吾、高昌、焉耆、龟兹,而后才翻越葱岭踏上了中亚草原。

如今距离玄奘离开长安已经整整过去九年。尽管这几个国家依然牢牢控制着丝绸之路,但具体情形却已经九年前大不相同。

与大唐势力范围最接近的伊吾早在四年前,也就是李靖率军灭掉东突厥仅仅五个月后,其国君便主动跑到了长安。与他一同到达的,还有伊吾下辖七座城池的地图户籍。

对于伊吾国君而言,做这样的决定其实并不困难。

二十多年前他们便是隋朝的附属,隋朝灭亡后,东突厥迅速崛起,于是他们自然又被纳进了东突厥的势力范围。

如今前面两个老东家都被眼前这个新兴的帝国干翻在地,还有什么理由不抓紧换个大腿抱一下呢?

没错,如果不想成为大国间博弈的牺牲品,选准东家很关键。作为一个小国,伊吾不仅很有自知之明,而且相当懂得属于它的生存法则。

而大唐也没亏待这位有眼光的小兄弟,除在伊吾设立伊西州,将其土地并入大唐势力范围外,其余一切均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有人有眼光,自然也就有人没眼光。作为丝绸之路上首屈一指的大国,高昌对大唐就不那么买账了。

说起来在这之前,高昌和大唐的关系倒还不错。俗话说,远交近攻。反正那时候两家离得远,加之国君鞠文泰对中原文化一直比较仰慕,所以逢年过节彼此派使者互相拜个年寒暄一下也没什么不好。

如今原本作为战略缓冲地带的伊吾、吐谷浑都先后被并入大唐,远方的朋友一下变成了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邻居,平日里的小嗑小碰便渐渐多了起来。

当然,麴文泰也不傻,他很清楚自己绝对没有和中原这个庞然大物刚正面的实力,所以他及时抱上了西突厥这条大腿。

对于麴文泰的选择,李世民开始倒也没过多干涉。

说到底,选东家和选媳妇一样,毕竟利益考量不同、审美取向不同,这个大家都能理解。

既然麴文泰没有相中自己,于是李世民便决定干脆直接绕开这个没眼光的家伙,直接和位于高昌西面的焉耆沟通,计划重新恢复高昌以南的楼兰古道。

原本高昌在丝绸之路上设卡收税做得那是垄断生意,如今南边多出一条路来,这坐地起价的生意肯定是没法继续做下去了。

想来老子碗里夺食,那干脆大家谁也别指望安心吃下这一口,麴文泰一怒之下居然直接掀了桌子。

仗着背后有西突厥撑腰,他当即下令封闭所有关卡,扣留过往商人和使者,掐断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线。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不是三言两语能摆平的小嗑小碰了。

既然如此,那能动手大家就尽量别吵吵了。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在平定吐谷浑四年之后,大唐铁骑即将再次踏上征途。而这一次带领他们的却不再是李靖。

成功平定吐谷浑让李靖的声望再次暴涨。事实告诉我们,作为一代军神,李靖的才华并非只局限在战场上。

他深刻地洞悉朝堂斗争的险恶,所以在自己如日中天的时刻,明智地选择了急流勇退,不仅辞去一切职务,而且平日紧闭家门,坚决不与朝堂再有半点瓜葛。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在远离战场与朝堂的日子里,戎马一生的李靖终于获得了那份久违的平静。

是的,他有足够的理由放下一切了。

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将自己那堪称神鬼莫测的用兵之道亲手传授给了两个学生——侯君集、苏定方。

他相信,这二人必定能沿着他的道路,将大唐的威名远播四方!

贞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在家中平静地走完了一生,享年78岁。

战无不胜,却无半分娇肆;功高盖世,却能善始善终。

即使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李靖依然无愧于大唐第一名将的称号。

从此,他将化为永久的传说为世人传颂!

而作为李靖兵法继承人之一的侯君集也终于等到了为自己书写历史的时刻。

、就怕流氓有文化

算起来,侯君集虽然出道比较早,但在隋唐之交那个风云际会的年月,各路猛人层出不穷,实在没有太多可以给他露脸的机会。

好在他在加入大唐阵营后,一直追随在李世民左右,尤其在李世民抢班夺权的关键时刻,他站到了最关键的位置,直接参与到了玄武门的斩首行动中。

这次成功的政治押宝,也让侯君集瞬间身价倍增。李世民登基之后,他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一起,被列为五大一等功臣,直接一竿子捅进了大唐权力中枢。

在许多人看来,侯君集的上位纯粹就是一次政治投机。谁都清楚,这位仁兄早年不仅大字识不了几个,而且连射箭这种习武基础科目都学不会。文不成武不就,说的就是他这号人。

不过这些缺点在李世民看来却统统都不是事儿,因为他在侯君集身上看到了一个更加珍贵的优点:这是个能成事儿的人!

这的确是个十分了不起的特点。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能不能成事儿不在于他是否品学兼优,是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在于他是否具有那种敢想敢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品格。

借用我党的一句经典口号,就是要能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而这恰恰是侯君集的长处。

或许是感觉到了自己能力上的短板,为了确保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侯君集拿出了他那股敢咬牙的狠劲,在李世民的安排下,跟随李靖用心学习兵法。

都说名师出高徒,更何况是李靖这种泰斗级军事专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侯君集很快领悟了用兵的精髓,完成了从武夫到将帅的转变。

在平定吐谷浑一战中,侯君集更是将他那原本顽强的性格和从李靖那里学来的兵法融合发挥到了极致,一战成名。

得胜回朝后,侯君集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主抓官员选拔考核。

尽管此时的侯君集终于继李靖、长孙无忌等人之后,成为贞观年间又一个成功做到出将入相的大臣,但实际上比起李靖、长孙无忌,他多少还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

要知道,在唐代选拔官员真心不是件轻松活儿。在科举制度尚未完全成熟的时代,吏部官员在选拔官吏时,大多只能依靠自己的眼光,综合判断对方的素质。

当然,标准也不是完全没有。例如高宗年间,一代名臣裴行俭就曾总结出“身言书判”这四个硬指标。

身就是看颜值,长相抱歉的直接可以歇了;言则是看语言表达能力,那些说都不会话的兄弟也可以安了;书自然就是指书法,像兄弟我这种狗爬字显然是要滚粗的;而判就是考察断案的能力,作为县大老爷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熟读律例、明察秋毫的本事当然也是必备条件。

所以,想吃吏部尚书这碗饭,没点实打实的学问根本撑不起场子。

不得不说,侯君集的确是个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的主。

一番恶补之后,这个行伍出身的大老粗硬是逼着自己灌了一肚子墨水。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好勇斗狠的劲头、坚韧顽强的意志力再加上必要的文化,不用我说你也能想象出如今这家伙的身上拥有了何等强大的破坏力。

而李世民似乎也知道,是到了让侯君集这颗高爆炸弹发挥威力的时候了。

只要把他往西边一丢,那么高昌的问题就完全不会再是问题了。

、不动如山,侵略如火

或许是考虑到几年前大唐和高昌到底还是有过那么一段蜜月期,又或许是不想耗费太多国力,所以在丢出侯君集这个大杀器之前,李世民决定再给麴文泰最后一次机会,下诏征麴文泰入朝。

对大唐而言,如果能通过政治交涉,迫使高昌最终做出和伊吾同样的选择,自然再好不过。

没过多久,李世民便收到了麴文泰的答复:实在抱歉,最近兄弟身体不好,你那边我去不了。

综合之后发生的事情,麴文泰这个答复十有八九说的应该是事实,他确实已经身患重病。

然而在当时李世民看来,这完全就是个借口。

凭什么早不病晚不病,偏偏挑着我征召你的时候病。

如果你不是在挑战大唐的威严,那就是在侮辱我的智商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也不能忍了!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底,李世民向吏部尚书侯君集下达旨意,出兵高昌。

其实麴文泰心里也清楚,自己的那个答复根本不可能让他就此蒙混过关。

但麴文泰依然坚信,无论李世民心里多窝火,大唐的军队永远不可能真的开到他眼前。

原因很简单,当时大唐与高昌不仅相距遥远,而且中间还隔着方圆近千里的莫贺延碛。

在沙漠中行军,唐军所需给养只能依靠征调大量民夫,从相隔千里的凉州一点点向前线输送。

事实上,就在贞观四年年底,当时身为高昌储君的麹文泰还曾作为使者,亲自前往长安觐见李世民。

一路上在目睹了隋末战乱给中原造成的创伤后,他亲口对下属感叹:“吾往者朝觐,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

九年前的那次中原之行显然是给麴文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麴文泰看来,哪怕如今大唐看似国力有所恢复,但实际上依旧不可能支撑一场如此烧钱的远征。

果然,李世民下令征讨高昌后的整整半年时间里,高昌的东部边境风平浪静,茫茫沙漠中依旧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不过麴文泰如果知道这六个月里,凉州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一定会后悔自己先前的决定。

有了之前对吐谷浑的作战经验,作为全军统帅的侯君集比任何人都了解大军远征途中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为了确保唐军能顺利通过莫贺延碛,侯君集征调民夫将各地粮草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了凉州。在这期间,他还专门召集工匠在凉州设计制造了一批能够满足远征需要的攻城武器。

不动如山,侵略如火!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侯君集所统领的这支由数万人组成的远征军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便成功穿越沙漠抵达伊吾,兵锋直指高昌。

唐军大兵压境的消息,让麴文泰感到一股发自内心的恐惧,他实在无法想象这是一支由什么人率领的军队,居然连浩瀚无边的沙漠都没办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他实在提不起半点对抗的勇气。

中医讲,人有“五志”,喜、怒、思、忧、恐。估计此时的麴文泰除了前面的喜字,剩下的应该是一样不落都占全了。

正所谓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惊恐伤肾。于是,还没等侯君集这边动手开打,麴文泰那边便被伤得一病不起,几天之后居然撒手离世。

谁也没想到,他最终竟会用这种方式了结了自己和大唐的一世恩怨。

、黄沙百战通天路

此时唐军已经在高昌边境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发起进攻,而高昌上下却在忙着为故去的国王举行葬礼。

于是部将们纷纷建议趁此机会发动突袭,一举攻克高昌。

但意外的是,主帅侯君集对这些建议却充耳不闻。

对此侯君集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是堂堂王师,怎么能做出在别人国葬期间发动战争的不义之举?要打也等人家把事儿办完了再说。”

(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旧唐书·侯君集传》)

听上去似乎真是个讲道义的江湖大哥,但事实上这就是个姿态。

侯君集很清楚,只要能组织足够数量的军队成功抵达高昌,这场战争便基本再无任何悬念。久经沙场的唐军完全不是高昌所能招架的。

况且大家已经长途跋涉了一个月,停下来稍微修整几天也不是坏事儿,顺便还能落个好名声,这种现成便宜可不能不捡。

就这样,在唐军的眼皮底下,麴文泰总算风风光光、安安稳稳地入了土,而他的儿子麴智盛则无奈接过了父亲留下的这个烂摊子。

处理完家里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应付门外的问题了。

比起他老爹的纠结和抑郁,年轻气盛的麴智盛就干脆利落多了,他直接将家门口那帮不速之客发来的招降提议丢到了一边。

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麴智盛显然没搞清楚自己的对手究竟拥有怎样的力量。

既然打算死磕到底,那就必须有被磕死的觉悟。

侯君集立刻调集军队给这位新任国王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实践课。

对唐军而言,对付西域国家可不像对付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民族那样,要满世界和对方玩捉迷藏。高昌的城池就立在眼前,常年在中原地区作战的大唐军队打这种攻城战实在是拿手得不能再拿手。

从春秋时期开始,攻城便一直是中原战场上的保留节目。无论大战小战,最后都要拿下对方的城池,这仗才算打赢。

如何能够在付出最小代价的情况下,高效率地击溃守城一方向来都是中原军队的一门必修课。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唐代,大家对攻城不仅有了相对完整的作战套路,而且还发明出一堆操作简便、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

具体做法一般是选定一个主攻方向,先用渡壕车在城壕上架起木桥,或者直接用滚木土石把壕沟填平,再用投石机对着城上的守军来一波火力压制,接着搭起云梯直接把士兵送上对面的城头,最后趁着城头上厮杀的时机,底下的士兵推着冲车往城门或者城墙薄弱处一顿猛撞。

只要城门被撞破或者城墙被撞出了缺口,后面的大部队就会一拥而上,然后对面基本就没啥然后了。

如果面对中原地区那些修得比较坚固的城池,想要打个缺口出来可能还不那么容易,但高昌显然没有像中原地区一样经历那么多的战火锤炼。

不仅城墙还都是用土坯垒起来的,而且城头上也没有当年王世充守洛阳时用的那些先进守城武器。所以在唐军一连串专业套路的打击下,这些城池无一例外被轻松击破。

从六月底开始,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一路势如破竹,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占领了高昌全境。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八月八日,高昌最后一任国君麴智盛宣布投降,其境内的二十二座城池随之被并入大唐版图。

九月二十一日,李世民下旨在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大唐就此消灭了它在丝绸之路上最有力的一个竞争对手。

四年后,时任安西都护的郭孝恪率三千步骑夜袭焉耆,生擒焉耆国君龙突骑支。

七年后,唐军又再次发兵攻占龟兹,随后丝绸之路上仅剩的于阗、疏勒也先后主动投降了大唐。

到贞观二十二年,整个西域已基本被纳入大唐的统治范围。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六百多年前,投笔从戎的班超曾靠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率领大汉铁骑踏上了这片土地。如今,在李世民的经营下,在侯君集等诸多名将的奋战下,崛起的大唐帝国终于再次将这里与中原王朝连为一体。

虽然从本质上看,这是源于帝国扩张的一次征伐,但其结果却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大融合。

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李世民像以往一样,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政策,除了设置都护府驻军之外,全盘保留了西域原有的一切。

威而不临!这,便是强者的自信。

从此,那些往来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再也不用因沿途的盗匪而担惊受怕,再也不用为繁琐的过境手续和高昂的税金而苦恼,原本城邦林立的贸易线上终于有了一个强大的守护者。

从此,大唐帝国终于打通了一条联通外面世界的走廊。

正是经过这条漫漫长路,中华民族再一次将自己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展示在了欧亚大陆。

与此同时,来自遥远西方的外来文明也经由这里不断为中原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喜欢的话,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飞瓜侃大唐』,那里是本作品首发平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早年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得以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被封为左...
    澹台晓磊阅读 421评论 7 4
  • 今天早上。我大姑夫自己开着三轮车去撒粪,我和爸爸跑着去撒肥。 我们跑过去的时候,我大姑夫正好开到那里。我和爸爸在一...
    Lh_7177阅读 197评论 0 0
  • 身为父母,我们不能错误的认为自己有权决定孩子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凭什么来评判他们呢?他们需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们...
    小鱼_4ac5阅读 327评论 0 0
  • 女1号:乖乖 性 别:女 身 份:狗狗妈 性格特点:温柔贤惠,善良热情 身材特点:高挑匀称,皮肤雪白,眼 ...
    小宇滴答阅读 197评论 0 0
  • 今天出太阳了!和好朋友去爬了学校后面的梅家山,看到了整个学校! 不得不说,以前喜欢和好朋友约电影的我,现在起越来越...
    Mousikaaa阅读 1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