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 区块链到底干我何事(一)发布以后,承蒙各位朋友的厚爱,纷纷过来捧场,还炸出了很多正在挖币的盆(tu)友(hao)。。。围观之余,有些还提出了很多很有趣的问题,热情非常高涨。我在这里由衷得谢谢大家了👏👏!同时,这也说明了,区块链确实是现在非常火热的话题,如果我的文章能让你比周围的人更懂一点点区块链,那我就非常满足了,也有了继续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区块链的源源动力💪💪
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篇提到的关于区块链的概念,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概念,你才能真正抓住区块链的核心:
1.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终极目的,是一个总账房师傅到人人都参与记账的华丽转变。它赋予了区块链参与者同等的权利,避免了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2. 区块、区块链
当交易的数量每达到了一定的值以后,我们会把这些交易集中归档存储。一个区块就是一个基本的存储单位。把这些区块按照记录顺序链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区块链。
3. 工作量证明
工作量证明是保证区块链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之一。每存储一个区块,各个结点就要进行算力的竞赛。我们默认区块链中最长的一条链为最具有公信力的一条链,所以黑客想篡改这条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无法战胜链上其他人的算力总和。
4. 大部分理论、51%理论
如果这条链上的大部分人,即51%及以上的人的想重新生成一条最具有公信力的一条链,理论上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他们控制了大部分的算力。这也是区块链的哲学根基,以大部分人的利益为根本利益。
5. 挖矿、比特币
每次通过算力竞赛,算出归档的区块需要盖章的内容的过程成为挖矿;而每次第一个算出来的人能获得一定比特币的奖励。
好了, 以上就是我对上期内容的简单回顾,再次声明,我对很多区块链的概念进行了抽象和简化;为的是帮助更多只是围观的人理解区块链,还望大神们砖下留情🙏🙏
前菜吃完了,终于到了正餐时刻。上一篇文章发布以后,很多人都会问我一个问题,照你说区块链这么好,这么火,为啥我还看不到什么区块链的应用呢;怎么没有类似于区块链界支付宝这样的东西出来呢?别急,小板凳摆好,瓜端稳,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感受不到我的生活被区块链所改变
区块链技术虽然已经出来十年了,但是对于一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技术来说,10年还是太短了。从互联网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而像Facebook、微信这样基本的社交工具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活,却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时间不够产生质变,是尽管区块链曝光度越来越高、发展越来越快,还是无法普及到大部分人的根本原因。接下来我会从几个更细化的角度去阐述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制约着区块链的发展。
1. 区块链是协议层的改革,而“看的见”的改变往往在应用层
看完这个标题可能大部分人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什么叫协议层,什么又是应用层。我这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去餐馆吃饭,餐厅一般都会有专门卖油的厂家为餐厅提供炒菜用油,和这些厂家达成某种合作协议就好比是协议层,炒出来最后递到顾客面前的菜就好比是应用层。假设这家餐厅之前很黑心,用的是地沟油;后来良心发现,换了一家签协议,用上了健康的好油。但是从顾客的角度来说,是几乎“看不到”商家换了油这个改变的。只有吃了菜,甚至是长期吃,才会感受到其中的变化。区块链也是如此,当你用app进行支付的时候,你可能根本不知道协议层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你看到的只是你账户上数字的增加和减少。所以区块链改革的层面相对更底层导致了我们很难“看见”它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2. 区块链的初始架构很重要,后期迭代调整周期长
区块链发展到现在,不得不提到其创始人中本聪,这里就不花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这位互联网界的传奇人物了。如果要想把他给介绍清楚,可能又需要一个系列的文章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反正你们知道是个很牛逼的人就行了。在中本聪之前已经有不少的密码学的大牛们尝试建立类似于数字货币的概念,最有名的可能是赫赫有名的David Chaum和他的DigiCash。但是后来因为还是绕不开中心化的设计而导致最终的流产。直到中本聪掏出比特币白皮书,才算是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设计,才有了第一种可以流通的数字货币。但是区块链一旦运行起来,想对整个架构进行调整是很难的,这是为什么呢?还记得51%理论么,只有这个区块链上掌握了大部分算力的结点同意进行调整,调整才有可能进行。而在中心化的体系里面,可能只要BOSS大笔一挥,整体的框架设计就说改就改了。 可纵然是中本聪这样的大牛中的大牛,也无法完全预见区块链未来的发展,保证一开始的设计就永远不过时。前段时间就关于比特币区块链的扩容问题(其实就是把记录交易的区块的单位大小增加一些),一群比特币界的大佬们跑了好几个地方,开了好几次会,争的面红耳赤,最后才在纽约的圆桌会议上定下了扩容的方案。所以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本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赋予参与者平等权利的同时,也意味着在争论上很难达到一致,限制区块链后期迭代的速度。
3. 区块链的应用太少,对开发者的友好度不高
我们都知道,iPhone成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手机本身的性能好,还因为有AppStore这么一个包含着数以万计的app的应用商城,里面的应用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发者因为iPhone有着庞大的用户数量,想开发应用来淘金;开发出的app又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如此有着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区块链到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很多应用能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一来是因为区块链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照顾好开发者,也就是程序员们的感受。现在的程序员早就已经习惯了在成熟的编程语言、使用体验友好的IDE以及完善的开发文档环境下进行开发。而开发比方说比特币的应用,似乎有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重新面对稀奇古怪的开发语言,文档里面不清楚的地方又不知道去哪问,问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回 。这样一来程序员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就纷纷逃离了。而且,比特币的开发语言本身就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不是图灵完备的(看不懂的可以忽略,反正有毛病就是了😉)总之,就是本身就喜欢怼天怼地怼同类的程序员们并不对开发比特币的应用感冒。
当然,时代在进步,区块链应用的开发也会越来越对程序员友好。针对比特币在开发上的不足,最近风头正劲的以太坊就做了很多的改善。更接近于常规编程语言的开发脚本,更全的文档,以及更活跃的社区都在吸引更多的程序员在上面开疆拓土。我坚信,伴随着拓荒者们的努力,未来区块链应用的开发会越来越容易,区块链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4. 区块链目前的延展性较差,资源耗费度高
区块链的核心是分布式记账,也就是每个参与者都会记录下区块链上产生的每一笔交易。虽然这是一个初衷很美好的设计,但是我们想想,随着参与节点的增长,耗费的资源是不是也成倍数的增长呢?这里面耗费的资源包括存储空间、传输带宽以及参与算力竞赛所消耗的电费(想想多少人是因为心疼电费而放弃了挖币)和时间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减少参与到每次区块验证的节点的数量----还得是在保证能够让所有人都信任这些交易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当然,现在也慢慢出现了很多技术方案来解决延展性的问题,其中大部分是针对比特币区块链的。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程度和资源消耗的程度中间找到一个平衡,是区块链中十分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5. 区块链应用缺乏对用户的强刺激,痛点不明显
为什么很多创业项目最终走向了失败,就是因为它们解决的并不是用户一个很强烈的需求,又或者说没解决到位。还记得为什么当初我们都用上了支付宝么,早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能够在我们在淘宝购物的时候,给我们一种保障;如果我们没收到商品,或者商品有质量问题,商家就收不到钱,钱就又会回到我们的账户,从而起到了一个第三方的保证。“怕被坑”可以说是我们在网上购物的时候最强的一个需求点,而支付宝正是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会乖乖地成为支付宝的忠实用户。但是区块链现在明显还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虽然区块链的传教士们一再鼓吹其先进性、安全性、高效性。但是正如我在第一点里面提到,就是用户从应用的界面“看不到”有什么变化,导致了这些优势并不直观,而且就目前来说,都还没有被很有效的证明。所以用户没有去使用区块链应用的强需求,没有去替换掉他们现在使用得得心应手的这些应用的动力。未来,当以区块链为技术驱动的去中心化应用们真的能在某些场景,跟当年的支付宝一样,让用户觉得真非它不可的时候,就是它们见到光明的一天,也就是区块链应用将呈指数倍发展的一天。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于区块链应用为什么还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的一些见解,有些纯属个人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讨论,对我进行指正。100个人眼里有100个蒙娜丽莎,技术大牛们心中都有自己认为的关于区块链的完美设计。现如今,针对比特币区块链的局限和不足,很多大牛都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以及数字货币,比如以太坊、莱特币、z-cash等等。但是区块链的发展还处于很早期的状态,更新、更好的设计依然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目前还远远没有到哪一种区跨链能够一统江湖的状态。区块链以后会怎么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吧!
有些人问,那吃瓜群众应该持一个什么态度呢?我的答案就是,当未来真的来的时候,一定是不可抗拒的。如果区块链有一天真的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开开心心地拥抱它吧😉
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开始去剖析区块链的一些技术细节,可能对于大部分的围观群众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还是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进来。说不定你会发现你对区块链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呢,说不定未来你就会创造出区块链上类似于facebook,微信这样的杀手级的应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