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的杜甫

唐代士子求取功名的途径无非几种:科考,从军,干谒。但无论哪种,都离不开人脉关系,没有高层人物的援引推举,哪条路都走不通。即便是科举考试,也要想方设法在考前将自己的诗文送呈给主考官品鉴,以获得他们的赏识青睐,如此高中的概率才会提高。所以在唐朝,那些能跻身仕途,获得功名的文人墨客,多多少少都有些家庭背景,出身多是书香门第世家望族。像高适岑参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等,莫不如此。只有少数诗人如孟浩然,贾岛等人没有什么家庭依托,很难获得施展抱负的平台,即使进入官场也难有所作为。但不管出身如何,那个时代的文人士子大多有着强烈的功名意识和远大的政治志向。李白曾表示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杜甫则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高适岑参等也有同样的立功求名理想。只是每个人走的路子不尽相同,结局也差异极大。李白虽然好剑术和纵横术,但他并不想从军入幕。对于科考,他或是因为家世有难言之隐,或是因为不屑与普通士子争胜,总之是坚决不参加。一辈子只走干谒一条道,确实也直达圣上,得以入朝。杜甫虽然才华盖世,诗情满怀,志存高远,但考试却并不在行,考了几次都未曾考中。求取军功,显然他也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和人脉基础。所以只有干谒一途了。

走干谒之路,杜甫还是有些先天条件的,毕竟他是官宦之后。他的高祖杜鱼石是隋朝时的县令,曾祖杜依艺是唐巩县令,所以举家定居于河南,杜甫便出生于此。祖父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不仅如此,杜审言与初唐时著名的诗人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所以杜甫不但是官宦世家,还是诗文世家。他曾在《宗武生日》一诗中自豪地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意思是说写诗传承是我家应有之义。这种家学渊源,确实给了杜甫不少底蕴滋养。杜甫的父亲杜闲也曾做过奉天县令。数代为官,虽然都不算显贵,但家底还是好于常人的。所以年轻时,杜甫还是生活很优裕的。特别是35岁之前,杜甫求学问道,游历天下,过了一段快乐美好的生活。

杜甫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也就是他曾祖做过县令的地方。有意思的是,他和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牧同宗同源。皆为西晋名将杜预之后,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一支,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一支。唐朝最负盛名的“大杜”“小杜”竟是一家人,杜甫说写诗是他家的事,添了杜甫这么个同宗的诗坛雄主,杜牧更可以说“诗是吾家事”。写诗不仅是杜甫的家事,做官一样是他家的素业。杜氏一门累代为官,有武将,有诗人,长期的耳濡目染,杜甫从小就是要决心为官的,但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志在匡济天下,并不只是为了图取名利,显耀于世。所以他才会“穷年忧黎元”,为了家国天下,“济时肯杀身”。他的喜怒哀乐从来都是产生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可以说,他是真正具有天下情怀和人民精神的文人士子。既然写诗为官是杜甫人生的应有之义,自小勤奋好学,志存高远也就成为必然。他七岁就能吟诗作赋,9岁时书法作品已有模样,“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十四五岁时,文章被人高度称扬,以为有班固杨雄之风。“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但他并非好安守静之人,他曾说自己“一日上树能千回”,说明他少小时是很活跃好玩的。而且他性格豪爽,嫉恶如仇,好与老成持重之人交友,所以他懂得时事世故相对较早:“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20岁时,杜甫结束了他的书斋生活,开启了唐朝士子们都喜好的游历生涯。第一次漫游,他南下吴越,历时数年,“每趋吴太伯”“枕戈忆勾践”。于735年回乡参加“乡贡”,并于次年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第二次漫游,他北上齐赵,过了四五年快意山水的生活,“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在登泰山时他还写下了著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诗中他表达了自己攀凌绝顶,尽览群山的雄心壮志,有着拿云之气势,临空之胆魄。那时,他还年轻,正意气风发,总以为有似锦前程在等着自己。不久,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遇,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风云际会,两个伟大的诗人终于相识相知,并相约同游梁宋纵猎梦诸。如果两人完美错过,那将是中国诗坛的遗憾,也是中国历史的缺憾。在梁宋,两人如约而至,碰巧诗人高适也参与其中,三人结伴而游,相互谈诗论赋,成就了一段诗坛佳话。这是杜甫的第三次漫游。那时李白已经誉满天下,但被唐玄宗皇帝赐金还家,从此绝了仕途。杜甫还没开始入仕,尚抱着一腔报国之志,寻找着入场的机会。而高适则落魄彷徨,一贫如洗。三人都未曾料到。若干年后,李白锒铛入狱,杜甫贫病交加,当年最穷困的高适却出将封侯,成为士子们眼中的表率。命运由天不由人,相聚时谁能预料后半生的走向呢?但同游时,大家都是快乐欣喜的。

次年,杜甫在东鲁与李白第三次会面。两人互赠诗篇,饮酒谈心,抵足而眠。杜甫深情地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同床而眠,携手共游,两人感情可谓深厚。此后一别永诀,两人各自展开自己独特的人生,但似乎都不是很顺利。35岁之前,杜甫因为家境良好,得以壮游天下。“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接下来的十年间,他辗转困守在长安,所获甚微。到长安后他又参加了进士考试,但依然没有录取。对于考试,他似乎并不擅长。于是四处干谒,奔走献诗,但都未果。这些年奔走在京城,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生活很是贫困辛酸。天宝十载,玄宗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杜甫预献了《三大礼赋》,竟然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令其待制集贤院,参选备用,这让杜甫很是高兴了一阵子。因为他知道李白当年也是因为献诗献赋得到唐玄宗的激赏的。但他没有李白的运气,也没有人像举荐李白那样卖力地帮他。他仍然在等候中蹉跎。直到四年后,杜甫终于等到了“河西尉”这一小官,但杜甫很不情愿,“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后被改任右卫率府兵曹,这不过是个仅能维持自身生计的卑微之职,杜甫的雄心壮志日渐遭到侵蚀消磨。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很快潼关失守,京城陷落,玄宗西逃,王公大臣四散逃命。听闻肃宗即位,杜甫不顾安危,只身北上,欲投奔灵武的肃宗,途中不幸为叛军所俘。好在他官位卑贱,无人看管。乘两军对垒之际,得以脱身西奔。在为难之际,杜甫还能舍身相随,肃宗或是出于感动,或是因为用人之际,遂任命他为拾遗一职,故世称“杜拾遗”。至此,他算是正式进入了朝廷,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或许他永远也无法靠近皇帝,入不了朝廷。但好景不长,他的朋友宰相房琯在对阵叛军时指挥不力,吃了败仗,肃宗将其贬谪为刺史。杜甫仗义执言,为房琯说了很多好话,引起了肃宗的震怒,将他贬到华州,后虽经宰相张镐力救,但“帝自是不甚省录”,杜甫从此再也没有获得重用,而他的老朋友高适却在安史之乱中抓住了机会,积极建言献策,得到几任皇帝的赞赏,职位上节节攀升。但这段时间,杜甫因为来往于华州洛阳之间,见闻了安史之乱后山河破碎之苍凉黎庶生活之艰辛,写下了许多诸如“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真实社会状况的现实主义力作。

公元759年,杜甫对动荡的时局既失望又担忧,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家辗转入川避难。在东川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杜甫于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从此阖家在蜀中定居了下来。幸运的是,他的好友严武恰好坐镇蜀地,给了他许多生活上的关照,并荐为节度参谋,后又延请他入幕,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称其为“杜工部”。严武是个文武皆能的一方诸侯,他和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诗歌极为欣赏,两人时有唱和。他虽然比杜甫年纪小了十几岁,却比杜甫在政治上成熟稳重得多。据《新唐书》载: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书云杜甫燥急无器度,仗着跟严武关系好,喝醉酒时就言行无状。严武去他的草堂看望他,他衣衫不整,接待随意。严武皆不以为忤。由此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而且杜甫诗人的傲气,严武政治家的涵养,皆可从记录中一目了然。可惜的是,严武40岁便英年早逝,他的突然离世,让杜甫顿时无所依傍。接任严武者是个粗人,杜甫无法勾通。不久蜀中大乱,杜甫欲往东川投奔老朋友高适,而高适又病逝。于是杜甫决定举家离川。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到达夔州(奉节),历时近一年。在夔州,他得到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暂时定居于此。诗人的生命走向了尾声,创作却达到了高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歌。

公元768年,杜甫归乡心切,东出三峡。但因为经济窘迫和战乱阻隔,杜甫辗转于湖南岳阳、潭州、衡州、耒阳等地,并顺道登临了著名的岳阳楼。公元770年,在由潭州前往岳阳的船上,一代诗圣陨落,终年五十九岁。杜甫的晚景很是凄凉,在贫病交加中寂寞离世。杜甫和李白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最伟大的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了1500多首诗,几乎篇篇精美,其中脍炙人口传传千古的名篇数不胜数。在诗歌形式上,杜甫各体兼备,律诗、绝句、古体诗和乐府诗他都擅长,尤善七律。律诗在杜诗中最为耀眼,其表现范围极广。咏史,抒怀、羁旅、赠别甚至时事都能入诗。律诗严格的字数和格律要求,让一般的诗人望而生畏,但在杜甫手中却能运用自如。他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变化万端,却又自然流畅,韵律谐美。合律却不受束缚,对仗却不露痕迹。律诗的佳作实在太多,俯拾即是。七律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登高》《蜀相》《客至》《野望》《阁夜》等,五律诗则有《望岳》《春望》《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月夜忆舍弟》《天末怀李白》等。七律且以《蜀相》为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人深刻缅怀诸葛亮的显赫功勋,更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牺牲精神由衷敬佩,匡时济世而不得,咏史感时唯长叹。五律试赏《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篇被后人誉为“盛唐五律第一”的杰作,写于杜甫人生的最后岁月。诗中既有对无限乾坤和壮丽江山的由衷赞美,又有对时局动荡和自身遭遇的忧虑感叹,诗意雄健奇伟又沧桑悲凉,格律对仗工整又不露雕痕。

新乐府诗方面,杜甫是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他发扬了汉魏六朝乐府诗的长处,又大力进行创新。中唐时元稹白居易领导的新乐府运动便是继承了他的思想和风格。杨伦曾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像《兵车行》《哀王孙》《悲陈陶》《哀江头》、《洗兵马》、“三吏”“三别”等皆是名篇。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铺张记叙,回旋往复,达到了该类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述怀》《北征》《赠卫八处士》等。即便是他极少为之的绝句,跟那些擅长此体的诗人相比也不遑多让。像《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第一首诗写春景,意境优美,格调清新,自然晓畅,浑然一体,读后令人如入画卷,如沐春风。第二首则以景致的热烈反衬寄居的感伤,使得归家返乡之心更加急迫殷。杜甫诗歌的题材特别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全貌,从天地宇宙到山水田园,从动荡时局到民间疾苦,从游历见闻到漂泊生活,或咏史怀古,或叙事寄怀,或赠别酬答,时时处处体现着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故其诗被誉为诗史。晚唐《本事诗·高逸》云:“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新唐书》则称:“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号‘诗史’。”最能代表他诗史精神的诗篇恐怕要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谴,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这首诗写于杜甫自京城长安到奉先探亲的路上,记录了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记叙有描写有抒怀有体悟。因为有奢华生活与悲惨生活的对比,有客观现实与忧虑情怀的交融,有表面天下太平与暗中山雨欲来的思考。所以通篇体现了一种丰富性整体性全貌性,具有诗史功能和特征。

杜甫诗歌的风格,后人多以“沉郁顿挫”形容之。这话出自杜甫的《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跋及也。”乃杜甫自定义其诗之特点。他的诗歌风格其实是变化多样的,但其主要特征确实呈现为“沉郁顿挫”。清吴瞻泰在《杜诗提要》解释道:“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前者主要指诗歌思想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后者主要指诗歌声调音律上起伏跌宕,和谐流畅,富有节奏。杜甫的诗歌大多都是抒写家国情怀,社会现实,宏观时事,从不表达小情小爱,即使有身世之叹,也要跟天下时局或者山河气象相关联。所以每每让人读后有开阔高远,气势宏大之感。最能代表“沉郁顿挫”风格的莫过于他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诗作,确实是气势磅礴,视野开阔。虽然情感浓烈,却悲而不伤。特别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对仗工整,天然混成,关键还雄浑壮烈,萧然高远,非大胸怀大格局者不能道。杜甫诗中也有风格清新明丽者,十分可爱喜人。像《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记黄四娘家附近美妙春光,明媚动人。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和赏春的闲适之怀,只寥寥数句就跃然纸上。杜甫的平生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更体现了一种欢快明亮的诗风: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听说朝廷打了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汴等州,杜甫欣喜若狂,一挥而就,写下了这一痛快淋漓的诗篇。其时他正飘泊在西南天地间,但始终惦记着社稷安危民生疾苦。忧为国家而忧,喜也为国家而喜,杜甫确是个高尚的诗人伟大的诗人。

杜甫是个真正的的语言大师,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格律森严,对仗工整,节奏铿锵,韵律和美。这一切都得自于他自己的勤奋锤炼,他曾说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具体来说,他的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精准。他对于任何一个用词都高度重视,反复锤炼,往往不可替代。黄庭坚说他“无一字无来历”,主要是指他善于化用一切经典词句。像二是清丽。他在《戏为六绝句》中强调:“清词丽句必为邻”。所以他的诗句往往显得清新优美,富有形象性和想象力。像“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三言两语,就神态毕现。三是自然。他的诗歌从不生涩枯燥,都是通顺流畅的。他用词都经过字斟句酌,但却看不到半点雕琢的痕迹。加上思想深刻,意境隽永,所以往往容易记住。所以他的诗中经典词句特别多。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描绘之雨清新可喜,为人热盼,语句本身又自然流畅,所以成为千古吟诵之名句。四是通俗。他善于学习使用谚语俗话,但都经过精心改造,无迹可求。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完全是民间语言,用在诗中贴切自然,并无俗意。五是浏亮。这主要表现在色彩明亮声音嘹亮。因为他的诗中词句绚烂多彩,同时节奏韵律感又强。任何时候读起来都朗朗上口,易记意诵。

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时代色彩、强烈的情感抒发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在当时或不为人所高看厚爱,但到了中唐,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即对其大力揄扬。韩愈高声赞美道:“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白居易说他的诗“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元稹称许道:“杜诗浩荡津涯,处处臻到。”特别是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司马光、黄庭坚、苏轼等人对杜甫更是推崇备至。黄庭坚创建的“江西诗派”即以杜甫为诗宗。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苏轼在一众诗人中推他为第一:“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宋叶梦得觉得:“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迹捕。”清彭定求认为:“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鲁迅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他还高度称赞道:“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唐之下,诗家名流对他基本都推崇敬仰,学习借鉴。

杜甫的一生基本可以分为读书、壮游、困守、仕宦、漂泊、贫病六个阶段。前半生过得比较优游,后半生很是坎坷。而诗歌则老而弥辣,穷而愈工。斯人已去,却长留人们心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723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8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04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4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31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9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9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4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51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2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5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杜甫大家都知道,可以说每个人都读过他的诗。然而大家对杜甫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就八一八与杜甫有关的人和事。 称呼:古...
    明朗说阅读 1,563评论 0 8
  •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阅读 679评论 0 1
  • 江南是由诗酒交织出来的国度,一花一水皆渗出醉人的情致与风雅。齐鲁之地则是另一种风貌:每一座山都是雄伟而势险的,河流...
    无物永驻阅读 3,895评论 7 317
  • 留心观察,发现杜甫在初高中时期的出场率很高啊,上了大学,老师讲中国古代文学史大部分侧重点还是杜甫,杜甫何许人也?...
    侘寂_阅读 2,104评论 4 8
  • 这是这系列第二篇。 杜甫一生留传下来一千四百多首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杜甫的一生,太沉重,想用简短的笔墨...
    诗书传家远liu阅读 477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