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电影中的坏人所属的类型并不是我们一般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会碰到的类型。因为电影中的坏人多数是有预谋有计划犯罪,多数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认为暴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但是总犯罪人数的80%都属于冲动型犯罪,有很大的偶发性。
其次,动机和策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是犯罪必有动机,不管这个动机是不是指向特定实施的罪行,也就是说,无论是电影中的有计划型,还是大众生活中的冲动型,都有动机,那么在我们讯问或者是定罪量刑的时候,犯罪动机就是必须要陈述和进行重建剖析的;
而策略就不一样了,策略多数属于电影中有计划型犯罪的犯罪者,对于如何踩点,怎样实施,怎样逃脱这样的计划,一般出现在拘禁类以及重暴力类犯罪中,你在监狱找一个冲动型犯罪的罪犯,他是不知道说什么的。于是在策略这个标准上,就分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影中有计划型犯罪;一种是大众生活中冲动型犯罪;
大众生活中冲动型犯罪:犯罪者基本上是不会去陈述自己的策略的(注意是策略),因为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犯罪策略是什么,冲动型犯罪多具有偶发性,目标选择的随机性,以及犯罪心理的可触发可转变性。对于这种犯罪者,我们需要找寻的不是犯罪后会他为什么广而告之的心理,而是需要找到从普通人心理转变到犯罪者心理的那个触发点和他想借由犯罪行为所表达的诉求。
电影中有计划型犯罪:插一个题外话,学界有一种说法,意思是计划型犯罪个案危害性大,所以应该重点防范这样的潜在犯罪者,但是根据《破窗效应》任何冲动型犯罪的不作为,都会有机会转变为计划型犯罪,所以应该从根本上去防止,加之一定高度上的反应机制。
好,我们来说计划型犯罪者的广而告之的心态。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心态是存在的,多数伴随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计划型犯罪者的犯罪行为诉求一般不会像冲动型那么单一,计划型犯罪者多数伴随着对欲望的诉求,当然还有对公权力和社会道德的挑衅,广而告之是对于计划型犯罪者来说,是一种发泄的渠道和达到目的的必经途径,通过广而告之的形式,满足内心对于大众恐惧和惊讶情绪的一种渴望。所以我们在审讯过程中,会有一种反应机制,就是不听你说,或者听你说了之后表现的非常不感兴趣,很平常,这样往往就会激发一种反抗意识,可能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
最后,回到问题,“电影中可能会有情节需要,但是会不会大众生活中,也会有很多人心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作恶并且广而告之”的心理”。答案是,有。但是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是两个范畴,心理的存在是必然的,因为人有模仿,复制,思考,改变为己用的机制。但是计划型犯罪者把这种心理付之实践,而多数社会大众的这种犯罪心理会被现行法律,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道德准则去转化掉,永远只是一种心理。
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你理解这种转变,就是人在儿童阶段,对上述我提到的因素感知还不明显的时候,会做很多大人认为很调皮的事情,比如攻击其它儿童,在不允许排泄的地方排泄,放火点东西等等,做了这些事情之后,儿童会跑去告诉其它的小伙伴,并表现出很兴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