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从一个很不起眼的弄堂走进来,在此等待进入大剧院,我想,这个弄堂也一定是大剧院的附属设施吧,因为参观的人,都在这里等待。在弄堂里转转,隔着门看看里面的雅座,好像是个餐厅。随后,轮到我们参观了,团队参观大剧院,都是事先预定的,导游要踩着时间节点,还要预留出一点机动的时间,所以我们等待了一会儿,在这个时间点入内参观。
科隆大剧院就在七九大道路边,但对着七九大道的不是正门,正门是朝向另一侧的广场。在大剧院正门面对的广场周边,有几幢很庄重的建筑,其中一个是阿根廷最高法院。科隆剧院是阿根廷人的骄傲,与纽约大都会剧院和米兰的拉斯卡拉剧院并称世界三大剧院。科隆是西班牙语哥伦布的读音,所以也可称哥伦布剧院。有介绍说,剧院设计出自一位意大利建筑师之手,因而外观具有明显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我虽然不太懂“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但从外观上看,有着高大的立柱、精美的雕塑,确实庄重典雅、富丽堂皇。科隆大剧院也传承了德国的建筑风格,厚实和坚固,又加上了法国建筑华丽的特征。特别是雕塑,华贵殿堂不可或缺的艺术,我站在一个少女白色白雕塑前,多生动啊!
终于等到参观时点,我走进大剧院,一个个厅堂,都是金光灿灿,脚底下,铺着是红色天鹅绒地毯,透出一派奢华,剧院的大理石走廊,圆柱如一尊尊雕像,那耀眼的金箔,那满屋黄金的饰镀,那一排排晶莹透亮的棱形吊灯,把每个殿堂映照得闪闪金辉,好像走进一个皇宫,满屋豪华贵气,据说这里只允许上演音乐剧,歌剧和舞剧,连阿根廷的国粹探戈,都不能在此表演,可谓等级分明。讲解员讲的是西班牙语,阿根廷也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现在殖民者走了,却留下了他们的语言,可见文化的殖民留下多么深的烙印。一群孩子站在前面,听歌剧院讲解员介绍,人家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
大剧院是阿根廷旅游的最后一个参观点,导游带着我们粗略欣赏了一番。我查到资料,科隆大剧院建于1889年,1908年完工,历时9年,而著名科隆大教堂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南美,都叫科隆,这里面有什么关联,就不得而知了。科隆大剧院其实里面除了大,除了金碧辉煌,还有很多功能,附属机构也很多,就像一座小型的音乐城,包含了有音乐学校、舞蹈学校、舞美设计学校,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声乐艺术博物馆、古乐器博物馆等等,剧院庞大的地下室中,有各种专门的服务性设施,比如为戏剧、舞蹈演出而设的服装厂、制鞋厂等等,设备一应俱全,整座剧院拥有的职工1400人左右,要不怎么说是“庞然大物”呢?据说舞台宽 35.25米,深34.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之一。道具库房拥有100万件道具、9万件服装、35000件假发和45000双各种鞋子,绝对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
南欧和南美,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由于大航海的壮举,人家一竿子二杆子就打着了,现在,位于南欧一隅的西班牙人,没准在那偷着乐呢,至少现在,他们来南美不管做什么,语言可是畅通无阻了。我们啥也听不懂,也没有耳机翻译,南美的旅游还是存在一些意识差距。我是被视觉给震慑了,不去听那个鸟语了,拿个手机四处扫一扫。阿根廷当年的富有,在这里可以眼见为实了,金碧辉煌,是上世纪初阿根廷暴富的产物。一直到二战后,很多西方国家都在崛起和日新月异,而阿根廷却在原地踏步,后来又开倒车,这里面的原因,就不去深究了,有工业化的僵化,有政治的混乱,还有恶性通货膨胀等等因素吧。有人说,阿根廷就像是一个没落的种植园主,即便住在贫民窟,也要办一场音乐会,音乐会给他们带来好心情。
五点多,我们一行人被送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机场,安排简餐后同导游告别,我们南极、阿根廷正式结束了。我看,团友们几乎个个归心似箭,倦鸟该回家了。接着十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拉斯,发生了小插曲让我见识了美国海关安检之严格。我的行李安检都没有问题,人通过安检通道却红灯亮起,我被请到一边接受更严格的检查,举起双手,按规定的姿势站立,安检人员几乎搜遍我的全身每一个角落,又通过了特殊仪器的检验,正当我担心是否会被强留在美国的时候,我被通知可以通过了。虚惊一场,不过还是有小损失,我新买的很潮裤子的一个搭扣丢了,还没穿回国了,哎,美国?!上了飞机发现前面有十几空位没人,广播里传来普通话播音,“达拉斯前往上海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想留在美国的,这是最后的机会,请赶快下飞机......”我靠,老美......
我爱我亲爱的祖国,我结束了四万五千公里的旅行,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