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二十几岁,妈妈再次说起“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我灵光一现,想起了如何反驳:
你从小说的那些比我强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你从小觉得我多么不行,我现在有多不堪吗?
那些曾经给我带来阴影的人,有的已经事业风生水起;有的和我一样,平静的工作生活;有的已经一脸横肉,浑身油腻。
过了二十几年,蓦然回首,那些所谓“别人家的孩子”,或好或坏,其实只不过是家长之间攀比的角逐,和对自己教育无力的怨怼。
1、“田忌赛马”式的比较,不如接纳缺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和成人无异,也有优缺点,也有长短板。
有的孩子擅长考试,有的孩子擅长读书,有的孩子擅长跳舞,有的孩子擅长写作。
用别的孩子的长处,去攻击自己孩子的短处,除了徒增烦恼,没有任何意义。
在教育孩子方面,人们都喜欢追求完美,打造一个完美的孩子,一个完美的成长环境。
但是什么是完美呢?完美就是开始慢慢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一个人身上的优秀的品质有很多,勤劳、善良、勇敢、坚强、谦虚、积极、乐观。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这些好的品质,但是,恰恰是一个人没有这么完美,他才是一个活生生的自己啊。
《红楼梦》里,人物描写入木三分,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对贾母身边丫鬟鸳鸯的描写:
她长得蜂腰削肩,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
一句“微微的几点雀斑”就把人写“活”了,让人觉得,这个女孩,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是个活灵活现的人。
是啊,恰恰是因为这些不完美,才有了人性的灵动。
成长,就是慢慢的悦纳缺点,放弃一些东西,承认自己的不足。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相当多的人都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的确,放弃可能带来不小的痛苦。放弃固有的人格、放弃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或意识形态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可想而知。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或早或晚,都要经历需要放弃的重大时刻。
不管扮演的什么社会角色,父母也好,妻子也好,领导也好,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放弃那些自己不擅长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幸福的关键不是优秀,而是接纳自己,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一面。
2、孩子之间的比较,其实是家长情商的较量
人总是看着别人过得没有自己好,才觉得痛快。总是在攀比中,获得快感。
而孩子,作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避免不了拿到桌面上PK,孩子之间未必有多大差别,差别在于大人如何出牌。
换言之,孩子之间的比较,又何尝不是家长之间情商的较量。
小的时候,妈妈总是拿姑姑家的姐姐琳琳跟我比较。
琳琳很勤快,小学的时候,就能帮妈妈收拾家务打扫卫生。
我有些懒,假期时候,就想躺在床上看看书,窝在沙发看看电视。
无奈,妈妈总是念叨,加上我自己也不甘人后,我只能强迫自己,开始做家务,学做饭。
一次偶然的机会,两家人一起吃饭。
发现妈妈眼里“什么都不干”的我,已经煎炒烹炸样样精通,而姑姑嘴里“勤快积极”的琳琳,其实韭菜都不会择。
后来,我发现,琳琳只要是有一点点的优点,哪怕是只洗过一次碗,姑姑也会各种夸奖,逢人便炫耀。
而我的妈妈,是个实诚人,甚至有些低调。即使我做的多了,在外面,她也会说我比较懒。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差别并不大。所谓孩子之间的比较,只是通过言语中的互相碰撞,来获取心理的满足。
可是这样的“碰撞”,让我和琳琳有了不同的性格。
长大后,琳琳成了一个乐观的小姑娘,而我,性格自卑,小心谨慎,养成了“讨好型人格”。
正如《倒过来爱的秘密》中说:
看得见的是我们在比较孩子,给孩子树立所谓的“榜样”,看不见的真相是我们通过比较长了别人家孩子的威风,灭了自己家孩子的志气,不断地将孩子的希望变成了失望,把孩子的期待变成了无奈,把孩子的自信变成了自卑。
3、“别人家的孩子”内心究竟是怎样的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还是会自卑?
回答里很多人,分享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成长过程,诉说着自己看似又乖又听话的“风平浪静”中,内心的暗流涌动。
其中一个人说:
我妈打我一般用巴掌或指甲,一般攻击肩膀屁股与大腿内侧。
我爸一般不打我,直到一次把我踹飞一米多远。
可能这样我才成了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纸了吧。
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即使再优秀,即使再光鲜,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做。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的确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听家长的话”、“成绩好”、“爱学习”。但是对他造成的心理伤害,恐怕终其一生,也无法弥补。
“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知乎作者“想要改变想要勇敢”,回答道:
从很小开始,听到父母的亲戚朋友在公开场合夸奖我贬损其他孩子的时候,就让我有了我是最棒的,我必须是最棒的这种心态。
之后就很难接受别人比自己好,很怕自己有一天不再是“别人家的孩子”了,真的是有很大很大的压力。
后来上了大学,周围优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任我怎么努力也做不到样样第一,那时候真的是整个人都会崩溃了。
到现在为止依然会被拿来跟别人比,或者作家里小孩子的榜样,“你长大一定要像你姐姐这样啊!”
听到这种话真的觉得很惶恐,很怕自己有一天不棒了,所有人都会在背后嘲讽,“你看看,小时候学习好现在也不过如此嘛”
光环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
带着“别人家的孩子”光环长大的孩子,就像神坛上供奉的人一样,看起来是高高在上的。其实他们最怕的是走下神坛之后,缺点暴露,别人对自己的肯定瞬间崩塌。
心理学家俞林鑫说:
人的自我是丰富的,有好有坏的。所以当某种品质被过份强调时,另外一些对立的品质只能被压抑了。
当一个人被夸奖时,往往强调的是其好品质:聪明、懂事、善良……那么与这些品质对立的成分:无能、自私、调皮……
虽然它们也存在于内心,却不敢再表现出来了。在任何有可能呈现这些品质的情景下,都会唤起焦虑的反应。
带着光环长大的孩子,往往不敢正视自己,不敢面对自己的缺陷,比正常人更加焦虑。
4、正确面对比较与肯定
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存在被比较。其实,这种比较只不过是因为,对于家长而已,相对于逼自己来说,逼孩子更容易一些。
在很多人眼中:
一个家长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孩子怎样怎样,这是激励。
一个孩子对家长说:你看人家家长怎样怎样,这是攀比。
蔡康永在《给残酷世界的善意短信》中曾经写道:
“对家人有期许,但是最好别比较,比较多了彼此都学会了嫉妒和怨怼,毫无养分。”
期望和比较是两回事,区别在于,你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比别人好。
激励有很多方式,比较一定是最差劲的一种。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成长不是独立的,身边也一定有同龄的,或者不同龄的人一起成长。
和朋友比较、和身边的人比较,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正视比较,正视肯定。
如果你是家长,那么请你记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适度的肯定。实事求是的肯定,不要过头,否则令人害怕。肯定时,更多的强调一个人的努力、勤奋、认真等可控的心理品质,而不是聪明、能干、自信等这些相对不可控的心理品质。
如果你是孩子,那么请你记住:
其实你已经很棒了,没有人可以否定你的努力。如果“别人家”的孩子身上的品质,真的是你没有,又弥足珍贵的,请正视这些品质,你一定可以比他做的更好。如果不是,那就让否定的声音随风而去吧。
电影《阿甘正传》有一段经典对白,
当有人问阿甘:“你将来想成为像谁那样的人?”
阿甘说“难道我不能成为我自己吗?”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个人原创公众号:妙黛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