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传统与创新
创新无止境,但传统定义了创新的底线。
传统教会我们如何平衡、妥协和取舍、并保持谦卑与敬畏。
古代历史中能统治全国的民族有什么特征?
著名学者施展写过一本书,叫《枢纽》。其中有一个观点很有趣,叫如何统治中国这种超大规模的国家。
作者分析了历史上所有封建王朝的统治民族,发现其中有一个特点。横跨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民族,更容易实现统治。为什么呢?
读《资治通鉴》,秦汉其实中原王朝一直受制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中原王朝是农耕文化,军队更多的是步兵,社会结构以“礼”进行固化,强调静。这种社会结构利于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而游牧民族骑在马背上,四处游荡,战斗力凶悍。但弊病是社会无法行成结构,都成散状化,商品经济无法行成。
所以游牧民族一没钱就会南下入侵,打砸抢烧结束就跑,搞得中原皇帝老人家很头疼。但如果游牧民族想要统治全国,就必须学习中原,否则就会类似元朝这种很悲剧。因为一旦你要实行统治,就必须汉化,但同时保持游牧民族的机动性。所以清朝统治者,一方面学习汉文化,另一方面又定期北巡狩猎不要忘了从哪里来。
如何看待新元素、新技术?
每当新物种,新技术的到来,伴随的都是一场革命。在开始阶段,人们会认为它无往而不利,携摧枯拉朽之势。离我们最近的,应该就是互联网的浪潮。它颠覆了很多行业,重构了很多商业模式。但是每个技术的变革,都有一个周期。曾经的新兴经济,在时间长河中,已经变成“传统”行业。
然后随着互联网骑兵攻下中原,它突然发现,原先的那一套玩法不一定玩的转了。比如2018年非常火的,电动汽车。我旁边有好几个人买了蔚来ES8,很酷。下周回国的贾跃亭也将未来豪赌在他的法拉第未来上。
这些创业者本身的出发点都是改善环境,希望利用互联网技术重构汽车产业,使用清洁能源。使命是宏伟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原先那种摧枯拉朽之势不复存在,游牧文化遇到挑战。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它最核心的不在于使用什么技术,加几个电子屏,而是整个制造流程和制造体系。丰田汽车内部的研发原则有一条就是,当技术和流程有冲突的时候,宁可舍弃技术,也要保住流程。而这些复杂的流程,都是一个个核心小数据。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数据、技术、资本。但它的数据是大数据,更多的是面向消费者,所以在toc领域,它很容易红陷。但在汽车这种精密制造业中,想复制很难。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肯定是方向,只不过它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被颠覆,反而是传统老兵利用它,让上一个时代的工业品发挥出新的魅力。只不过这次老兵是主角,而不是被动待变革者。
老兵不死,新旧融合,是何帆看到的另一个小趋势。它背后昭示着我们这个时代,进入的是另一个发展阶段。
不变的是什么?变的又是什么?
乔布斯说过,客户调查没啥用,因为他永远不会告诉你我需要一个汽车,而只会是一个更快的马车。
社会审美、消费趋势、技术会变化,但消费者本身的需求并没有变。技术、审美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机遇,即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不仅仅如此,很多企业基本原则也没有变。比如海尔所说的:
第一、企业存在本质上是为了员工和客户创造价值;
第二、企业终究会灭亡,因为熵增。但生态不会灭亡,因为它会自我进化;
书中提到的海尔张瑞敏确实很牛,2000年就在设想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经济影响。所以这么多年海尔一直在转型,尝试了很多方向,最终找到了“人单合一”这种模式。
但是坦诚说,现在我用海尔的产品不多,对这种转型的结果没有发言权,但至少它一直在尝试自我革命,而不是被革命。
面对变化,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进行面对?
昨天晚上在公司开会,说到一些新业务,我们另一个部门负责人说,其实每个项目都需要这种服务,甚至都有这种需求,所以很难从商机本身看出什么端倪。
确实,这是个问题。
但新业务、新产品,本身是一种创新。剖析它来自哪里,底线在哪儿,结合商机、阶段、客户或许才更有针对性。
我们都喜欢说创新,但是正如混沌大学所说,创新本质不是重造,它应该是一种旧元素的新组合而已,仔细剖析它骨子里还是原来的东西。对待新东西:
第一步要分析它的上一个进化物种是什么;
第二步以类比的方式寻找参照物,看看它的发展历程会是什么样;
第三步定义它的边界,知道它能做或者不能做什么。
切记慌乱,瞎转型。并且要牢记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别管你转成啥样,你终究是为你的客户负责。
传统,定义了创新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