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很多朋友在我之前也发现了),那就是鸡汤文之所以为鸡汤文,不单纯是因为它们不实用,更多的是因为它们反人类。
比如我们很多人是很懒的,它偏说要我们勤劳致富艰苦卓绝,辛辛苦苦地上了一天班,不允许我们轻松一下,还非要我们学习充电,学这个学那个。害怕我们不相信,还给出我认识的那谁谁谁啊,就是因为这样做,后来名利双收/一举成功/人生开挂哩。
谁知群众只愿意直接享受成功的结果,但不愿经历辛苦的过程。毕竟未来的甜是模糊不可捉摸的,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甚至它看起来还要花你大量的时间。但是当下的苦却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努力带来的疲惫,舒服带来的诱惑,都在动摇一个人的决心。
因此有这样一句毒鸡汤,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肯定会很舒服。
舒服谁不喜欢呢?刻意让自己过得很苦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努力工作,买车购房,旅行度假,其背后的逻辑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服。吃喝玩乐是人们的普遍需要,但是学习不是,它对很多人来说可有可无,有当然好,没有也不会掉块肉。
更现实的是,很多人只是将充实自我当成赢得更多尊重,赚取更多金钱,让生活过得更舒服的一个途径。如果学习不能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他们就会想,我还这么努力干嘛?
因此鸡汤文坚决不能告诉人们,充实自己带来的好处是遥不可及的,是不确定的,哪怕全世界都知道事实就是如此。它也要罗列一大堆成功案例告诉人们,你看,成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只要你努力,你也能像他们一样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于是看完鸡汤文之后,人们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跟自己追求舒服的内在需求做斗争,最后不是打赢了就是变成了第二种人。第二种人是怎么样的呢,就是对鸡汤文嗤之以鼻,觉得这种文章没什么用而且还欺骗了他/她的感情。
鸡汤文是不是存在欺骗性,这个从来是人们讨伐鸡汤文的重中之重。但话说回来,鸡汤文的职责也就是敦促人们积极向上,至于人们怎么积极,用何种方法积极,积极的结果如何它是管不了的。人家只负责提供世界观,不负责提供方法论。
而懒于行动也懒于思考的群众则会怪责鸡汤文话说到一半就不说了,只画了个大饼,还没给出具体的可行方案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说了跟没说一样,留下一脸懵逼的群众在反应了三秒之后大呼上当。
因此很多人明知是这个道理,但在意识到现实情况根本无法跟鸡汤文里的理想情况对应起来时,就不愿意冒风险去做了。
他们宁愿安安稳稳地沉浸在现有的舒服日子里——起码现有的享受是真实可感的,也不愿意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去追一个未知的、不确定的未来。
那么鸡汤文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有没有因为鸡汤文而真正实现自我成长的人呢?
答案是有的,但他们之所以能够实现自我成长,是因为他们解读鸡汤文的方法跟一般人不同。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觉得鸡汤文是一种指导性的文章,应该按照文章里说的去做才能达到文章提及的效果。但是鸡汤文同时又是反人类本性的文章,它建议人们勤奋、拼搏、敢于开拓,阻止人们继续懒惰、继续舒服、继续追求稳定。
但是相比起前者,懒惰、舒服、稳定才是人们的普遍追求,盲目地与这三者抗争,不但会让自己很难受,而且在抗争过程中的自我怀疑会很打击人的成长动力。
因此那些能够自我成长的人往往能够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在鸡汤文里的那些成功案例里,无一不是顺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不会傻到跟自己的本能做斗争,相反,他们顺应本能去做事,因此尽管他们看起来很辛苦,但那也只是看起来而已,实际上他们很享受这种过程。
而读者朋友们如果以为自己只要也经历一段这么辛苦的过程,就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足够辛苦,而在于你是否运用好了你的本能,让成功变成像呼吸一样稀松平常而又毫不费力的习惯。
因此鸡汤文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将鸡汤文里宣扬的,要求你去做的事情,全部变成反义词。比如它说“女人要经济独立”,你就翻译成“女人在经济上依赖男人”;它说“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你就翻译成“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地成功”等等……
很快你就会发现,那些反义词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真实情况。反思这些反义词是不是符合你个人的内在想法,如果是的话你就得改变策略,寻找一些可以符合你这些想法的方法,很快你就会发现,道理你都懂,而且做起来特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