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一词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指年龄在23—30岁之间,无能力独立生活,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01
郑州29岁的徐青(化名)大学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等吃喝,还将一名女网友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的劝说,他称父母有义务养自己。最近,被啃老长达7年的徐先生和朱女士夫妻将儿子诉至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赶独生子出门。儿子怒吼父母:让你们断子绝孙!
女大学生范成金在家“啃老”10年,母亲很是寒心!范成金今年已经33岁,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没有出去工作。父母很是着急,她的母亲求她出去工作,可她就是不愿意出去,还为此跟母亲吵架。母亲甚至说:你要是能挣钱,我就给你跪下。这话听了令人寒心,可是范成金没什么感觉,觉得自己在家啃老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小亮,一个毕业了6年的青年,却是成天蜗居家中不肯出门。天天就以手机、游戏为消遣。甚至连自己爷爷弥留之际挂念着他的时候,他都不想见爷爷一面。这样一个啃老少年,之前曾是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小亮的母亲因为儿子不工作,60多岁了还要外出工作养家!
更有22岁大学生在家心安理得的啃老,父母催找工作,儿子却说:我只做月入过万的工作,天天在家等着高薪的企业上门找他。之前父母曾以儿子为豪,每一次当儿子捧着成绩单回家时,老师满是热情洋溢的赞语和高分,是父母最欣慰开心的事情了。可是孩子大学毕业后却这样,令父母很是头疼。
02
“啃老族”一词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指年龄在23—30岁之间,无能力独立生活,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在中国, “啃老”已成为目前一种社会现象,一边是年老父母硬撑着返岗续养“未断奶”的孩子,一边是潇洒悠闲终日与网络为伴的青年。
“啃老族”一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去从事,要求工作轻松钱又多,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
“啃老族”的共同特点:
一、从小就备受父母溺爱,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不是为了生存工作,不参加一般的工作。
三、常与父母有不同的见解。
四、仇视社会,性格孤僻。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值得怀疑,许多孩子在高考结束后,就彻底放松了自己。目前的现状是:一流大学学生90%在努力学习,二流大学只有50%的人认真学习,三流大学加专科不到20%的人做到了努力学习。大学时间,很多孩子选择了混日子,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打游戏、看小说、追星等。毕业证是混来的。
混日子的学生只是在大学里生活了四年,每年都有大批大学生由于不认真学习,成绩极差,导致多门功课挂科,无法正常毕业。找工作时就会被企业极度不认可,对口行业由于专业知识不过关很难胜任。而选择择业的大学生,很多吃不了工作的苦而选择放弃。最后这群人只能在家“啃老”。
03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孩子成了啃老族,80%是因为父母的以下三点所造成的:
一、父母对孩子无限制的溺爱
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一个宝来对待,更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受罪。对孩子过度的溺爱,致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大。但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社会,这时候很多大学生就是因为父母的溺爱,毕业后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规划,只能无奈啃老。
二、父母对孩子错误的引导
很多父母在孩子选报大学的时候就告诉孩子报这个学校或者那个专业,家里在这方面有关系。让孩子只管去学习,毕业后就什么也不用担心,家里给安排。这对孩子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引导,孩子上大学就是混日子,毕业了进入家里安排的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受不了压力就辞职。
社会就业竞争力大,承受不了压力,就更不想上班了,自然而然成为了啃老族,这样的孩子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三、父母对孩子的贬低及打击
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本来这件事对大学生的打击就很大,有的父母就会说:大学毕业连个工作都找不到,还不如不上呢!让孩子在社会和家人的双重打击下,对找工作这件事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下成为了啃老族。
孩子成为啃老族不仅仅是因为孩子本人,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教育孩子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的帮到孩子。
04
《婚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是对“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就《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修改稿增了对"啃老"现象的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已经实施15年,对其进行"大修",其中,"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成年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无业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财物。"这一特别禁止成年子女"啃老"的条款,把"大修"工作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起了社会热议。
在济南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朱冉说,让老年人有权拒绝被“啃老”,既能保障老人生活水平,也能让一些不思进取的年轻人早点走向独立,“‘啃老’虽属家庭内部问题,一直以来是民不告、法不究,但老年人有了这项权利,会对‘啃老族’产生更强的震慑力。”
“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得以无业或者其他理由要求老年人提供物质资助。”《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证限定(草案)》(征求意见稿二)在该市法制合同网站上公布,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除了禁止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啃老”,该 《规定》还提出了多项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措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个人或机构,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权处理。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老年人有权拒绝啃老……
05
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孩子长大后自然怕受苦累;父母对孩子花钱不加控制,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艰辛,自然也就不会心疼父母。因此,避免孩子长大后成为啃老族,需要父母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
一:应该让孩子尽早多参加劳动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早让孩子参加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但能够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避免孩子将来因受不了苦而啃老。
二:多教孩子学些技能
父母在孩子学习之余,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多让孩子学习一些生活中的技能。
三、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充足的爱
孩子获得的爱越充足,生活态度会越积极。没有得到爱的孩子产生的观念,大多都是消极颓废的,这样的孩子并不会把自我实现价值放在首位。相反,生活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得过且过才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如果孩子拥有很多的爱,孩子就会更加积极向上,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阳光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定多抽时间来陪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四、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但并非孩子的每个要求都是合理的,父母要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拒绝的方式一定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切记不要训斥孩子,虚荣心也是一种正常的心态,每个人都会有。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能老是纵容孩子,让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孩子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孩子长大后就可能一直依赖着父母。
五、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不要事事都替他办好,让孩子失去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一切都等着别人来给他处理,长大后,孩子会很容易依靠父母,失去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孩子到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到上学时就上学。到工作时就工作,到成家时就成家,必须能养活自己。这样的孩子就基本自立了。不然孩子长大后,终将成为社会的累赘害人害己。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