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己是遮风挡雨的“引导者”,对方也许认为你反而是遮挡阳光的人。
你以为别人在坑里,你在努力拉,却看不到自己才是真正的埋坑人。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
我同学A是一个8岁女孩的母亲,目前正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烦恼。她给我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
A从小被当教师的父亲严格要求着长大,虽然一路成长算是老师同学们眼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但A的父亲却极少表扬她而说的更多的则是A的不足,一度让我那同学觉得自己永远都需要努力。
以至于到现在不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全身心投入,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坦白地说,虽然A享受着旁人所谓的赞誉,但我能感觉到A的内心深处是没有安全感和不快乐的。
现在A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决心不让孩子重蹈自己儿时的覆辙,成为一个虽然可能被人认为优秀但自身却不快乐的人。但事情却没有想得那么简单。
A发现,当她看到孩子没有养成自己所认为的好习惯,没有形成自己所要求的自律时,A就会坐立不安。A认识到自己的父亲对她严苛的要求其实训练出了同学应对社会竞争的素质,所以她才能够从一个小城镇的孩子到现在定居大城市生活衣食无忧的人。
A开始担心自己如果不管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任由人性中懒散随意的一面发展,以后她如何应对自己的人生?面对机遇时她如何有能力抓住?更可怕的是,A意识到自己继承了父亲的价值观:人生就是一长串艰苦卓绝的奋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挑战自己,只有把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才无憾于生而为人。
于是后来发现,原来A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不优秀,她一直都把她孩子的未来设定为所谓的“社会精英”,不能接受孩子的“泯然于众人”。
A又觉察到自己的想法是不正确的,相较于成为精英,A更希望孩子内心快乐,感到幸福,而幸不幸福与是不是社会精英没有必然联系。可是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不优秀,又觉得自己内心深处是抵触的。
同学A这样的情况,是现在很多父母的做法,要求自家孩子完美。
其实从父母的层面来说,父母计较于孩子优不优秀,往往是过于认同文化标准所致。文化总会塑造一些优秀形象,比如成绩好,会表现,能说会道等,这是作为群体所必须的约束手段,但这种手段是有局限的。
每个个体永远是有一些无法被社会标准所衡量的部分,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因此,过于认同社会标准,往往会制造出很多不该有的痛苦。如果从学校、学历、形象来说,马云实在太普通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比妹妹晚两年的爱因斯坦成年后却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抽象思维能力。
所以,父母应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普通,有时候普通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宝藏。比如,阿斯伯格症患者糟糕的人际能力的背后却是电脑般的海量知识。
另外,父母往往会把孩子的优秀作为提升自尊的因素,所以,计较于孩子优不优秀往往反映了父母自身的问题。父母需要自己去解决自身的匮乏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提升自尊,不要把改变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与家长是独立的个体,父母需要尊重彼此的差异,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在这个越来越强调竞争的教育体制下,孩子已经深受其累,父母更多地应营造轻松与滋养的家庭氛围,而不应再给孩子雪上加霜。
记得之前上过的一个导师的课程,课上有一个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带有一些诙谐幽默感,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不过我想我有必要分享给大家:
老师:请问宝妈的梦想是什么
宝妈: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名牌大学
老师:那我建议有这些想法的妈妈们自己亲自去考那些名牌大学。与其等着上小学的孩子读个十年八年的去考大学,不如你自己去参加高考,反正你都学过了,基础已经有了何必在等你们的孩子呢。使劲复习两年基本都能考上了,
宝妈:我这脑子不是这块料啊!
老师:那你的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啊。
人往往被情绪左右,想做一个理性的人,我们就要克服自身的各种弱点,这个过程很痛苦,要不然就不会满大街都是拖延症。
大家都是凡人,如果你体会过不能为了保证八小时睡眠而果断离开电脑放下手机,体会过在早上被闹钟吵醒时恨不得立刻辞职,你就应该能想象到,面对一个孩子,想要时时克制脾气,处处为他着想。
“童年时,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高尚的品德。
少年时,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充满情趣。这些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这样,即使在最严酷的冬天,你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只要你能健康的成长,正直的做人,独立的思考,幸福的生活,这是父辈对你的最高期望。”
――《紫川》
延伸阅读
图片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