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再见。你好,少年……
文/尘一粒
上周,我就征集大家的意见,这最后一个儿童节要怎么过?很多同学在周记中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也在思忖着,这最后一个节日该怎么度过。毕竟,只此一次,再无童年……
上周四晚上,根据大家的想法,我才敲定了主题和流程。我给生日饼屋的蔡大姐发了微信,提前预定好12寸的蛋糕,并把12个孩子的名字告诉她。六一当天一早,蔡大姐就把蛋糕的照片发给了我,黑白相见的巧克力上,写下了每个孩子的名字。尽管有两个孩子的名字写错了,他们仍旧很是开心,还拿这事打趣“蛋糕店的老板,肯定语文没学好”!
先是校长和数学老师给孩子们送祝福,然后是每个孩子要说的“两个感谢”,一个是“我要感谢”,另外一个是“要感谢我”,每个“感谢”都要说三个。所有同学,我发现了一个共性,很多同学把三个“我要感谢”,都分别说给了三科老师,只有极个别同学把感谢送给了其他同学和伙伴、朋友。另外一个“要感谢我”,只有来文玲说够了三个,其他同学多则两个,少则一个甚至没有。我就在想,是大家都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好了吗,还是自己根本就对别人付出的比较少?不得不承认,应该是只索取别人的付出,却很少自己主动伸出手去帮助他人。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设计“我要感谢”和“要感谢我”的原因所在,六年了,他人为我付出了多少,我又为他人付出了多少?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都思考的问题。
当每个同学讲完自己的“两个感谢”,我们都会一起呼喊他的名字,感谢他,感谢他出现在自己的童年里,“有你才有我们的童年”。无论过去发生过什么,开心的、悲伤的、友好的、争吵的……都是童年的滋味,都是童年不可缺少的。在争吵中、悲伤中,不断地学会长大。在曾经的过往中,经历的人和事,都能汲取生活的智慧,让自己更好的发展。正如来文玲最后的一个“要感谢我”,“童年本来是单色的,是我们点点的给童年上色,丰富了童年的色彩。”瞬间,让我觉得有点哲学家的味道。
还有,改变最大的应该是李鑫钰吧。无论承认与否,她之前并不是一个善于分享的孩子。但在她的唯一一个“要感谢我”中,提到大家要感谢她,感谢她把心爱的水彩和画纸借给其他人用。这的确是一个极大的突破,是自我的一种挑战,对一个孩子而言,能够战胜自己,这很是了不起!真心希望,每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都能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我,战胜旧我,塑造新我。
很是欣赏孩子们对黑板的设计。前半部分“再见,儿童”是用白色粉笔写的,后半部分“你好,少年”是用红色粉笔写的。如果不是来姑娘的提醒,我还真的没有注意到,孩子们如此的细心,如此的不着痕迹。在这“一白一红”中,喻示着童年的消逝,燃烧的少年。小学生活在打打闹闹、欢欢笑笑中即将结束,希望少年们能够咬定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攀登学习的高峰。行少年该行之事,莫让年少空流水,白发犹悔少年阴……
所有的回忆,所有的祝福,所有的期待,都承载在“童年,再见。你好,少年……”这八个字里。
2020年6月2日 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