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欣,两岁男孩的妈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青岛37度妈咪创始人。
正文开始:
以前在很多场合,听到过或者见到过很多别人家的“熊孩子”的故事,那时很庆幸我家娃好带,结果一过两岁,立马变身“熊孩子”,此文用以记录熊孩子大事记。
其实,家有熊孩子再正常不过,关键在于自己不要被“熊孩子”这个想法绕进去,而是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当我们自己照顾好自己,休息好,对孩子的接纳度就会高一些,自然也就不会被“熊孩子”所束缚。
书上说,这么大的孩子其实心智发展跟大猩猩差不多,只要“熊孩子”捣乱,心中默念三次,我养了一只大猩猩,感受就会不一样了。
把酸奶倒在床上和地上
除此之外,酸奶打开之后喝不到就不喝了,“要新的”,一天可以打开四五个。
结果:把爸爸气急了一个星期不让喝酸奶。
酸奶被放到柜子里。
第一天要,爸爸没给。
第二天站到柜子旁边叫妈妈,要喝酸奶。
妈妈:你去问问爸爸能不能喝。
跑去问爸爸回来一脸委屈:爸爸说不可以。
妈妈:那怎么办?
开始哼唧。
爸爸:给你喝酸还要不要倒在地上?
答:不要。
爸爸:如果还倒在地上怎么办?
答:爸爸拿走。
把牛奶和面包和在一起做发胶,重点在于他还涂在头发上了。
妈妈吃完饭,娃还在拿着杯子碗筷搞创作,心中默念,给孩子一点自由,不要限制他,自己受不了了躲进房间,好大一会没有声音,出来一看,一头发的牛奶面包混合物。
我想说:有创意的娃!
内心戏:幸亏你爸不在家!
洗澡的时候还要求自己洗头发,妈妈一伸手就把妈妈的手打开。
把馒头塞进鼻孔里,还进了医院急诊。
晚饭没吃完,我们真的去挂了医院急诊,路上一直跟他说,去找医院的叔叔帮忙,把鼻孔里面的馒头拿出来。
只要你不动,一下子就拿出来了,不会疼,动的话可能会很久,而且会疼。
嘴里念叨着安东医生,到了医院,就问叔叔呢。
令我很惊喜的是,真的全程很配合,爸爸抱着他,我按着脑袋,医生拿一个小钳子撑开鼻腔一下子取了出来。
跟爸爸的小拇指肚差不多大的一块馒头。
后来问他疼不疼,不疼。
第一次知道“鼻孔异物取出术”。
240元软民币。
妈妈:半年的小火车没了。
内心戏:爸爸公司的商业保险,子女门诊急诊报销比例多少来着?
把颜料涂到脸上手上
记得两个月前,带儿子上艺术课,他把颜料弄在手上就会很纠结,要求洗手。
一生气还把颜料盘子打翻了。
果断取消艺术课。
当娘的对于儿子的艺术厚望还是不死心,各种诱惑,自己动手一起“嚯嚯”颜料。把成果挂在电视上每天视觉刺激。
终于发现了颜料的好玩之处,一言不合就涂一脸。
妈妈玩命挤颜料,只要你愿意玩,爸爸在一旁着急了,弄一地,弄一身,弄一脸。
妈妈内心戏:爸爸受不了就会去洗。
然后爸爸真的去把娃和衣服一起洗干净了。
其实平时爸爸回来的时候,妈妈已经都把“犯罪现场”清洗干净了。。
哭,哭,哭,哭,哭,各种哭
两岁多的娃,哭起来真的是没完没了。
就连我们家爸爸那么好脾气的人都给哭烦了。
去外面玩,看见小风车,很好玩,让他选一个,不感兴趣,冲向其他玩具。
拦着,开始哭。
反思了一下其实是自己打破了规则,以前出来都是不买东西的,即使买,也是他自己选一个,让人家挑了还要按照你的来,作为妈妈,我很快觉察到自己的焦虑和控制。
然并卵。
要求抱着,抱了一会抱不动了,让他自己走,各种哭。
以前出门都是爸爸抱,爸爸不在就自己走。
自己打破的规则自己承担吧。
看到小汽车,要求玩,不给玩,哭。玩不够,哭。抱着慢慢不哭了,让自己走,哭。抱着大腿大哭不要走,哭。
可是妈妈的胳膊要断了,真的抱不动啦,开始烦躁,赶紧打车回家。
上车一会就睡了。。。。。
好不容易扛回家。。。。。
妈妈的胳膊四五天以后才恢复。。。。。
是的,他就是这样的熊孩子。
可是,除了这些,还有很多。
他从一个咿咿呀呀的小宝宝,长成了一个可以自己洗手,自己洗脸的大孩子了。
他跟妈妈说好了手机玩5分钟,闹钟响了就会把手机放下。在外面玩摇摇车,说好一次之后就走,车停了自己就会爬下来走。
他可以在妈妈的帮助下练习自己穿裤子,自己穿鞋子。
他可以在吃蓝莓的时候挑出坏的那个让你拿走,也可以在吃鱼的时候小心翼翼的试探有没有刺。
他可以和妈妈一起在水盆前面刷牙。
他可以在读书、吃东西、看视频的时候跟你讨价还价,就一个,就一个。
他可以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玩耍,用小汽车拉蓝莓,把切好的水果玩具给妈妈吃,还一本正经的说,拿走吃,拿走吃。
他还会在看到妈妈不高兴的时候说爱你妈妈,听到妈妈说害怕的时候抱着妈妈说保护妈妈。
他很快就会上幼儿园,如今已经念念有词,cancan上幼儿园,爸爸妈妈上班,放学接cancan吃饭。
是的,他会一天天长大,直到有一天,他不再需要你的拥抱,那样的日子,或许很快就会到来。
想到这里,朝夕相处的日子,真的是越来越少了,越发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告诉自己要认真的陪伴他。
就算他是个熊孩子又如何,他首先是我们的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