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在知乎Live上的一场直播。
记录一些要点:
1、例子。
妻子老家亲戚来城市旅游,妻子答应可以住自己家。丈夫很不乐意。理智上觉得没问题,就是不开心。本质上没有分歧。看起来冲突是“要不要让亲戚住自己家”,到底在冲突什么呢?
其实两个层面。内容层面:要不要让亲戚住家里?关系层面:由谁做主?妻子有没有权利在丈夫不在场时做决定?
内容层面很容易看到,讨论和冲突往往在这个层面进行。冲突真正指向的是关系层面。
设想背景相同,场景不同,丈夫在场或者夫妻都在场,丈夫会表态,欢迎住到家里。
内容层面发生变化。关系层面也有变化,丈夫率先提出,表明他是家里的主人。反映出大度、热情。关系层面的变化,是内容层面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两个人的关系层面时刻在变化,从晚饭吃什么、看什么电影等等。人们往往关注内容层面。
语言文字一模一样,不同的语音语调,表现的是关系层面的变化。
有些人(男性偏多)特别在乎内容对错,观点是不是正确,举例:两个人聊天,其中一个说话时有一个错别字。会不会指出?如果是和领导聊天,不会指出。这段关系里,指出的话会影响关系。亲密关系里也是存在这样的影响。
在关系里说“我有些着急”,一定是既有他也有我,有两个人才存在关系。关系层面上,不但是表达“我有些着急“”,还有“我有些不满意”。
酒桌文化,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很多行为特点,喝不喝,敬酒还是被敬酒,一口还是一杯,站着还是坐着,谁给谁倒酒,背后都是有关系的特点在里面。中国文化特别依赖关系,融化到了日常生活中。太频繁了习惯了,很难用意识去觉察关系。感知不到亲密关系里说的话做的事,在关系层面上会带来什么影响和后果。
如果对说的话和做的事不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上,而在关系层面上加以觉察,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对彼此的理解也会加深很多。
举例,微信文章评论说李松蔚是贱人。内容层面:人品。如果只接收内容层面,去加工的话会很难受,但是,职业习惯使然,瞬间想到,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背后在关系层面上想表达什么,也许是想拼尽全力地伤害李,意识到他是想让李松蔚感到难受,没有那么生气,而是好奇了,为什么看了一篇文章,那么想要伤害他,让他陷入了什么感受,以至于要用伤害的方式来给自己找平?
比如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
“你现在就给我走” 我不需要你,我不想让你觉得我现在需要你
”走就走,谁怕谁?“ 反抗,我也不需要你,你以为这样伤害我,我就会害怕吗?不会的。
对称型方式,反攻。用伤害对方的方式来找到自己在关系中的平衡。
大部分时候觉察不到,只看到语言中包含的信息,觉得对方已经不爱我了,自己已经被抛弃了。
对内容过于关注,忽视了更本质的东西,内容的背后,对方究竟在关系里表达了什么。
重要的沟通方式:元沟通。对沟通本身的沟通。你为什么会说那句话,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有时候关系层面的东西不能说出来,含沙射影地做出来。各种借口表达不爽。如果妻子用元沟通的方式,是不是没有征求你意见做决定了? 否则就会针对各种借口辩论,双方疲倦,又委屈。
丈夫有心智化能力,把语言背后的东西上升到意识层面,用元沟通的语言来解决问题,不说 为什么不想让你亲戚住过来,而是说,对于你一个人决定,我感到不舒服,我感到权利的不平等。
夫妻任一人拥有这个能力,矛盾的解决更有效率。
大部分人还是纠结在对错,我是对的,我没有错,我不是先犯错的那一个。焦点仍然停留在内容层面,看不到关系层面的诉求。关系的对错,很多文章,没有对错,特别是亲密关系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委屈,自己正确,觉得自己是有理由的,对于之前对方所做事情的回应。举例,妻子抱怨,丈夫不顾家,丈夫觉得妻子唠叨,不爱回家。各自觉得自己对的,各自的朋友都会同情他们,双方都觉得自己对,错误是对方的。
断句理论。长期关系里,模式反复呈现。如果用不同的方式分割模式,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博尔扎诺《无限的悖论》
S=a-a+a-a+a-a+...
S=?
无限序列里,分割的角度对最后答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亲密关系,无休无止,一个模式里不断重复。把哪个看成起点,哪个看成终点,怎么断句,对于感受有截然不同区别。答案不一样,但是有可能都是对的。站在更高层面,每个人看到的都是真相,并没有谁是犯错的那方。元沟通,不能只从一个人视角出发,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是为了把双方看到的拼在一起,让大家一同看见一个更大的真相。讨论一段关系,不是我做了什么,你做了什么,而是关系里我们俩共同完成了什么。
两种沟通类型:对称型沟通。互补性沟通。
对称:双方都成为对方的镜子,把对方的行为和态度复制到自己身上。谁也不理谁,各玩各的,相敬如宾。不光是镜映,还会有点升级。持续升级的军备竞赛。引发灾难化的反应。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互补:配合或满足对方对关系的定义。比如SM,强势和弱势。进入角色并安于角色,完成了互补型沟通。
两种分类是对沟通方式,不是对人格特点。
两种沟通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各有优劣。不好的是僵化的互补型沟通,比如施暴者和受害者。
两种沟通方式彼此互为解药。转换是关键。比如受害者,从僵化的互补型,转换为对称型。比如升级的对称型,转换为互补型。功能不良的时候进行转换。
有人无法从无限升级的对称型停下来,类似高手比拼内力,油尽灯枯。太害怕进入互补型沟通,担心自己先服软,以后每次都要服软,害怕进入僵化型的互补。这种人往往追求公平,害怕出现角色性的差异,出现功能性的分工。太害怕,以至于不敢接受互补型的设定,始终在对称型沟通耗尽自己。
互补型的不敢进入对称型,害怕冲突无限升级和无限循环让自己无法应付。能够转换的前提,克服心理的恐惧,不会导致一辈子的服软,还可以再次转换。
两种类型能够转换,才是良性关系。
改变关系模式:认识沟通方式,沟通沟通方式(元沟通),要求我们不是看关系里的我做什么,对方做什么,而是看合起来在完成什么样的过程。用元沟通的方式讨论一段关系,主语往往是我们。
元沟通:安全词、敏感词、
难点:不管是沟通还是元沟通,都在用中文,很难分辨。是内容层面,还是关系层面。比如说有人说离婚。
忽视对方的元沟通信号,维持自己原来的沟通模式。把对方的元沟通信号,用做了沟通信号。
帮助区分的三种方法:
1、使用不同的语言。比如方言和普通话。比如中文和英语。比如口语和书面语。
2、约定一个信号。常见的:时间信号(不要有隔夜仇),行为信号(一起吃饭、一起做某事),动作信号(拥抱)
3、找中间人。要求是不要偏袒任一方。心理咨询师是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