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很多网友忍不住感慨:“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人们再也写不出那样意境悠远,韵味十足的诗词作品呢?”对此,有些人说,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人不懂诗歌的平仄格律,不熟悉历史典故等原因。
事实上,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素。更为关键的原因是时代不同了。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与时代的联系非常紧密,是一种时代的体现。简言之,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诗歌。
就比如同样都是思念故乡,古人因为交通不便,因此在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思乡之情就特别的深挚。可现代社会,交通便利,人们对故乡的眷恋远不如古人那样深沉,当然也就写不出那样的诗作了。
一个时代结束了,代表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自然也会消失。今天笔者要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他的一首凄美词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就是宋末著名词人张炎,用大量忧时感伤的凄美歌唱,为宋词画上了句号。这首词就是《月下笛·万里孤云》:
月下笛·万里孤云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张炎生活在南宋末年,是宋代著名将领张俊的后人,出身名门望族。他前半生在临安过着诗书风雅的优渥生活。南宋灭亡以后,其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产也被抄没。张炎恃才傲物,一直不愿向元人屈服,为了生存只能在江南四处漂泊,一度贫穷到难以自立。
因此,在张炎后期的词作中,总是充满了强烈的国破家亡之感,意境苍凉,沉痛不已。作为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但凡关于宋词的选集,到最后时,必说张炎。如果把宋词比做一首温柔婉丽的长调,张炎的词,就是最后一个音节,是宋词的最后一声歌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首《月下笛·万里孤云》就是张炎在南宋灭亡以后流寓江南期间创作的。他作为南宋遗民,心怀家破国亡之痛,四处漂泊。一次,他独游天台万竹山,触景生情,便创作了这首寄托“黍离之悲”的词作,寄托了他沉重的家国破灭之感,也象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词作上片写眼前之景。词人一开篇用“万里孤云”起句,为词作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此时的词人无家无国,就像天空中的孤云一样漂泊万里。故人已逝,故园何在?词人只能在梦里回到故乡。可梦中的故乡却一片残破,柳树凋残,寒雨萧索,令人倍感凄凉。词人从梦中惊醒,陪伴他的只有摇曳的烛光。
词作下片回忆往昔。曾经的词人,也像南朝的张绪一样,风流儒雅,是个贵家公子。可是,一转眼国破家亡,亲人朋友都不在了。就像那西湖断桥般边的鸥鹭和柳树,凋零不堪。词人羁旅天涯,悲凄万状。此时若重返故园,怕是要洒下无尽的泪水。想到此,词人忍不住呼问:“故人啊,你们可还在否?”
纵观整首词,家国之痛贯穿始终,令人无限伤感。作为张炎后期的代表词作,这首词化用了大量的前人典故,用语深婉,把国破家亡的痛苦融在对故园的无尽怀念之中。作为一个南宋遗民,张炎将身世寄托词中,唱出了一首痛彻心扉的末世之音。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