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模式把应用中的对象分为模型,视图,控制器三种角色。这种设计模式不仅定义了各个角色在应用中负责的内容,还定义了各个角色之间是怎么交互的。各个角色的对象之间被抽象的边界分开,他们之间的交互需要穿过这个边界。应用中的某个MVC类型的对象的集合有时被称为层 - 例如,模型层。
MVC是一个设计良好的cocoa应用的核心。采取这种开发模式的好处是很多的。这些应用程序中的许多对象往往是可重用的,并且它们的接口往往需要更好的定义。采用了MVC模式的应用往往比其他模式的应用更容易实现扩展。此外,许多Cocoa相关的技术和架构都是基于MVC模式并且要求你自定义的对象是MVC模式中的某一种角色。
模型对象
模型对象封装了特定应用程序的数据,并且定义了操作和处理数据的逻辑和计算规则。例如,一个模型对象可能代表一个角色在一款游戏中或者地址薄中的一个联系人。模型对象可以具有与其他模型对象的一对多和多对多关系,因此有时应用程序的模型层实际上是一个或多个对象图。。在将数据加载到应用程序中之后,作为应用程序的持久化(不论该持久化是存储在文件还是数据库中)的一部分的许多数据应当驻留在模型对象中。因为模型对象表示与特定领域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它们可以在类似的问题中重复使用。理想情况下,模型对象应该与呈现其数据和用户编辑该数据的视图没有显式连接,它不应该涉及用户界面和表示的问题。
通信:在视图层创建或者修改数据的用户动作通过控制器对象来传达到模型对象,并且会导致模型对象的创建或者数据更新。当模型对象数据有变动(例如:通过网络连接接收到新的数据)的时候,它会通知控制器对象,控制器对象会更新对应的视图对象。
视图对象
视图对象就是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看到的对象。视图对象知道如何绘制自己以及如何响应用户操作。视图对象的主要功能就是显示应用程序模型对象的数据并且允许用户编辑这些数据。尽管如此,在MVC模式的应用程序中视图对象经常跟模型对象充分的解耦。
因为视图对象通常会被重用和重新赋值,所以它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保持了一致性。UIKit和AppKit框架都提供了好多视图类的集合,Interface Builder的库中提供了几十个视图对象。
通信:视图对象通过应用程序的控制器对象响应模型对象数据的更改,并传达用户所做的更改。例如:text field对象中输入的文字通过控制器对象传达给应用程序的模型对象。
控制器对象
控制器对象充当应用程序的视图对象与模型对象之间的中介。因此,控制器对象是管道,通过它视图对象了解模型对象的变化,反之亦然。控制器对象还可以为应用程序执行设置和协调任务,并管理其他对象的生命周期。
通信:控制器对象解释在视图对象中用户做出的动作,并将新的或改变的数据传送到模型层。当模型对象有改变时,控制器对象将新的模型数据传递给视图对象更新显示。
第二篇翻译,稍微有那么一点点顺手的感觉了,无奈水平太low,好多单词不认识,一边查词一边翻译,复杂点的句子还是要琢磨好久才能找到一个比较通顺的翻译。对语法知识的缺失真心让我很费力,只能继续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