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儿子醒来。说妈妈我做了一个梦?什么梦呢?妙儿死了(妙儿是我家养的一条狗)。
他很伤心。他问,妈妈会死吗?爸爸会死吗?
之前我看过一些关于生命教育的书,我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回避和搪塞孩子的问题。“会死,慢慢走向老年,然后死去,这是生命的规律”
“为什么老祖祖还没有死?”
我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每个人生命的长度不同,有的人能活50岁,有的人能活100岁”
“我们都活一百岁……一万岁好不好”
“好,”我说:“试着做一个开心、有趣、智慧的人,我们的生命就会很有长度”
儿子开始用脑袋在我怀里来回、轻柔的蹭动,这是害怕死亡带来的悲伤。我突然意识到,给一个孩子讲死亡不能如此直截了当,我心疼他是否能够接受。中国人一直认为谈论死亡是一件沉重的事情,我与生俱来的血液里面涌起了不忍,不忍勾起一个6岁孩子对死亡的思考。
“人死了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会一直陪着他深爱的人”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安慰。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对死亡的“回避”,所以很难从内心深处正视死亡。
据说德国的墓园多建在城镇的“黄金地段”,他们不怕“鬼”,愿意与死人朝夕相处。那里的墓园跟中国阴森冷寂的墓园截然不同。德国的墓园里,鲜花触目皆是,高大茁壮的苹果树结满了累累果实,如同一个公园常年有人光顾。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影响必然是根深蒂固的。我们的孩子得到死亡的讯息是随时随地的,也许就是某个陌生人不经意的一次谈话。环境不变,我们对孩子的解释可能会大打折扣。
——
中午,先生打来电话,他的同事,一个30多岁的博士脑梗栓,死了。
一直到深夜,我仍然在思考,我给儿子的解释算不算最好?在我自己都没有弄清死亡的时候,又该如何面对他的问题?
我重视对死亡的回答,是因为我曾花费很多时间去挣扎。回忆幼时,我脑子并没有任何跟死亡有关的概念,应该没有什么阴影类事件影响我。但仍有恐惧,不是怕死的恐惧,是对死亡、死人的恐惧。我小时候回避所有的死亡,最好的朋友离开、亲戚去世,从来不参加葬礼,连路过都不可以。再大一些,我开始抗拒父母谈及“谁谁家的人死了”这样的话题,生气、怒吼,因为我听到这样的事晚上会睡不着觉,即使他们谈及的人我根本不认识。严重的时候会持续一段时间的害怕,被提醒“鬼”跟我同处一个空间是很恐惧的事情。
直到32岁,爷爷去世。突然变得不怕了。夜晚会想象爷爷在窗前默默的看我,是别人我会怕。我给自己假想了一个害怕的对象,而后又告诉自己,他爱我是个再好不过的人。
对同类充满深度好感的人,才能正视死亡,我想这是德国人能够将花园当成百游不厌的花园的真相所在。
我在网上大量的搜索关于死亡以及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这个关键词。
我们都缺乏给孩子上一堂关于死亡的课。我想讲好这堂课。
只有正确地认识和面对死亡,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真正体验过死亡,才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在面对死亡时懂得如何面对、处理和调适情绪,才会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珍惜身边的人或物。
以自己的经验,当孩子问及死亡,简单、坦诚的回答是最好的选择。不要为了保护孩子,用隐晦的比喻跟孩子解释,这不仅没有解释清楚还会让孩子更困惑,对死亡产生幻想。我就是那个被幻想烧脑30年的小孩。
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如果亲人去世,作为家长不要隐藏悲伤,让他们看到,悲伤没关系。坦率的谈论生命垂危的人,鼓励孩子探望临终者,给予临终关怀。
没有说再见的远行,孩子不知道亲人为何远行,是否回来,何时回来,对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冲击不亚于说“我不要你了”。大多数孩子会害怕爸爸妈妈的离开,会担心没有人照顾。也可能有其他的恐惧和害怕。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我认为,除了掌握好基本的原则,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过于残忍,要观察孩子的情绪,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灵丹,不死板不僵硬,肯用心去体会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为此选择好的措施和方法,才是好父母的表现。最好最温暖的方法是父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