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由于情感和工作的不稳定导致我的状态不太好,所以出了这篇文,希望可以借此让自己恢复信心。
一、心理篇
先收录几篇对自己的剖析吧:
第一篇,陈诺的自我分析文章,她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自我分析也是从这个开始的。我很认同她说的。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不是了解他人,而是了解自己。
在这篇文章里,我发现屈从型人格很符合我的定位:屈从型人格:爱是活着的唯一目的(上)
金句:就是他非常需要一位“伙伴”。他对他人的爱、关注和温情的需要,是盲目的,强迫性的,不加以选择的。正常人需要爱,为的是愉悦和快乐。屈从型索求爱,却是在焦虑驱使之下,缓解安全感的缺失,其获得的满足非常近似于从窒息中突然放松的释放。对健康人来说,他们能关爱自己,所以他人的爱是锦上添花,可对于屈从型来说,爱是雪中送炭,是救命稻草,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还有下文:屈从型人格:爱是活着的唯一目的(下)
屈从型人格将在残酷的成人世界寻找无条件的父母之爱,其难度不低于在尘世中寻找天堂。他将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寻觅中加深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与绝望,只要他拒绝撼动自己对爱对温情的错误理解,他内心的冲突就得不到解决。
由此我想到自己的根本原因是3岁父母离婚时的负面反应,一直持续到现在,包括父亲的冷淡(他对我要求严格,只要我学习,怕我做不好,所以我会很在乎得失),和母爱一直以来的缺失。
所以我想到攻击性的事情,就会变得本能的抗拒,所以才会经常避免人际交往的冲突。
虽然难以解决缺爱的问题,但是她还是教会我用特定的方法:陈诺: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自我分析方法(下)
主要重点是三点:
一、找到自己的能量黑洞。
也就是说找到消耗自己的事情,尽量远离或者不要去做。
正如文中她提到的——
别急着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结论。上文我的那位朋友在做了一段时间的自我观察之后(她甚至买了个录音笔,录下了和她妈妈吵架的对话,逐字逐句反复听,分析哪一句是那个让她失去理智的点),终于发现,并不是所有争吵对她都有一样的杀伤力。
只有当她妈妈质疑她能力,把她当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的时候,她才会达到那个最愤怒最失望的点——因为这也是她对自己最没信心的地方。
是的,我应该记录,甚至经常提醒自己要远离这些黑洞。所以对于我来说,我应该远离这些:
竞技游戏(LOL、王者荣耀、DNFPK等,因为胜负比较重要,容易患得患失)
男女亲密关系(暂时需要远离,因为不善于把控)
任何让我产生不良情绪的文章、内容等(包括币涨了多少、17岁男孩跳桥等等)
让我产生恐惧的人,或者让我产生自责的人(比如以前公司的领导等,只要是控制我的人,都会让我回想到父亲的教育方式)
二、找到自己的能量来源。
也就是让自己产生喜悦感的一些事情。作者提到了三种能量场:
记录自己的能量来源,并把它们分成三类:
第一类,做起来特别爽,负面效果也很明显——吃甜食,吃垃圾食品,抽烟喝酒,长时间刷手机,没日没夜打游戏——这些基本每一个人都一样;
第二类,做起来不难,有点小成就感,短期内有好的影响,无负面作用——打扫房间,织毛衣,听相声,浇花,养鸟之类:
第三类,做起来很痛苦,后面可能会慢慢变得容易,并有源源不断成就感,但现在这一切都看不见——健身,阅读,写作,学英语等等。
记录能量黑洞和来源,就像记录开支账目,记录黑洞是为了节流,记录能量来源就是为了开源。
关于如何不让自己被吞噬,作者的意见是:
要善于利用中间的第二类事情,既能得到一定的能量补充,又不会受到负面效果反噬。第二类事情,通常不能像第三类事情那样,可以做出成绩,它顶多只能算个人的一些小爱好,小情趣,做起来不费力,也无害,但它可以给人的精神状态一个非常好的缓冲,且毫无副作用。
能否逐渐减轻对短效能量来源的依赖,构建自己的长效能量来源,进入正向循环,是人和人之间很大的一个区别。
自我观察中,不要强求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要尽量让每个问题都先有一个“过得去”的应对方案。这个方案一定要能减少能量的消耗,让我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健康、学习等这些看得见成效的地方去。生活各方面都完善了,工作学习有成绩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