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以前,我们是拒绝谈吃的,似乎那是低级趣味,不学好的表现,一个人好吃懒做那是极差的人品。那时候,如果你说自己是个吃货,那一定是脑子进水了。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讲究精致的生活,开始习惯晒美食,谈论吃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将吃提到了新的高度,身边的吃货也变得越来越多。
那么,作为一个吃货,不能不知道《随园食单》,因为书的主人清代的袁枚,是一枚精致的有品位的高级吃货,写了一本关于食谱的书,不小心成了精品。细读之,确实写得极好,语言精炼通达,满满的烟火色,抛开菜单的内容,语言风格很是让人喜欢。我看的这本书,前面是译文,后面是原著,看下来,更喜原著,有种把菜单写成诗的节奏。
《随园食单》可以分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有《序》《须知单》《戒单》三篇,这三篇是对饮食的总的概括,《须知单》里说的是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从原料、作料、火候、搭配,到洗刷、器具、摆设上菜等等应有尽有;《戒单》里说的是饮食禁忌等。《随园食单》的第二板块把菜肴分成了海鲜、江鲜、羽族(鸡鸭鹅鸟)、特牲(猪)、杂牲(牛羊鹿)、有鳞鱼、无鳞鱼、素菜、小菜(凉拌菜、酱料等)、饭粥、茶酒、点心这十二大类,记载了这些不同种类菜肴具体的烹饪方法和谁家做得好吃。
喜欢的章节
须知单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
先天须知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指其大略:猪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骟嫩,,不可老稚;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乌背者,必崛强于盘中;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江生者,必槎丫其骨节;谷喂之鸭,其膘肥而白色;壅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同一火腿也,而好丑判若天渊;同一台鲞也,而美恶分为冰炭;其他杂物,可以类推。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看完这开篇第一章,感觉自称吃货实在不够格,任何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都是如此的不容易,做个吃货都是这么难呢。随园主人开篇第一句便道破天机,“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咱就是个凡夫俗子,偏偏要搞点高雅,实在差太远,禀赋不高人性下愚,孔孟来教也是没办法呀,哈哈,“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总可以吧?
还有《作料须知》写到“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者。虽有天资,虽善涂抹,而敝衣蓝褛,西子亦难以为容。”虽然是说作料的重要性,但也说明了衣服的重要性,所以女人买衣服很重要呀,没有好衣服,西施都难以为容了,何况我们呢,哈哈……
感觉看这本菜单的书,像读散文诗,忽然感觉他的有些说法有点像汪曾祺的,不不,应该是汪曾祺像袁子才,他们都是比较会享受生活,爱美食,有文化有品位。看到大家对他俩的评价,袁枚是美食家,他会吃,不会做,而汪曾祺是吃货,不光会吃,还会自己琢磨着做。
袁枚的诗,大家都读过《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还有被《经典咏流传》挖掘出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第一次听到,就觉得很喜欢。
总之,袁枚是个很有才的人,随园食单也是值得一看的书,当菜单也好,当散文诗也罢,被饮食的文化熏陶一下总是好的,别光知道吃,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