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意思是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不重要的事,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书画能给人带来喜悦,但不能改变人的志向。如果对它太在意,爱不释手,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苏轼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估计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说的是啥呢,就是如何拿捏对所痴迷之物的度,当然这里是指的是古今大家都喜爱的字画文物。
文章开篇就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就是说君子对书画这些宝物可以欣赏,产生乐趣,而不能沉溺其中,过分看重,为其所牵制。
文中举了好多例子,非常有趣,说明了狂热喜爱书画文物误己误国。
三国时太傅钟繇看见韦诞有一篇蔡邕的书法,苦求不得,以至于捶胸吐血。幸亏曹丕给钟繇吃了五灵丹才缓过来。一直等到韦诞去世,钟繇终于得到机会,让人偷偷挖掘韦诞坟墓找到了这幅字。
南朝时王僧虔是王羲之四世族孙,书法写的很好,善写隶书。当时宋孝武刘骏想要独揽擅长书法的名声,明白事的王僧虔不敢显露自己真实水平,常常用秃笔写字,这样才得保官位,为刘骏所接纳。”
晋朝的大将军桓玄在元兴二年(403)带军队讨平后秦姚兴,整理行装时,居然先造了几艘快船,用来装载古玩书画。别人看着不明白,桓玄却说:书画古玩这些就适合随身带着,战争又太危险,如果发生意外,可以便于运输,免得被敌人夺去了。遂成为大家笑料。
王涯是唐文宗宰相,喜爱书画成痴,前人的书法名画,王涯都想尽办法搜罗,高价购买,不想要钱那就给官做给爵位。这么多字画,王涯不放心,专门筑起结实的墙,在墙里建起夹墙,专门放他的宝贝。公元835年唐文宗想夺回被宦官掌握的大权,结果杀人不成反被发现,一干大臣,包括王涯,都在乱局中被宦官诛杀,王涯的夹墙也被打破,字画被抢走。
苏轼认为,这些人拿国家大事当儿戏,危害自身,都是因为太在意那些爱好。
苏轼又以自己为例,说年轻时,也非常喜欢字画,自家有的,总担心会失去,别人有的,总担心拿不到。后来自己也觉得好笑:轻视生死富贵,却看重书法字画,岂不是主次颠倒、违背本心了吗?从此不再喜好。看见好的书画,虽然也会收藏,但是被别人拿去时,也不觉得可惜了。
就像眼前飘过的烟云、耳边掠过的飞鸟,总是高高兴兴的看着它们来,离去了也想不起来。自此,珍贵书画只会带来快乐却不会因此而伤心。
今天字画文物搜藏又到达了高峰,只是现在更多人是看重经济价值,而非古人那种狂热的喜爱。既然为图利,得和失就很容易平衡了。
书画如此,今天人们沉溺的抖音、网游又何尝不是这样,从中找到乐趣,而非被其控制丧失自我,非常值得当今的人们去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