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过放假会之后,就算是正式放假了。当然,假期是有“福利”的——可以免费阅读教育书籍。
我拿到的是雷夫的《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八年级老师发的是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很有点垂涎)。去年暑假,我曾经读过这本书的电子版,但因为不能圈画,而且大多是在车上等间隙读的,那些感悟没有及时记录,因此现在再回想,几乎没什么印象了,这次正好可以再细读一遍。
每拿到一本新书,我都会细读前面的序言,并反复琢磨目录,想象在每一个章节中,我会与怎样的文字相遇,这次也不例外。正文前有两篇序,一篇是我国著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尹建莉写的,一篇是作者的自序。
尹建莉老师在评价这本书时,说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这句话让我开始思考现代教育的评价指向——什么才算得上是教育的成功?
先来聊一聊学校教育。
我们在评价一个班级是否优秀的时候,大多说这个班的纪律好不好,这个班期末考试的成绩是否在前几名,中考考入重点高中多少人。诚然,这确实是评价班级的一个标准,但绝不应该是唯一的标准,甚至不能当做一个重要的标准——与孩子的情感发育和心理发展相比,纪律与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
一个好的班级,首先应该是情感融洽的交流场。这里没有憎恨和抱怨,充满理解和尊重。其次是在自律的基础上达到的秩序井然,而不是在纪律和班主任的威慑下表现出的臣服。教育不是一方打赢另一方,而是双方在协调基础上的双赢。
但是,纵观现在的教育,师生之间对立严重,学生在臣服的表象下,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怨恨,因此教育事件层出不穷。没有情感做润滑剂,任何教育都是粗砺的。
我想,现在的教育之所以粗砺到刺痛人心的程度,是因为老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都不把对方当“人”看。是的,确实是这样。在老师心中,学生是学习的机器,上课必须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而忽略了他还是十几岁多动贪玩的孩子。在学生(家长)心中,老师就是一个超人是全能的教育机器。不管孩子出现什么问题,老师都必须“润物细无声”地巧妙解决,而忽略了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教育失误也有七情六欲会生气会发脾气。于是,当一方出问题时,另一方不是理解,而是指责对峙。
这样的教育,即使培养出了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倘若孩子不会尊重人理解人,也不能称之为“成功”吧。
我想,成功的教育,一定是让孩子自己成为“人”,同时也把别人当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