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ffrey Schoenbaum的博士期间的Superviser是Howard Eichenbaum,博后期间的superviser是Peter C. Holland和Michela Gallagher。
Howard Eichenbaum是记忆领域的资深研究人员,是将基于嗅觉的一系列行为范式推广到整个神经科学领域的鼻祖。前文已经简单介绍过其重要的科学贡献(2022-02-10一条科研人生的“正道”——找到你愿为之痴迷终生的大问题 - 简书 (jianshu.com))。其一生发表了大约260多篇论文。
Peter C. Holland则是动物学习研究领域的资深研究人员,其导师是Robert A. Rescorla。Rescorla是classical conditioning研究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即著名的Rescorla & Wagner 模型的提出者(A theory of Pavlovian conditioning variation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reinforcement and nonreinforcement, 1972)。到目前为止发表了大约100多篇论文。
Michela Gallagher以建立衰老的大鼠模型为代表性工作,早期在amygdala功能上做过一些重要的探索。到目前未知她已经发表了200多篇论文了。
虽然,Geoffrey Schoenbaum的3位导师极少发表CNS的顶刊论文,但是在领域中都是有相当话语权的(Howard Eichenbaum是科学大家)。
再来看Geoffrey Schoenbaum。从大约2004左右独立运营实验室以来,到现在已经发表了快190篇论文(平均下来每年10篇),而且越发越好,已然成为OFC领域的领军人物,且在多个相关领域都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再看他的研究,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动物学习研究领域和嗅觉记忆领域在他身上的完美结合和沉淀。首先,他的研究广泛利用许多经典的学习行为范式,因为学习领域有非常丰富的模型,理论,所以他的论文当中随处可见由传统的心理学,行为学研究启发的神经科学研究。如果不了解那些理论,一下子是很难读懂他的许多论文的。其次,他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大鼠上基于嗅觉刺激的行为范式,还直接从Howard Eichenbaum的论文中继承了诸多概念,比如schema,OFC和hippumcapus编码cognitive map的比较,少量关于timing的论文。另外,自从2010年左右和计算神经科学家Yael Niv展开广泛合作之后,他的研究疆域就横跨记忆,学习,OFC, 认知图谱,数学建模等等。不同领域之间的概念,理论互相启发,其思路已远非一般的研究人员可以望其项背了(坦白讲,我到现在看他的不少论文仍然会感慨他怎么会有那么想法?)。而且,私底下听说他到现在仍然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实验室的每一个课题当中,这种既投入,又有交叉学科的认知储备的研究人员,也难怪其产出会常年源源不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