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2015系列专访 @东京工艺大学
很多人都看过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面有这么一段叫做《阿长与<山海经> 》,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讲的是儿时家中的长妈妈(也就是保姆)寻购插图版《山海经》并赠予他的故事,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天真童年的回忆以及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尊敬。
现在这篇散文不仅被广大人民阅读欣赏,还被改变成动画短片,作者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而后留学日本的动画导演王星晨。
视频地址点击播放: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MwNDAyOTU2.html
各位看到王星晨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些似曾相识的赶脚,这就对了,因为她就是北京电影学院当年联合作品《老人与小猪》的团队成员,嘿嘿,那她这几年在做什么呢,想必大家都很好奇,那么我们就来一起向他发问吧。
Q & A
AnimeTaste(以下简称AT!):好久不见,在采访一开始和我们说说从北电毕业后这段日子里发生的故事吧!
王星晨:其实大三的时候就决定了毕业后去日本读研。但当时和大家一起在制作《老人与小猪》,地狱般的制作经历让我一度下决心打死也不读动画的研究生了,所以当时是怀着一定要改学漫画的心情去了日本。11年毕业后我先到了京都就读语言学校,当时很喜欢京都的氛围一心想留下来,正好京都精华大学的漫画学科又很有名,就决定要考那里。但是后来和同学去实地参观了一下精华大学,环境挺不错,整个学校的艺术氛围也不错。但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总觉得这个地方不属于我,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地方…结果去了一趟反而决定不想考了。最后思来想去,决定不换专业了,接着学动画吧!
但是觉得如果学动画的话必然要去东京,第一是很多有名的院校都在那里,第二是很多动画公司也都在东京,感觉机会会多一些。于是就开始找学校。说到学校,就不得不提起东京艺术大学。它是日本唯一一所国立的有动画研究生的学校,而且那里有山村浩二坐镇执教,很多人都很向往。而且更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去听了一次艺术大学说明会。会场上播放了往年优秀毕业生的作品,介绍了学校及课程安排。总体来说这里的动画指导方向是以艺术动画、实验动画为主,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讲故事这个方向,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名字很接近的东京工艺大学(其实并不是,笑)。
工艺大学虽然动画研究生课程并没有开启很多年,但是工艺大学03年就设立了动画学科,动画教育方面也算是很有经验,而且在其他很多院校甚至艺术大学的动画研究生里也有工艺大学的毕业生。一番研究之后,我给相中的导师(三善和彦老师)写了信,并从京都赶往东京与他见面(日本考学的话很多时候是可以提前和中意的导师见面了解情况的)。
见面的过程很顺利,我给三善老师看了自己的作品后,他还向我介绍了客座讲师奥田诚治老师(奥田老师是日本很有名的演出家、分镜师,给很多热门动画比如火影忍者海贼王画过分镜。另,百度百科上那个当制片人的奥田诚治和他不是一个人,他本人也抱怨过同名同姓经常被搞混成一个人…笑)。最后三善老师跟我说,你就等着来考试吧,于是我就考了然后就进了工艺大学。
三善老师很严格,相信很多人也有所耳闻,研究生第一年我就被安排了好几节他教授的关于演出的本科的课。由于那个时候本科的教学是在神奈川县的校区,而研究生是在东京都内上课,于是每周有两天我都要跨县去另一个校区上课,然后在完成研究生课题和课程的同时还要完成本科教学的作业。虽然研一一年整的很辛苦,也各种被导师批分镜、批剧本,但的确受益匪浅。
转眼到了研二就是各种做毕设、赶论文、做报告、挨批评(笑),一直到今年3月份毕业典礼的时候才终于觉得松了一口气……此时此刻想想日本那三年,真的是无法代替的三年,海外的生活让自己成熟了很多,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当然最感谢的还是三善老师和奥田老师的指导,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的《阿长与山海经》。
AT!:看来对于选择也是随着亲身体会和思考而改变的哦,我们好奇你当初因为什么而选择日本。
王星晨:当初做决定的那个期间我其实是在疯狂的迷恋美剧和美国动画,以至于我最后说要去日本留学身边的人很多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觉得我脑子一定是坏掉了(笑)。但实际上我是有很认真的考虑过的,首先我问自己想学什么,得出来的答案是“讲故事”。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喜欢听故事,也经常自己编一些小故事,做一些设定,但都不完整,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片断、一个场景。逐渐我发现编故事其实就是在创造一个“世界”,一个好的故事就是创造一个能吸引很多人向往的“世界”。比如看完宠物小精灵自己也想拿着精灵球去抓小精灵;或者看完哈利波特以后也想去火车站撞撞墙,买买魔杖学学魔法(笑)。但是怎么创造这个“世界”,创造出来怎么让人能接受、喜欢,这是难题。
日本和美国都有各自截然不同的创造“世界”的方法。而我需要做决定的,就是选择哪一种。我闭着眼睛想,想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结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数码宝贝第二部里临近结局有一段,主人公号召大家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梦想,最后勇敢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打败了吸血魔兽。于是我明白了,自己更接受日本动画在渲染、煽动情感这方面的手法,也就是说实际上日本动画的讲故事的方法更打动我的内心。所以我就这么简单直接的选择了日本。
AT!:说说你的毕设,对鲁迅这篇散文的改编,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王星晨:由于小初高语文课本的原因我曾一度反感鲁迅的作品(相信大家都懂我的)。后来上了大学,很偶然的机会,我捧起他的《故事新编》读了起来。《故事新编》是鲁迅摘出了几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经过自己加工改编而写成的一本文集。读完以后我觉得挺有意思,还很佩服迅哥脑洞挺大(笑),随后就开始读起了《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是文集里的第二篇散文。当时我读过以后就觉得心揪了一下,感动的同时就觉得自己特别能理解迅哥成年之后回忆起小时候对阿长那种又爱又恨的感情,以及回忆到最后竟无语凝噎的状态,于是我就下定决定要把它动画化。说白了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其实就跟谈恋爱一样,看对眼了,有共鸣(笑)。
后来,刚上了研究生,我就把自己的想法跟三善老师讲了,也发了日语版的《阿长与山海经》给他看。那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按照原著的情节来做,并不希望大改原著。但是,三善老师看过文章后,向我提出了一个疑问,他认为这篇文章从文学角度来讲是篇好文章没错,但是它改编成动画的价值在哪里他并没有从我第一次提交的剧本中看出来。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按照我初稿的剧本来做会是个很无聊的片子。
之前的确有疑惑过片子如果真的按照原著一成不变的走会不会很无聊,现在听到别人的肯定,虽然不想面对,但还是不得不面对这个致命的问题。后来,三善老师让我列出一个表,就写“起承转合”这四项。于是我就不得不在这篇其实并没有起承转合的文章里创造起承转合。但是并不是凭空捏造“起承转合”,而是要寻找创造的素材和线索,尽量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地改编。于是我不光仔细研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还阅读了鲁迅写他的家乡——绍兴的文章,同时搜集了一些民国时期的资料。在改编的过程中,我几度陷入迷茫,比如这样大的改动原著真的合适吗?究竟怎样的改编才是合适的?经过几番研究思考,我自己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忠于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改编。(当然,这里所谓的“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其实也是我的理解的“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作者当时真正的情感可能连作者自己也无法再准确的把握了。)而我总结的“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就是喜欢打小报告、说人家闲话、封建迷信又没文化的令人讨厌的阿长,最后居然为自己买了那套他日思夜想却怎么也买不到的《山海经》所带来的那份冲击和感动。我认为把握住了这条主线不偏离,就可以了。
而在年幼的鲁迅与《山海经》的初遇上,我大胆的做了改动。由原著的“年幼的鲁迅在亲戚周兆蓝家听说了《山海经》的事”改为“年幼的鲁迅偶然与会从飞出怪物的奇书《山海经》相遇”。原著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阿长”与“《山海经》”的表现方式决定后,就开始了一遍遍改“起承转合”,一遍遍给三善老师看,再一遍遍修改。期间被否定的想法不计其数,但总体来说是往简洁明朗的方向发展。在我最后整理完认为可行的这版“起承转合”交给三善老师的时候,发生了一场虚惊。
当时我们学校的教学安排是要求研究生每一年都要交一个作品,也就是除了研二的毕业作品外,研一结束时也需要叫一个作品,而三善老师认为我的剧本太长,一年之内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在我以为难道所有的努力要前功尽弃了的时候,三善老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认为我的剧本其实可以分割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幼年的鲁迅遇到奇书《山海经》,第二个部分是表现阿长所带来的感动(当时还没有具体决定怎么表现阿长带来的感动)。由于第一个部分也就是与《山海经》的部分,我的完成度比较高,研一就先做这个部分,然后研二的时候再做另一个部分最后整合在一起当毕业作品。虽然如果这样分开可能会导致衔接上的突兀,但也不妨一试,于是分镜工作就立即展开了。
三善老师对分镜要求很严格,一旦他盯着某个分镜超过十秒然后开始往前翻稿子的时候,我都有种“完了,这段要重新画”的绝望(笑)。虽然修改和重做很痛苦,但由于每次三善老师所指出的问题都是一针见血、再加上奥田老师时不时在一旁提一些建议,分镜的修改和重做进行的还是很快很顺利的。下半部分的分镜也是这样一点一点修改出来的。
在学期的开始,三善老师就问我,你想跟我学什么?我说演出(也就是分镜),于是在分镜头的绘制直到最后的剪辑,三善老师的重心就会放在镜头的衔接或者安排是否流畅、合理、有趣等等。所以两年下来我学到了不少演出法,也开拓了不少思路。
三善老师是一位特别热心和认真的老师。日本这边只要涉及到办手续就会变得相当复杂和麻烦,在选课、片子制作中所涉及的一些申请等问题上,三善老师都会跟我详细解释要怎么办理,甚至有的时候不放心,会亲自带着我去教务处填表……还有,在片子最后的润色阶段,三善老师一遍一遍的看我的片子,甚至我自己都要看吐了他还在非常认真的寻找问题。甚至在三月底我毕业后,和同学在毕业旅行的时候还收到了他的“夺命短信”(笑),说片子里有一个地方他发现有个小问题让我一定要修改……
AT!:对改编这件事做个总结吧。
王星晨:改编一个作品首先你得先想想作者写这篇文章所想表达的感情(当然这和语文阅读理解不一样,答案没有正确与否,但你必须要抓住一个答案),然后也得想想你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抓住这两点以后就可以开始搜集资料准备改编剧本了。还有一点我想再说一下的就是不要只盯着原著看。我以前也是,改编一篇文章就只看这一篇文章。实际上这样会非常局限思维,而且在对作者的片面认识下改编他的作品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所以说为了扩散思维并且能够更好的进行改编工作,我个人建议除了原作,也要去搜集一些关于作者的、文章历史背景的、文章中提到的某些事情或者资料来认真阅读。
AT!:通过你的描述,能感觉你老师是非常负责的,而我们也了解日本人的严谨,你亲身经历过应该会有更准确地体会。
王星晨:A型血的日本人的确非常认真。我教授就是典型的A型血,非常认真,一板一眼。就像我前面提到的,直到毕业后他还在看我的片子并指出了问题。我现在简直怀疑他看我片子的遍数时不时都要超过我了(笑)……真是惭愧…为什么非得说A型血的日本人,是因为B型血的日本人实在是太好辨认啦!(笑)B型血的日本人非常随性、大大咧咧,经常想到哪做到哪、想到哪说到哪……我们学校B型血的都老师自带逗比属性,上课的时候“一惊一乍”说着说着就容易跑题(笑),总之就是非常的……随性……哈哈哈。
AT!:看到你前面提到对动画选择上的犹豫,而后又重返动画专业,相信在这一过程中你和动画的关系也会发生一些心态上的转变吧。
王星晨:我想大概是从害怕、没有自信变得开始上瘾而且有了些自信吧。不过主要是对动画的制作周期又有了一次把握的经验。不过前期的工作依然是耗时最长的。除了剧本和分镜的确定,角色的设计和整个片子的美术风格的设定已经怎样去实现(也就是用怎样的技术)也相当耗费时间。由于有了之前《老人与小猪》和《手相》的制作经验,对前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研一前半个学期主要是前期工作,到了学期末已经开始原画的工作,整个暑假和下半个学期都在赶工,到2月份研究生汇报展时终于交上了前半部分的片子。
研二上半学期刚开始,主要是确定下半部分的剧本和分镜,同时补画前半部分没有画完的原画。在进入最后一个学期前基本完成原画和动画还有上色,合成大概花了2-3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开始联系台词的制作(因为台词是绍兴方言,需要绍兴本地人来录制,所以暑假期间就开始和绍兴方面的录音老师联系)和音乐音效的制作。到了1月底音乐音效台词画面基本已经进入完成阶段开始润色和修改,期间还有论文的创作和修改……今年我们学校的答辩时间正赶上年三十,答辩完后真的是喜迎新春啊……
AT!:异域生活,趣闻趣事定不会少!
王星晨:初到日本的时候最受打击的一件事就是太安静。不管是公交车上还是电车或者地铁上,都是不允许电话出声的,广播会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你请设置成静音模式,车厢里经常安静的稍微大声说话都会很显眼。公共场所就不用说了,甚至有的时候在大街上聊天大笑都会引人侧目。回到家里,因为日本房子的隔音效果很差,声音稍微大一些就会吵到邻居,或者被邻居吵。很多来旅游的人觉得这样挺好,安静、舒服,但如果对于久居并且像我这种喜欢大声傻笑的人来说,这种环境得适应好一阵子(笑)。跟身边的朋友也聊过,大家也都曾因为这种“静音”生活而抑郁过一阵子。所以如果在日本生活,要多和朋友来往或者经常到外面走动走动,要不然真的会失语(笑)。
说到日本房间隔音差,我有一阵早上起来后总会听到隔壁手机振动的“嗡嗡”声。早上比较安静再加上我本身听觉比较敏感,经常误以为是自己手机响了。后来才渐渐听出来,原来“振动”其实是隔壁的呼噜声……真的是非常的…规律…真的很像手机震动……真的…更过分的是不光隔音差,隔味也差。住在我隔壁的小哥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到十二点之间开始吃夜宵,不管我门窗关的有多死总能闻到浓郁的拉面或者炒菜味……同志你知道躺在被窝里的人的煎熬吗?!
还有就是我发现自己长了一张“我认路”的脸(笑)。在东京这两年我经常被问路,男女老少本地人外国人…电车上地铁上马路上电影院商场里…也许是我面善吧(笑)。
最后想说日本这个地方的确很灵异。自打来了以后虽然没到撞见鬼这么严重吧,但第六感好像增强了。举个不太吓人的例子,就是14年2月份寒假的时候我准备回国。我是9号的飞机, 9号当天早上我高高兴兴收拾被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脑子里无意识地闪过一个念头“不拆被单了,万一晚上回来呢”,结果自己吓了一跳,心说怎么可能今天就回国了然后我没在意就出门了。结果是8号下的大雪封路,飞机停飞的停飞,去机场的路也全部被封,奔波了一天的我终究是没能赶到机场结果晚上又回到了租的房子躺在了没有拆被单的床上……
AT!: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王星晨:接下来自然就是片子的投稿啦。然后打算找个稳定点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为下一部片子搜集素材和资料。
AT!:相信还会有不少朋友前去你所在城市和院校学习,那么在这儿希望你能给大家推荐些这个地方的好去处吧!
王星晨:没到东京之前,总觉得京都好,城市安静、节奏慢。刚开始到了东京的确有点不适应,但慢慢跟上了东京的生活节奏后就觉得还是东京方便。生活交通方面的方便就不提了,还有很多日本或海外画家的展览、某些动画电影或剧场版的原画展、关于动画的讲座等等都在东京。我这两年去美术馆参观后买的展览画册都能压死人……顺便提一句,工艺大每月每人有两次领取免费参观券的机会,有些很好的展览经常不用买门票直接就能在学校拿到票。当然,早到早得。最后,如果要提到吃,还是京都的好吃的多…比如说…嗯…我还是打住不要想了(笑)。
东京工艺大学的前身是日本写真大学(也就是摄影大学),是以摄影起家,所以学校很重视摄影这方面,但最近几年动画系也在蒸蒸日上。学校主要分成工学部和艺术学部。工学部主要是印刷技术、编程等理工科相关的专业;艺术学部主要包括摄影、设计、动画、漫画、映像、视觉特效、游戏、美学这几个专业。东京都的校区去年刚刚翻修完毕,校园里晚上点灯的时候很好看,但是食堂被拆了让人很不爽……新修的2号馆基本上是给动画系修的,里面有各种高大上的多媒体教室、制作逐格动画的工作室、录音棚等等。但我最想念的还是学校图书馆。冬天蹭暖气夏天蹭空调。虽然不大,但经常进新书,这两年在图书馆里翻到不少好画册。
(完)
导演:王星晨
微博:@玄猫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