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
通过讨论年度计划为什么实现不了,引出关于时间管理的思考。
开篇就提到了戴维•艾伦关于常人生活状态四象限:梦想家是只说不做;回应者是混吃等死;舰长和指挥官是生活状态最幸福的类型。执行者和舰长的区别在于,执行者能够把工作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件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却不能像舰长一样,与此同时从自身发自内心的愿景出发,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中去。舰长需要视角和掌控两者兼具,而执行者只有掌控。
作者提出观点:人们年度计划实现不了的原因有四,即假、大、空、全。
假:定下的目标不是发自内心,导致整个过程没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后劲不足,于是自然而然就半途而废了;
大:目标超出能力范围。尤其是一些就是虽然看起来是可以操作的,到实践时却没办法长期坚持的;
空:写下了目标,却没有具体详细拆解计划,一件件落实;
全:目标太多太杂,没有重点。目标太多,恰恰说明还是不知道想要什么。
走心的目标,才是真的目标。判别一个目标是否走心,可以通过“五感法”: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
用这几个维度来下笔写年度计划,作者管这叫“着陆式年度计划”。首先要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信的内容里描述你对未来几年的愿景。
“有了愿景之后我会制作目标九宫格,包括工作、生活,各方面,这可以让我的目标更加平衡。做好九宫格以后,把愿景分门别类地放到九宫格里,然后把美好的愿景孵化为明确具体的目标。这就是‘年’的高度我要做的事情,在‘年’的高度我们做的是目标管理。
“‘月’的高度就像是飞机降落到五千米高空,所有的目标其实只有两类:一类是习惯,一类是项目。所以在‘月’的高度,我会分别做出培养习惯的计划,以及项目计划。在‘月’的高度,我们是做计划管理。
“最后‘日’的高度就像是飞机的跑道,这是飞机着陆的关键,也是实现年度计划的关键。我用4D工作法(详见第五章)安排每天的任务,保证我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完成年度计划相关的事情。在‘日’的高度我们是做精力管理。这就是我制作年度计划的方法!”
给自己写五年后的信,有三点要求:
1.用五感写作,不要干条条;
2.不要只是感受;
3.当作一个仪式。
常见三种时间管理方法:
1.衣柜整理法就是做计划———着眼未来
2.番茄工作法就是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保持工作—休息—工作—休息的节奏———着眼现在
3.时间日志就是通过观察时间的实际支出来反思自己———着眼过去
盯紧头顶的目标,它是动力,时间管理法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接下来就要根据领域的不同把愿景分解出来:
愿景一般都是描述性的,联想实践还是觉得是模糊不清。所以,还要往下仔细拆解,转化成为具体目标。
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可以试试以下的三步走方法。
第一步:定义你的愿景
第二步:根据愿景思考可行的计划
第三步:制定年度具体目标
有了大致框架,还需要回头检查年度计划是否合理。
可通过以下两道题进行自检:
1.实现年度目标所需时间( ),一年中可支配时间为( )
2.你的年度目标符合SMART原则吗?
要注意的是,smart原则不符合对人的衡量。
项目管理计划
目标可以分为项目类型目标和习惯类型目标,再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计划。
习惯类目标:周期性去做的一件事,比如每周一二三健身;容易遇上的挑战———三分钟热度。
项目类目标:需要分步骤完成的事,比如去旅行,要请假、买票、做攻略等;容易遇上的挑战———拖延症。
当然,在实际的目标中并没有这么界限分明,但是我们可以将同一个目标中剥离出项目部分和习惯部分。
完成目标需要从低头走路和抬头老路的两种状态中来回切换。做一个倒推清单和甘特图可以随时检查目标完成的状态和进度。
抬头看路的甘特图
做计划要适可而止,根据目标的不同制定合适的计划。
“做计划之前首先要了解你的项目,从项目的简单-复杂和具体-模糊两个维度来看,所有的项目可以分为四类:简单具体、复杂具体、简单模糊、复杂模糊,不同类型的项目做计划的方式不一样。”
低头走路的倒推清单
如果把这条线路当做是一个大书柜,那么每一个小的环节都可以看成是书柜的抽屉,在每个抽屉内再放上应该做的待办清单。这样,多个项目并行时就不会慌乱了。
目前,我们已经把目标计划厘清了。但是还是会存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担忧。
美国人诺尔•迪奇提出了关于人的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的理论。
舒适区:没什么难度,可能有经验的项目,因而有舒适的心理状态;
学习区:有些项目会有一定的挑战性,会感觉不舒服,倒不至于痛苦;
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让我们感觉焦虑恐慌,导致拖延或者放弃。
在恐慌区的目标,不仅需要我们做项目分解(明确完成项目的步骤),还要做项目化解(如何更简单、更具体)。
年度目标最好是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三者皆有(3—6—3),既有挑战,又可以享受。
好的项目计划有三个标准:坚韧(适合执行)、简化(简单流畅)、解放(让某项事务摆脱对大脑的纠缠)。
如何克服三分钟热度
培养习惯会经历四个阶段:带着新鲜感和热情开始,用方法和技巧坚持,吸纳渴求和奖赏的能量来突破,最后是伴随着喜悦的习惯成自然。
三分钟热度本身并没有问题,是符合人的本能的,重要的是如何把三分钟热度延长最终变成习惯,这就要借住第二阶段的方法和工具了。
有关习惯的三点知识:
1.人生是无数习惯的总和,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
2.养成习惯,就是形成习惯回路。
“习惯是这样产生的,首先我们会收到某种暗示,然后就会产生惯常行为,接着获得奖赏。因为这种奖赏,下次我们收到同样暗示的时候,还会产生惯常行为,整个回路是由某种内心渴求所驱动的。”
3.习惯不能消除,却能被代替。
养成习惯的第一步:找到它
习惯有两种燃料,一种是热情,一种是痛苦。
“痛苦:做这件事解决我哪个痛苦?那个痛苦有多深?非常深就打10分,根本没有就打0分;
热情:做这件事的动力是什么?有多强烈?非常强烈就打10分,根本没有就打0分;
时机:眼下适合不适合做这件事,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出差,不太适合开始培养给自己做早饭的习惯。特别适合就打10分,特别不适合就打0分。”
养成习惯的第二步:启动仪式
“我一定要在这段时间做什么”
建立培养习的仪式,把弹性时间变成硬性时间,还能减少杂念,用神圣感保护培养习惯的时间。
建立培养习惯的仪式(方法)———做一张习惯培养卡片。
养成习惯第三步:做坚韧的计划
避雷:
做习惯培养计划的坑———把习惯名当做计划,但它其实是最终结果。一蹴而就的计划容易让人厌倦,用循序渐进的计划替代,这样可以增加成就感。
养成习惯第四步:忠实记录,积极反馈。
如何推行年度计划
不要忙完工作再去忙年度计划!
你有时间,但没精力;你有时间,但没有大块时间;你有时间,但你没有立刻去做。
解决办法———用4D工作法列清单。
第一,Do it now,立即去做的事情写在自由区,不一定非要写在最上面,只要你在这件事情上做好标记就可以,这样的事情在一上班的时候优先去完成。
“第二,Delay it,计划去做的事情有四类:(1)今天做,而且是约会,所谓约会就是固定时间点去做的事情,比如说下午2点开会,这就是到2点才能去做的事情,所以是约会,我把这类事情直接放到手机日历里;(2)今天某个时间段做的事情,我把它放在左侧的时间轴上,这是硬性时间,这段时间内我一定要排除干扰做这件事;(3)今天做,但什么时候做都行的事情,我把它写在右边的自由区,并且做任务分解;(4)今天别人交代给我的事情,但是将来才去做的,我就把它写到月历里。
“第三,Delegate it,授权去做的事情并不等于放权,我把一件事情授权给别人去做的时候,都会跟他确认一下什么时候给我回复。比如对方说三天后给结果,那么我就在日历里三天后设置一个提醒,到时候我就会跟进这件事情。
“第四,Don’t do it,尽量别做的事情我根本就不会写到清单里。
如何井井有条度过忙碌的时段
1.给事件按照可以承担的后果来排序;
2.两分钟原则:2分钟能够解决的事情立即去做;
3.刺激和反应之间有空隙,利用空隙变被动为主动。
立即回应,但不是立即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把临时接到的事情和我手头待办清单里的事情做比较,如果我手头还有比它更重要、紧急的事情,我就立即用拒绝或者协商回应,如果它真的比我手头所有的事情都重要、紧急,这时候我回应的方式才是去解决这件事。总之,平时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种自己主动选择这样做的感觉,而不是因为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
4.预览待办事件,确认优先级;
5.将所有事写下来再处理。
永远优先做重要的事,不重要的事和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放到后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