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三分钟讲一个完整故事!
我永远记得,编剧班第一堂课上的是“故事的公式”,当时已经七十多岁,拥用三十多年编剧经验的老师自信满满地说:只要问自己“七个问题”,就可以在三分钟内,立刻说出一个“有开头、有结尾、有冲突、有转折”的完整故事。
三分钟?一个完整的故事?怎么可能?也太神奇了吧!
编剧老师还说,当他教完这个公式之后,每个人者要上台说三分钟的故事,如果说不来,就直接到柜台去领回报名费,从此不要再回来了。
“你想当编剧,我都告诉你公式了,你还不会用,那我们最好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随后,编剧老师传授我们,三十多年编居生涯教会他的“七个问题”的公式:
问题一: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二:他的“阻碍”是什么?
问题三:他如何”努力?
问题四:“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问题五: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问题六: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问题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把上面的七个问题简化之后,就可以得到故事的公式:
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7、结局
不管小说,电影,还是漫画,只要它的核心是故事,大部分都有类似的戏剧结构。
真有这么神奇?真有这么神奇!
不信我们挑一部耳熟能详的小说来验证一下——科幻小说之父会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80天环游世界》。
1、目标:主人公雷格跟朋友打赌,他要在80天内环游世界一周,并以全部财产作为赌注。就这样,霍格从英国伦敦出发,展开追赶时间的目标。
2、阻碍:(一)霍格被误认为银行大盗,所以沿途遭警察各种阻拦、(二)霍格是个软心肠的好人,常出于各咱善意而耽误了行程。例如:他从印度婆罗门教徒手中,拯救一个即将被陪葬的印度女孩。
3、努力:主人公用尽各方法追赶时间。例如:冒着生命危险骑乘大象抄捷径,走进死亡丛林,搭火车强行飞越底下是滚滚潇江河的断桥……好几次差点丧了命。
4、结果:环游世界一周,回到英国伦敦,霍格一共花了80天又5分钟,输掉了比赛。
5、意外:令人想不到的是——根据了出发地英国伦敦的日期显示:霍格只花了79天又5分钟。
6、转弯:情节大逆转——因为地球“自转”的缘故,导致各地时间不一,形成了所谓有的“时差”。所以当霍格往东走,绕地球一圈,花费的总天数人减少一天:反之,如果往西走,则会多出一天。
7、结局:主人主不只赢得最后的比赛,还因为好而抱得美人归。
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当年创作《80天环游世界》时,肯定没学过“故事的公式”,但何以会有如此惊人的巧合?
其实不是巧合,而是隐藏在故事时原内在逻辑,都有一张大同小异的相似脸孔。
教完“七个问题的公式”,编剧老师要我们轮流上台,在三分钟内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同学们一个个忐忑不安地上台。神奇的是,不管说得让人拍手叫好,还是七零八落,所在人都完成了三分钟说一个完整故事的任务。
最后轮到我了。硬着头皮上台,利用“七个问题”,拼拼凑凑说出如下的故事(姑且称之为《中外野的天空》):
1、目标:十七岁少年想加入棒球队。
2、阻碍:少年的父亲曾是知名球员,后来却涉用赌球案。所以少年一直背负污名,遭到各大球队的拒绝。
3、努力:少年有个残障妹妹;下个软弱的球队出了个险招——想利用观众的同情心,以有负面名声来博取支持,因而吸收少年入队。
4、结果:少年一炮而红,成为强打少年。
5、意外:少年得知球队录用他的原因是妹妹残障,灰心地退出球队,转而到拉面店工作。
6、转折:在拉面店里,少年遇到父亲当年最好的朋友,这才知道父亲并没有涉及赌球,而是为朋友背了一辈子的黑锅。
7、结局:打开心结的少年,每次挥棒前,都会用球棒指着中外野的天空,因为天上的父亲正对着他微笑。就这样,少年一次又一次地把球用力击中野的天空,成了真正的强打少打。
我松了口气,并在心中暗暗惊呼:这个公式未免太神奇了!写作多年以后,我成为了作家,进而反过来教别人创作时,重新审视这个公式,以及当年即席掰出来的故事时,这才发现其中的秘密——
事实上,这个公式并不是故事制造机,而是一条串故事珠珠的线。创造故事的过程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把我们脑子里,散乱的故事碎片,利用因果逻辑,一个一个地串了起来。
从我们有记忆以来,电影、电视、小说、漫画……不断被塞进我们的脑袋磁盘区,而“七个问题”的公式像极了一条串故事的线,它把我们脑中的故事碎片,重新组合起来。
仔细核对便会发现:1、目标=“因为”;2、阻碍=“但是”、3、努力+4结果=“所以”:
5、意外+6转折=“但是”;7结司=“所以”
发现了没有?七个问题其实是一条逻辑的线,它把依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故事”,转换成依照逻辑因果排列的“情节”。
说穿了,故事的公式其实就是两次“因为、但是、所以”的重复操作。
后来,当我开始使用“故事的公式”时,我习惯把七个问题的“1目标”“2阻碍”改成“1梦想”和“原罪”。
两者差别何在?
“梦想”比较接近心灵的层次,“目标”则容易为表象的层级。
至于原罪则稍微复杂一点,根据《“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基督教的教义之一,因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犯下罪过,因而失去了上帝恩宠。此罪并流传给后世,延绵不绝,称为”原罪”。
一般而言,先有目标,随后才相对产生阻碍,然而原罪正好相反——它本来就存,只是梦想出现时,它才被凸显出来。
举个例子:如果主人公的梦想是成为奥运游泳金牌得主,但他的原罪是天生没有手、没有脚。当主人公的梦想和原罪如此遥不可及时,他就必须展开一段超乎常人的努力过程,再加上一个不可思议的意外,才有办法扭转命运。
哗!这么一来,故事是不是除了戏剧张力之外,还弥漫着浓浓的催泪瓦斯味?让人很想立刻准备面纸,找书来看!
因为人的梦想常联结到内在的心灵,所以创作出来的故事不知不觉就会脱离匠气的造作,给人一种柔软、温柔、心的感受。
由“七个问题”展开的故事公式,深深影响了我。每当我灵感枯竭时,都能从公式中得到一些创作的灵感,尤其是——梦想版的故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