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有四大奸贼:蔡京、高俅、童贯、杨戬,他们一直主张围剿梁山,高俅童贯还亲自出马征剿。但最后,梁山也没有伤及他们的毫毛。
其实,与梁山直接斗争的是“四小奸贼”:青州的慕容知府、江州的蔡九知府、高唐州的高廉和北京大名府的梁中书。这里,慕容知府和高廉直接被杀了,可为什么梁中书在梁山攻破大名府后,他和他的家人能够丝毫无恙、全身而退呢?
在我看来,梁中书作为梁山的对立面,他在不少方面要比梁山的好汉做得好。比如王伦收留林冲,林冲却把王伦杀了。朱仝私放犯事的宋江,宋江却让李逵杀了朱仝带着逛街的小衙内,逼得他走投无路。林冲和宋江这都叫忘恩负义。
而梁中书就不一样。他能当上大名府知府,全仗岳父蔡京的保举。但梁中书为报答蔡京的提携之恩,连续两年进献生辰纲,且价值不小,十万贯哪。也许这些财物可能是民脂民膏,但他知恩图报的人品还是不错的。
梁中书还比较爱惜人才,重用有本事的人。杨志在东京杀了泼皮牛儿,被发配到大名府,梁中书没有因为他是犯人而看不起他,反而通过“北京斗武”提拔他,后来竟委以重任,让他送生辰纲。
董超薛霸原先在东京做解差,因为没有完成高俅要他们杀林冲的任务,被发配大名府。梁中书依然发挥他俩的特长,继续让他们做解差。
虽然后来杨志丢失了生辰纲,董超薛霸在押解卢俊义去沙门岛时被燕青射死。梁中书算不上“知人善任”,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是难能可贵的。
梁中书“人性的光辉”主要体现在对卢俊义一案的处理上。吴用诓骗卢俊义在墙上题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并唆使卢俊义外出做生意,骗上梁山,故意让他滞留在山寨,又让卢的管家李固到大名府举报,诬陷卢俊义“勾结叛匪,准备里应外合攻打大名府”。梁中书遂以通梁山的罪名将卢俊义收监。
梁中书秉公执法。管家李固和卢妻贾氏在旁指证,张孔目挑唆:“这个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梁中书叫左右公人把卢俊义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卢俊义屈打成招。
梁中书抓、审、打,也是常规的履行公事,要是一般的腐败贪官,早就断案,杀了卢俊义。梁中书觉得卢俊义虽然滞留匪窝多日,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通匪。所以,他虽然将卢俊义打入死牢,但没有加害卢俊义,也给了柴进来买通牢子蔡福蔡庆的机会。
此后,这李固再三催逼处死卢俊义。他找到蔡福,蔡福说:“中书相公不肯,已叫人分付要留他性命。”李固又直接找到梁中书,梁中书说:“这是押狱节级的勾当,难道教我下手?”这样一拖再拖,最后还是以把卢俊义发配沙门岛结案。
在解送过程中,浪子燕青救主,杀死董超薛霸,不料又被一二百做公的,枪刀围匝,抓了进去。
杀死公人,这下祸闯大了,卢俊义被押赴法场,石秀单枪匹马来救卢俊义了,他掣出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谁知道,石秀对北京地形不熟,结果,非但没有把卢俊义救下来,自己也被抓了,卢俊义“勾结”梁山的事实证据确凿,铁板钉钉了。
石秀睁圆怪眼,高声大骂梁中书:“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我听著哥哥将令:早晚便引军来打城子,踏为平地,把你砍为三截!”
此时的梁中书,最有可能的恼羞成怒,下令立即斩了卢俊义、石秀,不料,梁中书听了,沈吟半晌,只叫取大枷来,且把二人枷了,监放死囚牢里,分付蔡福在意看管,休教有失。
善儒之人王太守说:“觉得是个若将这两个一时杀坏,诚恐寇兵临城,一者无兵解,二者朝廷见怪,三乃百姓惊慌,城中扰乱,深为未便。”
梁中书同意了,他决定搁下卢俊义的案件,准备在解除梁山威胁后再审理,卢俊义也由此得以保全性命。这就是梁中书的圆滑之处。他办事留有余地,没有铤而走险,走极端路。
卢俊义从吴用上门题诗诬陷开始至今,可谓九死一生。期间,梁中书有多次杀卢俊义的理由,都因为梁中书不想草菅人命,想审理明白,使得卢俊义一次次从鬼门关前折回来。
梁中书是官府里的,是梁山的对头。如果作者和我们读者一样,要褒梁山好汉,势必要贬梁山对立面的人,把他们写得坏一些,他们的下场至少也得像慕容知府、高廉一样,身首异处。
可梁中书没有,他身上几乎没有劣迹。尽管他确实有逼供和欲杀卢俊义的意思,但这怎么能怪他,苛求他呢?毕竟他是官府里的人啊,要我说,他是官府里为数不多的好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