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洞察需要三方面的能力:1、中立的观察,2、深度的聆听,3、敏感的直觉。而这三者的能力是需要建立在自我觉察的基础之上。若没有自我觉察,这三者能力很容易让人洞察到的东西成为自己的执念。
中立的观察并不要求完全不带自己的评判。哲学家克里希拉木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的最高形式。”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肯定会产生评论,因为每个人处事的信念、价值观、规条,都有不同。自我觉察到有哪些评判显得尤其重要:当对方所讲的跟自己信念、价值观、规条不一致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很容易觉察的。恰恰是当对方信念、价值观、规条一致的时候,还是否能够保持中立的观察呢?
深度的聆听是透过语言背后去洞察对话者的情绪、假设、出发点。聆听情绪需要教练用心对待对话者,当把对话者当成最重要的人,聆听对方情绪的敏感度就会大幅提升。聆听假设方面就是需要敏感对话者语言中的因果关系(有些话虽然没有“因为⋯⋯”但也有因果关系)。我的看法是:所有的因果关系都是假设,教练只需要捕捉住对对方目标无效的假设就可以。聆听出发点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对话者的目标来听,教练过程中几乎三句不离目标,一般来说,在教练过程中教练有无力感,就很有可能对话者的出发点没有洞察到。
敏感的直觉可以将自己带进对话者的场景当中去体会那种感受,直觉到了说出来就可以了,直觉就是教练的演绎,重要的是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演绎。多跟对方求证,且求证之前征得对方同意。
教练洞察不仅可以运用在教练对话场景中,在工作、生活、谈判中都可以运用,运用过程中也需要自我觉察。若只是显示自己的洞察力,或许会让人不舒服。教练要做到的是能够看破而不说破,润物细无声地支持到他人,或许会赢得他人的真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