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紧张呢?
萨维茨基和季诺维奇经研究了解到:人们总是高估他们内在状态外露的程度。
即容易出现透明度错觉,我们容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很快乐,就会表现出来,别人会注意到。事实上,我们的表现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比如“害怕自己显得紧张”。其实,他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注意你。
你会不会常觉得自己是剧本的主角?
以自我为中心,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并直觉的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这就是焦点效应。
自我感觉和社会之间相互影响有很多例子:
焦点效应和与之相关的透明度错觉;
社会环境对自我觉知的影响:人们会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有相同的感觉;
带有自我服务色彩的社会判断:当生活中关系之间出问题时,会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当关系好转时,个体会认为是自己起了重要作用。这点我在同事身上看的很清楚,当他们在控诉对家庭成员的不满时,那都是对方的错,而更会倾向于表达自己的付出;
自我关注激发的社会行为:比如说整形美容的流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会促使我们做出很多行为;
社会关系会有助于我们界定自我:我们跟不同的人在一起可能是不同的样子。比如有的人和朋友相处时会表现的很温和,而回到家却会对配偶发脾气。当关系改变时,自我概念也会发生改变。
自我概念包括两个元素:(1)指导我们对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特殊加工的自我图式(即对自己的认识。),(2)我们梦想或害怕成为的可能自我。
我们易受影响偏差的影响:高估情绪事件的持久性影响。
当我们伤心或快乐时会放大当时的状况,对自己未来情感的预测会影响我们的决定的。当不快乐时,会产生失去或没有什么就或活不下去的心理,当关注消极事件时,会忽然所有其他事件对快乐的贡献。事实上如研究者斯卡迪和卡尼曼所说的“你所关注的事不会带来你所认为的那样大的改变。”
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免疫系统叫忽视免疫现象,我们比预期更容易适应残疾、失恋、考试不及格、丢掉工作及个人团队的失败等挫折,即我们永远都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的多。
我们常是自己的陌生人,因为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对于人或事的自动内隐态度通常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
外显态度容易改变,内显态度就像老习惯一样,改变起来很慢,可以通过练习来形成新的态度,来代替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