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如何“杀熟”
近日,微博网友表示,常通过某旅行网站预订一常住酒店,长年价格在380-400元,而现在酒店淡季,价格在300元左右。使用朋友的账号查询,价格是300,用本人的账号去查,仍然还是380。该平台客服人员以“可能是缓存问题”回复该网友。然而,在听说该网友将起诉欺诈时,该平台快速免除了这间房的房费。
“杀熟”指拿熟人下手谋取利益,在互联网时代,则是对核心用户/忠实用户设置价格歧视,以谋求更大利益。
大数据使互联网企业握有利器,通过对消费者的每次行为打上数据标签,一个人在互联网上由成千上万个标签描绘,利用这些标签和你的消费习惯,无良的部分企业可以借此牟取不正当利益。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哪些企业恐背锅?
简单收集了下,网友在各大平台“被宰”的经历,这恐怕就不是数据本身的问题,而是企业的商业伦理败坏:
使用某独角兽打车平台“我常在这条路上打车,和同学一起打车时,路线和车型差不多,却比他们贵五六元。”
使用号称“说走就走”的某票务预定平台“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预定同一机票,价格立涨甚至翻倍。”
使用某通信运营商“开通不限流量服务的时候,新客户开通88元的套餐就可,老用户却必须开通138元套餐。”
“杀熟”,老生常谈耳
不仅国内有,早在2000年,亚马逊就曾对68款碟片差别定价:那些对碟片感兴趣的老顾客购买价格竟多4美元。
这一差别很快消费者发现,利益受到侵犯的顾客纷纷对亚马逊口诛笔伐。CEO贝佐斯只好亲自发表声明,称价格的调整是随机的测试,并非有意利用大数据谋取更多利益,并向高价购买DVD的用户退还了差价。
由此可见,互联网行业“杀熟”模式早已成熟,并非大数据的错。不知道读者是否遇到过同样的无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