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距离产生美吧,对于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投入了太多的关注。
虽然高楼林立、遍地黄金的美国标榜的自由和民主一直让全世界人民心驰神往,但因其前身为大英帝国殖民地,建国到今天也不过区区二百多年,与我上下五千年的泱泱华夏文明简直没有可比性!
所以,在我眼中,美国即使不算是文化沙漠,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文化极度贫瘠的荒原。
但自从读了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几乎是凭一己之力,赋予了美利坚这个七拼八凑的移民国家以无比鲜活的灵魂。
古往今来,很多文学作品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比如《雾都孤儿》,代表的是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落差;比如《红楼梦》,代表的是中国的古老文明的高贵与僵化。
而《飘》这部由玛格丽特•米切尔耗费十年心血创作的鸿篇巨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带有爆发户性质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利坚的灵魂写真。
《飘》的英文名字叫“Gone with the Wind ”,直译为“随风而逝”,大意是说那场南北战争就像一场飓风,卷走了南方的奢华,以及建立在这奢华之上的南方人的生活方式。
与奉行“大旨言情,实录其事”的《红楼梦》一样,小说《飘》塑造的典型人物无一不是形貌毕肖、活灵活现;其故事依托的历史背景,无一不高度契合当时的历史史实。
这部采用颠覆式的南方邦联人视角创作的小说一经问世,就产生了石破天惊般轰动效应————1936年的炎炎夏季,刚刚出版发行的《飘》就打破了历史记录:一天售出五万册,六个月售出百万册,一年售出两百万册。
听说由于小说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太大,以至于当年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所到之处,迎接她的人甚至比迎接罗斯福的还要多。
即使时至今日,被翻译成27种文字的《飘》的销量依然长年位居美国畅销小说前列。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主人公斯嘉丽是一位生活在南方的贵族少女。她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
作为美国南方佐治亚州一位富足且颇有地位的种植园主的女儿,她身上兼具法国贵族出身的母亲的娇柔以及爱尔兰农夫出身的父亲蓬勃生命力。
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前,她只关心舞会、郊游以及那群围着她转的崇拜者。而最让她心醉神迷的,则是与她家毗邻而居的谈吐高雅、性格沉稳的世家公子阿希礼少爷。
在得知阿希礼即将在第二天野外烧烤宴会上宣布与表弟梅兰妮订婚的消息时,她一度陷入绝望。
后来,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对自己的美貌极度自信的斯嘉丽在第二天的烧烤宴上找机会向阿希礼表白了自己对他的爱恋,并提前做好了与之私奔的打算。
谁知,这次冒着声败名裂风险的表白却遭到了阿希礼的委婉拒绝。遭遇挫折后,为挽回面子,斯嘉丽以闪电般的速度嫁给了另一位世家公子。婚后不久战争爆发,不到半年,刚嫁为人妇的斯嘉丽又迅速沦为寡妇。
为振兴家业,斯嘉丽以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先后又结了两次婚。在她第三次从未付出真心的婚姻即将解体之际,她忽然惊讶地发现:她心目中那位仿佛浑身闪着金光的阿希礼少爷,不过是她少女时期一厢情愿幻想出来的一个白日梦。
现实中的阿希礼只是一个终日沉缅于过日时光,不肯拿出勇气面对残酷现实的胆小鬼!倒是她从未主动关心过的丈夫————外表看起来十恶不赦的巴特勒船长,既精明能干,又勇武重情,是她值得托付终生的真正良人。
尽管在她明白这一切的时候,伤害已经造成———被爱情折磨得遍体鳞伤的瑞特•巴特勒船长已经决定离开斯嘉丽,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但既然如同世界末日般的战争都未曾将她的意志摧垮,想要曾经深爱她的巴特勒船长回心转意,对她来说只是个时间问题。她有这个信心,更有这个能力!
作为玛格丽特·米切尔十年磨一剑的经典之作,在叙述主人公爱情纠葛、生活经历这条主线的同时,小说还生动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佐治亚乃至整个南方经济的历史。
除此之外,小说还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了作为南方经济基石的黑奴如何被解放;南部邦联昔日的奴隶主、庄园主以及众多贵族少爷们如何从金字塔顶端跌落尘埃;少数贵族如何为了生存放下架子,象奴隶一样努力奋斗的故事……
通过对一群和斯嘉丽、巴特勒船长一样,最终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这土崩瓦解的传统社会废墟上有尊严地生存下来的人物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不放弃、不抛弃的坚定信念。
而在摒除一切来自文化、种族、阶级乃至性别偏见的前提下,探索在旧体制、旧秩序轰然坍塌之际,如何才能在充满杀戮与恐惧、饥饿和死亡的极端环境中立定脚跟、守护文明、重建生命的庇护所、为人类寻找渡越苦海的救世浮囊,则是《飘》这部青史留名的经典巨作想要与读者一起探讨的深具忧患意识的严肃课题。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去年美国竟公然将《飘》这部畅销了近百年的传世经典下架,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人格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抵毁和污陷,但我依然坚信,《飘》将永远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也是飘扬在人类历史上空的一个永远也不会随风而逝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