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让武亦姝一举成名,但其中的另一位选手张淼淼却因为无礼貌地插话引起网友的批评,甚至还因此被扒出个人资料。在那一期节目的“飞花令”环节中,张淼淼回答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可后面的选手因为紧张也脱口而出了这一句。张淼淼随即递去一个不屑的白眼,并突然插话打断对方说:“我说过了。”网友们看到这一幕,纷纷痛斥张淼淼“没有礼貌,没有教养”。即使有过人的才华,也无法粉饰张淼淼的粗鲁行为。舞台上的她妆容精致、裙摆飘逸、才思敏捷,但依然让人喜欢不起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恐怕是《论语》里面最有名的话、也是流传最广的话之一。“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从小就会背诵的名句。已然成为历代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但真要懂得这意义,能按这样去做并且做到,形成习惯意识的人并不多。
儒家谦虚好学永不满足,品德学问当然从善如流,唯善是从,善与人同,精益求精。一切美好的东西,儒家都注重学习和尊重,这是孔子的真精神之一,也是历代圣贤的精神。这里的“师”是泛指、泛说,包括善者和不善者。善者自然要学习,孔子一生都在以善者为师学习。但难能可贵的是,不善者孔子也以之为师。不善者可以提醒、警惕自己,等于是反面教材、反面老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子》也有说过类似的话:“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朱熹注解说,三人同行,其中一个人是我,另两个人呢,一善一恶。对那个善的,我跟他学,对那个恶的,我对照自己,看看他身上那恶,我身上有没有,如果有,赶紧改掉。所以他们两位,都是我的老师。 这样看就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一定得看下一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不看下一句,就会有误解,以为是三个人必有一个能做我老师,实际上是人人都可以做我的老师,从正反两个方面。
我们在发现问题上,都有个“手电筒现象”,天生是善于发现反面教材的,谁在人后不说人?我们总是在说别人坏话。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养成一个习惯,把说别人的不是,都记下来,一条条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自然会得到快速的进步。如尹氏言:“进善其有穷乎?”子贡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老师不是不跟人学习,他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罢了。拜师,不是说比我厉害,才有资格教我,而是每个人身上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好的我学,不好的我对照着改。这样,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步!
孔子看来,君子所学者,成己而安人之道。所以“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就是学习成长的过程,但为学者往往都有个毛病叫“胜心”,总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别人强,所谓“文人相轻”也就源自胜心。所以读孔子这句话,就会感觉针对性很强,对应着“胜心”而来,要时刻提醒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学者要谦虚好学,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这种精神已经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不仅要师人之善,还要以别人的缺点为借鉴,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谦虚的一个外在表现就是稳重,不急不躁,所谓贵人语迟,让别人把话说完。有的人自以为高明,别人的意思刚开始表达,就说“我知道我知道”,急迫地往自己已知的知识体系里面套。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会影响很多东西。也就是这样的小细节会阻碍你接受新的事物,因为任何新的东西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从老的知识体系中,老的事物中生长出来的。那就带来一个问题,人们在说新的事物的时候,往往需要从老的事物开始讲起。而不让别人把话说完的人,在听到那点老事物的时候,就认为没什么稀奇,“不就是那个啥啥啥吗?”认为自己是知道的。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让别人继续说下去了。
这样的打断,也就打断了新事物在自己面前出现的机会,自然失去了接触新事物的机缘。一方面别人不愿意再继续跟你交流,另一方面你自己有徒增了几分“自信”。这样的拒绝是十分可怕的,会用语言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面,故步自封、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所以那个嘴上把“我知道”当成口头禅的人,往往思维陈旧还很固执。而相反,那个愿意安安静静当听众,不管谁在他面前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完完全全表达出来的人,往往是进步最快,也是最智慧的人。
不管别人表达的观点是不是自己知道的,都要让别人把话说完。除了体现修养,体现对别人的尊重外,更能听到不一样的见解。别人说是自己知道的,你会觉得原来别人也是这么想的,加深了自己的认识,也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高明,别人也知道,所以会越发谦虚;别人说的是自己不知道的,那更应该仔细去听,每一次这样的倾听都是学习;甚至明知道别人说的是不对的,也还要让别人把话说完,看看别人错在哪,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认识到位了,自己会不会也犯类似的错误。如此看来,让别人把话说完,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体悟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智慧,从让别人把话说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