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是一项严肃认真而有繁琐复杂的工程,多为本族德行贤能者所为,而对于他们也无异一场艰苦而漫长的修行,不仅要经受追根溯源的跋涉劳顿之苦,更要经受众多族人不同意愿协调之压力,只有身体力行,舍得付出,胸怀大局,公道正派,着眼未来,方能成就。
陈德先祖宋朝中叶自汾阳迁住陈村,历经元明清至今已八百年,追溯先辈的宗源迁徒,没有碑牒志谱的记录,着实困难,特别是我临汾地域一带,多地震灾荒,汾西洪洞尤盛,元朝明朝之前的县志丢失殆尽,散落民间志谱或遗落淹埋庙宇田地中的碑石记录,需要我们后人去发现、去寻找、去收集、去还原,对一些传说或志谱需要去认真去研读、去分析、去辨别、去完善,把那些零星的信息收集起来,总会有一天,让我们清晰的了解掌握我们这个氏族迁徒图,发展史,给我们的后人留下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激励他们走的更稳更远更好。
从近二百年间迁往蒲县太林、霍家庄、辛庄、本县尚峰头、磊上、安定、山头等村家人看,一般都有五六代人,最多繁衍也不过十代人,但他们都有浓浓地陈村情节,知道自己属于哪门哪支,保存有完整的圣祗碑牒等遗物,说起陈村其情更是溢于言表,虽然仍有个部分家人还难于辨清最亲近的支系,相信加以时日一定会弄清的,他们提供的谱牒等情况,尤其是他们很多先辈的名讳在陈村的碑牒上也可以找到对应,这不仅可以大致得出他们迁出的历史背景、时间等原因,也进一步旁证了我望门陈氏发展的一些传说事实,也极大丰富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通过这次修谱,建立了联系,加强了沟通,增进了感情,一定会顺利入谱,充实丰富本次修谱的内容与质量。
在寻找近二百年间的迁出家人的过程中,尽管知道村名,还且相距较近,却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功夫,想一想在这之前,近五百年间迁出的家人又在何处呢?又有多少支呢?从我族牌谱记载看,在明朝初期近五十年(1373年一1417年)的18次的洪洞大移民,我陈村陈氏一脉正处于子孙繁荣昌盛之时,大约应该是四至六世的人,按照明朝"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规定,我大胆推算我族迁移户数只少在二十户,人数近百人,如陈百寰一支为奉诏还陈,又回到我陈姓始发地,其他的迁移何处,只能在等待中慢慢搜寻啦!
陈村自古属于汾西(1954年分出),而汾西县以陈姓为主的村子也不少,如前后加楼、陈道清、陈家庄村等村庄,多年前就以加楼村为始祖地出了汾西陈氏家谱,其它村均为分支,听说在修谱当中,也曾邀请下张端村陈氏和我族参加,不知何故两村均未参加,错过了一次寻根溯源的好机会,如今下张端陈氏也在修谱,他们有传说与抄录的谱志,说明是来源于陈道清村的分支,已传至二十六辈,奇就奇在其先祖陈德与我老祖同名,尽管注明了前五世抄寻陈道清一甲宗图仅供参考,而我族谱也曾记录与陈道清陈氏为支系,却没提及加楼村陈氏,真让人琢磨不透,迷感难定呀!
在我族相传与家谱中提及的邻近分支系,除了陈道清村外,还有本县万安村、陈家庄、杨家腰三村,万安村陈氏在清朝是有家谱的,先祖为陈复礼,从陕西迁来繁衍二十八代;陈家庄陈氏没有家谱,好象是在明朝从霍州陈村迁来,而霍州陈村早已无陈姓居住了,有四百多年历史;杨家腰也在修谱,陈村墓碑记录杨家腰陈氏从罗云村迁入,而杨家腰陈氏后人传说是从赵城新庄村迁入,也正在修谱,他们村有很多墓碑,相信很快也会有明确的结果,无论家谱记录,还是石碑记载,都难以回辟按传说而记录的可能,毕竟时间久运,古人所处社会环境有限,不能象今天这样快捷准确地传递信息,更不会有今天科学文化普及程度和记录的方便,因此,怀疑与佐证显的尤为重要。
在我陈村邻近住有陈姓的村庄也不少,如东梁村,小峪村,安定堡,前边提到的新庄等,目前,小峪村已出家谱,先祖是在明未清朝从山东迁来,渊根清晰。而其它村也在探寻根源,尽管也有与陈村包括下张端村陈氏为兄弟成支系的相关传说,但这些村毕竟还没有相关碑牒类似的证据,我推测新庄陈姓历史较长,迁入时间与我村在同一个朝代时期,而东梁丶安定堡陈姓迁入时间较短,在明朝后期,而且可能与汾西陈氏有较近的渊源,以上仅为猜测,提出来,唯希望我们陈姓后人,多留一点心眼,多担一份责任,不管走到那里,或博物馆丶或庙宇、或墓地、或祠堂,只要见到有关我陈姓的石碑谱牒等记载信息,看一看,读一读,记一记,丰富我们的陈氏文化。
末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