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北京连续过的第七个新年
虽然省下了挤春运的日子,但浓厚的乡情始终挂在头上。
一、记忆中的年味儿
小时候印象中的过年,简直就是一集《舌尖上的美食》
家乡在浙江的一个小乡村,南方人在食物方面会比大部分北方人讲究一些(讲究的北方人嫑打我,这是事实)。
我们的年味在腊月初就开始了,那会土地不值钱,家家户户都有大院子,每家会做一些腊肠、腊肉,酱鸭之类的腊货,做完了晒在院子里,要经过风吹雨打,雨雪霜花,才有味道。这些在过年期间,做为招待客人的必备品,存放时间久,还可以吃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天气变热了(那会没有冰箱,无法长时间保存食物,用这种腌制方法是最好的贮存方法)
进入腊月二十,妈妈就开始做豆腐,自家做的豆腐没有那么重的卤水味,吃上去口感甜甜,很浓厚的豆子味,豆子也是自家种的黄豆,做好以后,可以有3种食物,正常的豆腐,豆腐皮,再是一部分做成豆腐干,存放时间能久一些。吃的时候用自家种的青蒜➕腊肉炒着吃,别提多美味了。
做完豆腐,腊月二十二左右,就开始杀猪了
那会猪也是自家养的,杀完猪,左邻右舍的送一部分,卖一部分,剩下的作为礼品就送给亲戚们,其他的就自家留着,其中猪头必须留,祭神用。
腊月二十四,女主人们就开始大扫除,家里里里外外,犄角旮旯里都要清扫一边,连天花板上都不能放过,所有家具都要拿出来清洗,所有东西都要清扫,清扫完再把家具重新摆放,完毕后家里就焕然一新了。
腊月二十五,该去买年货了,所谓年货就是给孩子们买新衣服,新鞋子,再买点好吃的,如家家户户必备的馒头,年糕,甘蔗,还有糖果等等
腊月二十六,上山挖冬笋,挖冬笋必须要有技巧,因为冬笋是长在地底下的,没有技巧挖不到,一般我都会跟在哥哥后面,抗着小锄头,只要哥哥在,一般都会收获满满的回家。冬笋的做法也是冬笋炒腊肉,或者冬笋炒肉丝,新鲜的冬笋,味道十分鲜美。
没有糖果的过年是不完整的,所以在腊月二十七,我们都开始自制米糖,冬米糖,黑芝麻糖等等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宰鸡又宰鸭,幸福大全家。鸡鸭也都是自家养的,做法是白切,没有添加多余调料,保留了肉本来的味道,使得肉质劲道,香味浓郁。
腊月二十九,开始祭神谢祖,多谢他们保佑了我们这一年的健康成长,摆上鸡鸭鱼肉,猪头和大刀,摆上好酒,让各路神仙和家祠祖宗们保佑我们来年风调雨顺,全家安康。
大年三十,是最重大的日子,妈妈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在我们起床之后,家长们要给我们用纸巾擦擦嘴,意喻着孩子们童言无忌,如果有说错话,请不要怪罪。然后,我们穿起新衣服,刚开始嘴巴里还会说恭喜发财的话,慢慢地就放开了,百无禁忌了。
到了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刻,那美味佳肴一桌子都摆不完,最特色的就是每道菜都有寓意:鱼代表年年有余,年糕代表孩子们学业上一年比一年高,青菜和豆腐代表做人做事清清白白,用豆腐皮包的一种特色菜叫铜钱包,代表来年钱包鼓鼓,吃饱了碗里还要剩一点菜,是指留着明年吃,明年还能有得吃。
吃完年夜饭,每年的保留节目,现炒瓜子花生,其他人在桌上喝茶聊天(那会家里还没有电视机,看不了春晚),因为爸爸一年很少在家,在家也很少跟我们聊,就趁机天南海北的瞎聊,我和妈妈炒瓜子花生,炒完一家人边嗑瓜子边聊天边守岁,那会小,虽然很兴奋,但熬不了太久,九点左右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半夜被哥哥放鞭炮吵醒,醒来一会又继续睡。第二天一早醒来,妈妈说,财神来我们家了,我还四处找,边找边问,在哪呢?在哪呢?
没找着也不管,赶紧跑出去找小伙伴放鞭炮。
正月初一是女士休息的日子,不能扫地,女士不能干活,要休息,所以一般那一天就吃大年三十晚上剩下的菜。
正月初二开始,就是穿新衣拜新年的时候了,去七大姑八大姨家拜年,吃完这家吃那家,今天我家吃明天你家吃,直到初十左右才算消停点。
二、现在能留给孩子们的年味儿又会是什么呢?
现在物质优渥,每天都像在过年,想吃的东西马上就能吃到,想买的衣服马上就能买到,以前我们深深怀念的年味儿,到了孩子们这代,已经不是新鲜事了,那我们能给孩子们的年味儿又会是什么呢?是仪式感!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春节的仪式感,它赋予的意义足以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然后传承下去。
我们儿时关于过年的记忆,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仪式感。现在我们打造的节日仪式感,是留给孩子们以后记忆中的年味儿,你想让孩子们记住什么味儿,现在就给孩子们打造什么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