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早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约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本纪主要用来记载帝王的相关事迹;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了解了这些最基本的文学常识之后,很多人开始觉得,中华上下五千年,一本《史记》就记载了三千多年,实在是太伟大了!事实如此。
我在一二年级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两本图画书,分别是《神话故事》和《成语故事》。当时,我只觉得那些天上的神仙神通广大,特别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然后嘲笑着掩耳盗铃和买椟还珠的那些傻子们。
到了初中,学校开始出现文言文的教学,印象中第一篇是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一篇,名叫《三峡》。虽然其中有很多不认识的字,但当我读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时候,居然也觉得有些悲凉。语文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要求逐字逐句翻译,每天让我们背诵默写《古汉语辞典》。当时,只把这些当作被逼的任务去做,并不认为对我有什么帮助,甚至总是觉得厌烦和反感。
终于,到了高中,开始学习《史记》。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学识渊博、风趣幽默。但是,我可能天生是个杠精,总是在课上找老师的茬。明明知道老师在开玩笑,我还是忍不住举手纠正。因为在我看来,正史的学习需要科学严谨,容不得半点懈怠,更别提玩笑了。当然,我还很感谢我的历史老师,正是对历史的大量研究学习,才能对于史书中的相关记载进行核实和思考。
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读了《左传》《尚书》《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等。《诗经》和《楚辞》当中,太多字不认识,读着读着也就放弃了。至于其它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国学书籍,不一一列举。
早些年,我完成了《战国策》的整理和导读稿撰写,只是单纯地觉得书中记载的大量说客言辞犀利,隐言和讽刺入木三分,想借此激起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对这些史籍的阅读兴趣。随后,我发现,我对于《战国策》的导读过于简单浅陋,便想通过对《史记》的译注,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因而,本书中十二本纪和三十世家,我会尽可能严谨地以《史记》为中心,按照原文概述。考虑到阅读的趣味性,七十列传中的事迹我会沿袭之前解读《战国策》的语言特点,尽可能做到通俗有趣。
当然,能力有限,我在研读前人的译注之后,结合大量的相关史书进行了对比,并且利用互联网搜索了大量的资料,最终完成了本书。本书结尾处会附上笑解《战国策》中的内容,方便比较和阅读。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对于《史记》的初步认识和理解,谨作抛砖引玉之用。
最后,感谢前辈们为经典的贡献,正是有了你们的研究,才给我们这些后人提供了创作的可能性。冒昧地引用牛顿的话,如果我们能够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时,本书虽是我整理撰写,但其中借助了大量前人和网络资料,如有冒犯,谨致歉。
书中如有谬误,望专家学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