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朱子《论语集注》是这样解释的:
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用白话说是这样的:“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读过教科书的人都应该知道,这就是教科书上的注释。
但我并不很认同。如果按这样说法,请问一个人长大的意义在哪里?难道他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需要听父亲的,就可以了吗?一个人成年之后,还无法独立行动吗?那请问他什么时候可以独立行动呢,是等他父亲死了,他自己老了的时候,他才能独立行动吗?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的父亲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而且在他父亲眼中,好吃懒做就是一个好的志向,正确的行为,那他的儿子是不是在他父亲在世的那些年都要表现得好吃懒做即使他很想很想勤劳地干活呢?他是孝子呀,所以起码要做到父亲死了之后,等他五六十岁,他才能勤劳地干活,只不过那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吧。
这样的孝道可以用一句俗语解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通吗?不通!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呀!
鲁迅先生也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而我更认同的是南老的观点。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这句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父母也会错的,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放任父母的错误,就是在把父母推向地狱之路。如果你自己知道错了,决定以后改正,却不跟父母说,请问这是爱还是不爱,是孝还是不孝,是诚实还是说谎?
告诉父母你不接受错误的东西,才能让父母意识到这可能是错的呀,才能让父母变成更好的自己。
我想到了吴胜明这位老人。50岁,外出经商,身家几千万;53岁,因走私被判死缓,财产全部没收;60岁,唯一的十六岁女儿自杀;71岁,出狱,却无家可归。80岁,为女儿遗愿重新创业,再次成为千万富婆,然后办养老院,办幼儿园。
她女儿的遗书是这样写的:
“在我眼中,您是有本事的,假如您有一天能出来,万万不要再想着赚什么钱,尽量去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吧。您可以收留那些寄人篱下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或老人,假如您不答应,我是不会瞑目的……”
这就是一个让母亲变得更好的女儿,而不是一个只知道说父母对的女儿啊。
我觉得论语是可以实践的,是让人变得更好、更有思想、更独立的,是可以给人以勇气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只知道听父母、看父母、学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