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这本书,还真是经历了一年半载,去年就已经相中此书。封面上的书名是随意的毛笔字体,而封腰不再是某某推荐,或者获得某某大奖,或者某某力作等等这些夸夸之词,只有一个“想”字加一副水彩美食作封腰,真是大气又漂亮。翻开书后,里面精致的食物画首先打动了我。
当时超级想入手,只可惜118元的定价还是让我有些犹豫。参加书刊博览会,在浩瀚的书海里也没能找到这本书,我记得那时买了一本马未都的《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安慰自己。
同样讲二十四节气之书,同样都有画的加持,却是两本完全不同的书。(注,可以看《全当美图欣赏——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人总是对未拥有的事物产生更多的期待,于是在今年疫情刚过,借着政府发的文体劵的补贴,便好不犹豫地在新华书店入手这一本念了大半年的书。
跟我想的一样这是本值得收藏的书。每一个节气,每一副画都是作者用心的杰作。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到是更多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食的一种传承。
每一个节气,作者都是一幅美食,个人随笔,风俗(民间习俗),三候笔记(注:节气当天就是初候,往后数五天的那一天就是二候,再往后数五天的那一天是三候。),最后留一页空白为:写下留给自己的念想(每每提笔时我都恨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练字,实在不想毁了这本书)等五个部分组成。跟马未都先生的书比起来。我更喜欢这本,就算不读字,翻开每一幅画都能让无限憧憬。
我记得小时候,外婆总会在每一个节气做一些相应的食物,口里还念念有词的说一些老话,外婆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每一句话都如从一位学富五车的老者口中而出。现在才明白,这与读书多少没有关系,更多的却是靠每一代人言传身教。而现在的我,工作结婚,如果日历上没有节气提示,已完全没有节气意识。可悲可叹。如果人可以回到过去。我现在最想的就是回到外婆健在的时候,可以吃她做得菜,虽然摆盘过于粗糙,但是味道却是只有她才能烧出来的味道;听她每个时节到来时的碎碎念,哪怕每个时节都会听到同样的话,也觉得温馨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