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6 周三 多云
从上周二接到通知,到今天上午讲完课,评完课,感觉如释重负。这节课从开始构思到设计实施,只有三天的时间,可谓紧凑高效。很多的设计思路都来自组内的交流讨论,是大家共同智慧的结晶。下面谈谈感受:
一、课题的设计思路
新课已经讲完,正处于单元复习的阶段,课题的设计只能是复习课。备课组讨论的时候,大家都建议做专题复习。我当时想做一个章节知识点梳理的,但我发现这样不好掌控,做专题复习的思路是对的。本章的专题就这几个,大家建议做热学计算专题复习,于是内容就这样确定了,集体的力量就是强大。
因为我和郑老师一块讲课,我还在她的后面一节,这必然会让我们的课对比性极强。我提出做一个热学计算专题的同课异构。大家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设计,然后对比补充,讲完后形成更好的设计。
首先我对这部分的计算题做了梳理,画了思维导图帮助分析。设计了五大模块:基础知识、基础训练、变式训练、体验中考和提升训练。把比热容吸放热,燃料燃烧放热,电加热器放热做了梳理,有用功分为吸热、做功等不同形式进行了设计。
其次,我设计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是“烧水”。大部分题目都针对烧水问题进行设计的。烧水涉及吸热放热、燃料或是电加热等方式、效率问题、水的混合等变式训练。用这框架构建这节课,会让学生感觉不枯燥,也可以提升课的整体性,渗透德育等主题。
最后,我把题目数字计算进行了合理修改,重方法训练,轻数字训练,提升课堂的容量。
二、评课
大家评论的优点:课堂设计合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中考的渗透,PPT设计合理。
几点不足:
1、王校认为,我对优等生的约束力太强。要放手让优生自由奔跑,给他们驰骋的疆土。要抓大放小,引领学生走向顶端。形成核心学习团队,合力产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氛围。王校的评价没有纠结细节,高屋建瓴,是对我下一步提升的高端指引。
2,崔校、马主任认为,前测的基础知识直接去掉,用第一个题目的三问代替基础知识的前测。这个评价非常中肯,问题引导教学,操作性极强。这样的调整,可以给课堂节省8分钟时间,以便处理后面的体验中考题目。或是把基础知识的测试放在课前,灵活处理。
3,张组长提到,没有设计计算热值的题目,热值的大小对实际生活应用还是比较重要。
自我总结一下:备课、上课、评课几个环节下来,感觉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把控还是不够精细,课堂教学环节还是太过程序化,着急情绪偏多,老想完成更多的题目。应该意识到,学生掌握了比多做几个更重要,要在课堂上贯彻。自己的情绪需要调整,要稳定住,不能让学生“疲于奔命”。课的设计细节还可调整,如课前基础知识的小测大胆去掉。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改“齐步走”为“自由奔跑”。
通过评课,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对教材和中考熟悉的教师,还有更高的成长方向。能掌控优生的发展,引领优生的发展,推动他们向更高更强发展。对一个班级物理成绩的取得,学习氛围的建立有了更高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