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日,重新拿起纸质版的《皮囊》。
曾经读电子版时就已经很震撼,今晚只看了前面一篇,却让人心里有淡淡忧伤和无奈。难怪封面上的提示说勿在公共场合阅读,以免流泪遭围观。看了前面韩寒写的序,才知道原来这本书蔡崇达写了很久,韩寒说适合慢慢看,我也尝试下慢些读,慢慢品味人生吧。
1、《皮囊》阿太处理未割中动脉的鸡后说的那句“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白发人送黑发人,沉着冷静不哭,说“因为我很舍得”;把不会游泳的孩子扔到水里学游泳,面对指责“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临终前还诙谐地跟子孙说“死只是脚一蹬的事情,…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句句在理,句句谏言。很难感觉这只是一个农村老婆婆说出的人生哲理,她对人生和生死看得是有多么透彻才会有这等卓识!
2、《母亲的房子》读第一遍的时候觉得母亲是多么的虚荣好面子,家里父亲中风姐姐没好嫁妆我的学费不知如何凑三餐还要靠捡菜叶的情况下,还要举债修建快要拆迁的房子!母亲在家人的控诉下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这口气比什么都值得”,看到这句话让我突然想起家中一直强势的奶奶,她的一生因为别人的看不起,于是越要强大起来反击别人的讥讽,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举债还要建房子这件事了。“房子是母亲的宣言”,以建筑的形式向他人证明谁都可以有傲娇的资本,何况母亲硬要建房子还承载着她半生的心血和对父亲的爱情。
3、《残疾》看得我泪流满面…爷爷曾经不知原因的双脚残疾(双脚没力气,越来越支撑不住他瘦高的身体),刚开始走路没有那么灵活,我们都只粗浅地认为他需要拐杖,买了几根拐杖给他,可他就是不愿意用,情愿用一把坏了的扫把拖来拖去,嘴上总说拐杖没有扫把好用,后来买了轻便的四脚拐杖还是说不好用,直到他自己说出他觉得拿着拐杖不好看相,也许拿扫帚当拐杖,当有客人来的时候他可以假装扫地来坚强。我们当时只觉得爷爷倔强,如今才明白其实爷爷当年是不服老,不愿相信自己才刚退休就要与拐杖为伴而终生啊。
在台风天父亲坚持要出去锻炼身体就是不愿意接受现实,在试探重新找回自己身体的过程中,从接受、适应、挫败、愤怒到后来的完全接纳,家人都在极力配合他支持他照顾他这点特别好。而我的爷爷当时却是一个人独自面对孤独,因为生活不易,大人要干活我们要上学,没有人考虑到可以买台收音机、电视这些给他打发时间,没有人想到应该多一些时间陪伴在爷爷左右,他也开始会像小孩子脾气一样,随意闹脾气、耍赖、骂人、掉眼泪,其实他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经常在我们面前说死死死的事,气的我们不知所措头都快炸了还不能跟他来硬的。
后来啊,我工作了,有点能力给他买东西了,刚想给他房间安装部电话他却走了,留我至今遗憾。
生老病死面前,世人都好相像。我从来都不敢去想双亲衰老甚至离开我们的时候,只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耐心跟能力去照顾好他们,以免留下更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