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中,写作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求职信、工作报告、产品说明等,都离不开写作。
对于有些人来说,写作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其实,写作有基本的原则,作家都是掌握了写作的基本原则,经过刻意练习,才写出好作品的。
写作有四大基本原则:结构、风格、可读性和语法。这四大基本原则,就像一张书桌的四条桌腿,稳稳地支撑着桌面。
布兰登·罗伊尔在《一本小小的写作书》中,讲述了写作的三大的原则:结构、风格和可读性。
布兰登·罗伊尔,毕业于哈佛大学,是考试培训机构的主管。他的作品先后5次荣获“国际图书奖”,5次荣获“总统图书奖”。
他先后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等经典作品,是英文写作领域的指导性书籍。
虽然这本书,是关于英文写作的书籍,但是,无论英文、中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所以,对中文读者来说同样适用。我们来看写作的三大原则。
一、清晰的结构。
一篇好的文章在结构上必须清晰,让读者便于理解、接受。
首先,是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先说最重要的,然后说次要的,最后说最不重要的。
生活中常见的报纸、毕业论文、工作总结,都是议论文。议论文的目的和小说的目的不一样,小说的目的是娱乐或者启示读者。议论文的目的是告知、解释或者说服读者。
从技巧上讲,写好一篇文章,要把中心论点放在开头,告诉读者文章的大意,再提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而不是让读者来猜测文章的意思,这和福尔摩斯的推理小说不同,看到最后才知道答案。
其次,是分解中心论点。决定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接下来就可以把中心论点分解成二到四个分论点,通常分解为三个分论点,一般不超过四个。
比如,总论点:华为手机P30的拍照功能好,分三点说明:一是像素高,前置3200万像素;二是有潜望式变焦;三是超感光暗拍。
再次,是观点的顺序要得当。在写作上,观点的顺序结构有六种。
范畴结构:比如,我们讨论苹果、梨子、樱桃,可以任意顺序讨论,没有先后顺序的要求。
评价结构:比如,先讨论优点,再讨论缺点。或者先讨论缺点,再讨论优点。
时间结构: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顺序。比如,先说上个月的销售额,接着说这个月的销售额,再预计下个月的销售额。
比较结构:先说最重要的,再说次要的。比如,年度工作总结,先说完成的目标,再说客户的数量。
线性结构:按先后顺序,从一、二、三开始讨论。比如,她动作麻利,从洗菜、切菜、炒菜,半个小时就做好了。
因果结构:就是A导致B,先说发生的事情,再说后来的事情,或者反过来说。比如,车祸的原因是因为酒驾造成的,或者说,因为酒驾所以导致了车祸。
二、简洁的风格。
首先是使用准确、具体的事例支撑主题。
在引用事例的过程中,有一个提升论证的的技巧,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步骤来论证更有说服力。就是先说这件事是什么,接着说为什么,最后提出解决方法。
举个例子:“是什么”:公司利润下降,具体表现在什么时间,哪一项产品。
“为什么”:就要说明利润下降的原因,材料成本上涨,人工成本上涨等。
“怎么办”:就要给出解决办法,可以更换进货渠道降低材料价格,或者用其它性价比合适的材料取代,控制人工成本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其次,是让你的论证个性化。在论证的过程中,要用精准的事例和数据来支撑观点,通常有几种方法。
轶事:就是用故事。故事能够吸引读者,特别是神话、寓言、名人等故事,能引起读者共鸣,读者看完以后会有认同感。比如,农夫与蛇、三顾茅庐这些故事,只要符合文章的逻辑就可以引用。
引用:引用名人名言十分有说服力,能够立刻升华主题。名人名言本身就是经过挑选出来,达成共识的金句。比如,尼采: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读者一读到这样的句子,能激发强烈的共鸣。
类比:就是寻找两种完全不同事物的相似性,是由此及彼的表现手法。比如,苏轼曾做过礼部尚书,这个礼部尚书是什么职务?用类比法就是,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长、教育部长、外交部长。
明喻和暗喻:明喻是比喻两种不相似的事物,常常用“像”、“如”。比如,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暗喻是直接说A是B,而不是像。比如,林徽因: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再次,是文章要保持简洁。文章的句子要简短,避免冗余的语句,当一个词语或者观点重复时,就会显得冗余。
比如,他预先通知大家九点集合。预先通知就显得冗余,因为,通知就含预先的意思,所以此句中,应该删掉“预先”。
要把文章写得简洁并不容易,能用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朱自清、鲁迅写出的文章,虽然风格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简洁。
三、轻松的可读性。
文章写好后,排版也很重要,要让文章易懂就要便于读者阅读。
首先,增加字句和段落的空间,提高可读性。一大团文字,黑压压的一片,会给人造成压抑,读者会产生排斥心理,没有读下去的欲望。所以,一般排版要保持断后1行,间距1.5倍的距离,这样才便于阅读。
其次,要突出标题和关键词。对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可以加黑,变成粗体。但是,写作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决不能,同时使用粗体、斜体和下划线,斜体会使文章显得拥挤,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
再次,是反复修改文章。一篇好文章很少能一气呵成,即便是写作高手,也要修改三遍才能定稿。可以说所有的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没有哪一个作家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在修改这个环节都非常严谨。
村上春树写小说,要修改五轮才定稿。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时,把结尾修改了39遍。玛格丽特也是把《飘》反复修改后才交给出版商的。
修改不仅是技巧问题,也是写作的态度问题。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写作要从基本原则开始。
结构、风格、可读性是文章的三大基本原则,就像房屋的地基一样重要。这三大原则看似简单,其实,要掌握好并不容易,写作就是要依照这些原则,才会写出好文章。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讲究原则,在原则的基础上刻意练习,才会成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