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就像聚集在砂糖周围的蚂蚁一样,只是一个卑微的虫蚁之辈
如您所见,作为一本小说,《强蚁》是一个十分诡异的名字,我初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这种感觉十分强烈。
封面上那段心灵告白般的文字进一步惹发了我的好奇心。耳边好像有一个幽怨的女子在垂泪哭诉,“如蚂蚁般生活的我,又能怎样呢?”
女性的心理本就繁复无序,否则世间也不会有“女人心,海底针”之美誉。
用文学的手法来刻画一个贪婪、无耻、薄情寡义的女性,要想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然绝非易事。
把伊佐子这样一个女人比作强蚁,想必是作者松本清张能想到的最贴切的妙喻了。
果然,伊佐子正化身为一只贪婪、疯狂的蚂蚁,不断把她遇到的有利用价值的男人拖入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凭借嗜吃的口器与锋利的上颚,向他们频频出击。
仿佛她生活的目标就是去“温柔地”攻击形形色色的男人。
阅读的过程如同欣赏一部情节舒缓的悬疑电影。
你深陷在柔软的座椅里,周遭是漆黑的死寂,伊佐子对你述说着她罪恶的企图。她仿佛一个透明人,让你一览无余。
她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攫取男人们的资源为己所用,然后,一旦形势有变,就立即弃之而去。
这些男人包括且不限于比他年长三十多岁的丈夫泽田信弘,小鲜肉石井宽二,食品工业公司副社长盐月芳彦,为她“挺身而出”的律师佐伯义男……
在美少妇伊佐子眼中,每一个男人都是一块砂糖,也许不止吧,是蜜糖也说不定呢。
整个故事缘起于一起疑似杀人的偶发事件,但这只是一个看似扑朔迷离的引子而已。这起案件的进展虽然贯穿小说全篇,到最后你才会发觉,它不过是一个精巧的伏笔罢了。
因为直到小说完结,嫌疑人石井宽二虽然成功脱罪,但真相仍然没有水落石出,并且,你已经不在乎它的真相了。
它只是多米诺骨牌游戏中倒下的第一张牌。
伊佐子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得不对嫌犯石井宽二伸出“援助”之手,继而求助他人,于是一系列人物次第出场,逐渐被伊佐子卷入了一场违拗道义的欲望与财产的双重混战之中。
小说结尾,石井宽二这个曾一度隐身的小人物再度出场,以简单明了的“供述”终结了故事的悬念——他杀死了为他无罪辩护而一战成名的律师佐伯义男,刺伤了曾经为他脱罪而奔走求告的伊佐子。
最终,骨牌游戏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出人意料地又回到了原点。
在这场欲望与金钱、道义与名利构筑的游戏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丑态百出,而且淋漓尽致。
心里难免泛起一层浅浅的苦涩,同时暗自鄙夷着伊佐子丑陋的嘴脸和罪恶的灵魂,附赠一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
这部小说在我看来算不得推理佳作,甚至有些辜负了松本清张推理小说巨匠的盛名,毋宁说是一部世态人心的“现形记”更为确切。
结局的突兀之处在于,一是通过宫原素子的问讯笔录还原了整个故事中不为人知的细微末节。看似细微末节,实则把主要角色的心机与纠葛以推测的口吻为读者做了一个交代。
宫原素子是泽田信弘请到家中的自传速记员,在伊佐子眼里,她不过是个毫无姿色、举止乏味甚至营养不良的女人。不要说伊佐子,就连读者也未必会对这个女人抱有什么期待。
伊佐子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人不知鬼不觉,然而几乎完全丧失了抵抗力的濒死的丈夫其实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得到了速记员宫原素子的帮助。
二是石井宽二的供述,给出了故事的结局。石井宽二是伊佐子相好的一个小混混,在小说中并未着以过多的笔墨。
《强蚁》的画龙点睛之处,恰是通过这两个小人物的旁白,为读者“推测”出一个蜜糖与蚂蚁相互吞噬的涌动的暗流,并轻描淡写地抛给读者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但是,以两个其貌不扬的小人物来掀起小说的高潮,犹如一幕波诡云谲的大戏,到最后却要让路人甲和路人乙来上台谢幕,多少会让人心有不甘。
松本清张既没有为我们塑造一个福尔摩斯式的独行侠,更没有推出超一流的警界精英让读者来膜拜,总觉得有些不按套路出牌的意味。
我想,最终家破财亡的伊佐子被曾经的“玩物”石井宽二刺伤之后,一定像一只被踩到半死的蚂蚁一样,万念俱灰地躲到黑暗的洞穴里独自啜泣吧。
抚摸着受伤的口器与上颚,仰望着头顶上那一线遥远的光明,泪流满面地轻叹——我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就像聚集在砂糖周围的蚂蚁一样,只是一个卑微的虫蚁之辈……
事实上,这只蚂蚁又何尝不是一块香艳的蜜糖呢?
那些形形色色的男人,仗着自己的门路、权势、金钱,哪一个不是挥舞着嗜吃的口器与锋利的上颚的强蚁?
他们围绕着年轻貌美的伊佐子,心里暗自盘算着如何对这块丰腴的蜜糖上手,犹如围棋大赛中的天元与王座,无不精心布局,步步紧逼。
所以,在残酷的人生游戏里,强蚁与蜜糖本无实质分别。
当你以为自己是一只攻城掠地、无往不胜的强蚁时,在对方的眼里,你不过就是一块蜜汁四溢的糖果而已。
当你以为胜券在握,志在必得的紧要关头,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终难逃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忽然想起《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命运与伊佐子可谓殊途同归。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文学莫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