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傲岸于高古之中(图)
2014-07-11 07:14 大江网-江西日报
王德敏
明末清初,动荡不安的社会造就了一大批抑塞不安的文人墨客。他们或隐居山林,或啸傲云烟,皆寄情于书画。这些人中,八大山人以其卓绝出群的才华为世人所关注。他的书法初学董其昌,后参黄山谷及晋代钟(钟繇)、王(王羲之、王献之)等,盛年以后融篆书笔意于行草,更以“书法兼之画法”,于是戛戛独造、直抒性灵,形成其深厚圆转、纵横奇伟、大巧若拙的个人书风。
也许是出于对晋人散淡闲适、人与自然无比亲和生命状态的向往,他在70岁左右多次书写过《临河序》。这幅《临河序》(见图),共118字,为朱耷71岁时所书,笔意圆浑遒劲,寓傲岸于高古之中,深得陆机《平复帖》之遗韵,为其晚年之精品。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用笔线条的特色。把篆隶中的中锋运笔融合在一起,一任自然,独以神往,少有迟涩之势,线条爽劲明快,即使转折处也是如此。用墨不求浓黑,虽有燥润对比,但基本上趋于平淡,由此而产生的线条婉转流畅、简练浑朴,极具张力,显得气象浑穆、恬淡空灵、意境高远,把《平复帖》的简练跌宕、黄山谷的奇倔洒脱推向了更纯净、更酣畅的高度。
其二,极其夸张的结构与章法。此作结字或行或草,或欹或正,在艺术表现上偏好异体字,如“崇”、“激”、“悲”等字,改变了字的内部架构,放胆去夸张字的部位。在结构处理上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造险,实外虚内,虚实之间相生相发;二是夸张字的内部空间,虚处无笔,无笔处又有笔,就像走围棋要留的“活眼”,所谓计白当黑、举重若轻。“年”、“带”、“何”、“修”等字的处理,险绝处如大厦将倾,却无一字散乱失态,出人意料又合情理,使通篇作品左右欹侧,气脉不断,浑然一体,形成了动静相宜的艺术效果。在章法上,字与字之间以每行的中轴线为标准,较少作大幅度的移位,单个字的推进主要依字形大小、字形疏密生发出自在的起伏,行与行之间前面开朗,后面紧凑,匠心独运。
《临河序》以含蓄蕴藉、奇伟简淡的艺术效果为世人所重。它的魅力如古木葱郁长盛不衰,给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艺术创新的诸多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