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用时五个多小时,终于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认真读完,不得不说,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看这本书,似乎是在照镜子,青年的问题于我而言,即是真实的写照。读研之后,发觉自己很少对外交流,却活的更累了,自以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成熟,但其实,却在慢慢陷入自我的沼泽中。这本书像是突然把我从泥潭里拉出来,开始明白自己深处危险的境地,也意识到是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从小,我就被认为是乖孩子,几乎不与父母争执,顺从的走着他们部署好的路。小学初中一直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但自从读了高中,叛逆加厌学,慢慢的滑出了前100名,前200名,以至于最后成了理科火箭班里为数不多不过一本线的人,读了省内二本师范的冷门专业。其实高中的我一直是不自信的,突然没有了光环,又倍感压力,那段时间过的很压抑。至今还记得关上房门坐在地上忍不住的哭,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上了大学,找回了曾经属于自己的光芒,积极参加活动,活跃在老师面前,最终还意外的保研了。我以为从那时起,我几乎就要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但,并没有。
一直以来我的人生还算顺利,没有受过苦,没有遭过累,想要的东西仿佛伸伸手,踮踮脚就能够到了。等我来到了北京,看到更多优秀的人,我才明白,自己才刚刚上路,甚至看不到终点的影子。我又恢复到了那个把自己藏起来,不敢展示自己的样子,习惯看着别人发光发热,不断以佛系的理由逃避各种困难和挑战。我没了追求,只图能顺利毕业,打着活在当下热爱生活的名义,心安理得的浪费时间,做个咸鱼,经常拖延以至于死线蹦迪。看到这本书,突然像开窍了一样,原来,活在当下,并不是我这样。
我的故事就讲完了,那我们来说说这本书吧。这本书的核心是阿德勒心理学,他并没有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名气,但却有着不平凡的观点。首先震撼到我的就是目的论。弗洛伊德崇尚原因论,简单来说就是你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构成了现在的你,如一个犯人之所以做出可恶之事可能来源于家庭和社会的亏欠。但阿德勒却认为原因论只不过是人们为自己开解而编造出的谎言,真正决定你人生的是目的论,也就是你可以自己选择看待事物的方式。带着想要犯罪的目的,才给自己冠以缺少关爱的原因。那些童年经历惨淡的人可以成为报复社会的罪人,也可成为顽强努力的人上人。不执着于过去,不给自己开脱的机会,你可以决定看问题的角度,也能决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个观点是,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对这点确实感同身受,我们从小就被父母拿来跟别的孩子比较,虽说这曾是我们最讨厌的方式,但长此以往,竞争似乎已刻在我们的心里。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获得优越感,或比他人糟糕时获得自卑感,就容易被蒙蔽双眼,看不清未来的路。但是,当我们把每个人都当做伙伴,而不是当作竞争者时,事情就变得简单。想要做到如此便要学会课题分离,管理好自己的课题,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当人际关系变得简单,幸福便来的简单。
第三个观点依旧抨击了我一直以来的世界观,我自诩有一些优点就是经常自我反思,也像大部分人一样给自己立flag,好像有了清晰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会更快到达目的地。书中却告诉我们,不要制定目标,假设目标为登山,那么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登上顶峰的那一刻,直到那时人生才有意义。但事实却是,越看重目标,就越容易忽视现在,倘若最终没有到达山顶,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便功亏一篑,成为无效劳动。就好像我的目标是发一篇论文,哪怕我之前做了很多的努力,也没有顺利发表,那么我所有的努力将变成废纸,毫无价值?并且只要发文章这个任务一天没完成,我就始终处于准备阶段的焦虑中。但如果没有那么远大的目标呢?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每天读文献,做积累,写文章,只要当下是有收获的,总能作用于以后的人生。这就是活在当下的重要性。我的拖延症也大多源于此,我总是幻想着,这个任务要是能赶紧结束就好了,我就不用这么累了。但其实,我并没有付出多少的努力,每天的担忧和焦虑为自己营造一种努力的假象,让自我身心俱疲。把当下的每一天都当作平凡美好的一天,完成手边的事,积极的享受现在,人生会更加幸福和顺畅。
故事中还提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做到如此便能丢掉烦恼,掌控快乐的一生。同时,要敢于接受自己是个平凡的人,这并不代表说接受自己的碌碌无为、浪费时间。平凡是一个没有标准、毫无意义的定义,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既“平凡”又“不平凡”的活着,所以,阿德勒所说的“甘于平凡”我认为就是清楚地理解平凡的虚无,不再去考虑平凡或不平凡,用心去追求确定、实在的人生幸福。
希望从今往后的自己,活在当下,追求炙热,简单纯粹,享受生活。愿每个人都活出自我,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