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自己跟自己的对话,请勿对号入座」
暑假给孩子们开读书会的课,因此有了另一个在暑假进行教育观察的机会。
上周日的那场读书会的主题是“复述”,说好了每个孩子自主看完文章,逐个上台复述给大家。于是,练习结束后,第一个上台,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到第五个该上台时状况发生了。
第五个孩子说什么也不上台,我在劝说无效之下,只能妥协“好吧,也许你还没准备好,那你就先不上台。”说完这句话,我的目光移动到第六个孩子身上。我相信她会上台,因为刚才她很认真的看文章还做笔记。但是没想到我得到的回答是“我也没准备好…”
也许你会觉得,不至于后面的孩子也都“没准备好吧”?但真的就是这样。而后面那几个,几乎也都是在练习时间认真准备的…
这个小插曲让我一路想到今天,平时的课堂其实也遇过这样的情况,难免有时候的提问,有些学生被叫起来回答却答不出来或者不想上台,我一般就是让这样的同学重新坐下,然后寻找能答能上台的。只是平时的情况没有今天这般集中。
现在想来,“有问却可以不用答”也许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学生的思维受课堂文化影响程度很大,而课堂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试想,“有问却可以不用答”,这给学生的是什么样的暗示呢?是“遇到你不会或者不想做的,你可以放弃”。
可是,我们不是应该告诉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尝试”吗?
所有,也许我不应该给学生“有问可以不用答”的暗示,而应该是“许老师的课堂有问必答”。这是我从上述插曲中学到的。我想,这不是不可能做到。
可能你会说,“万一学生是真的不会回答”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对对对,这么说也对。可是,注意,我说的是,我要追求的是“有问必答”,而不是“有问必正确回答”。也就是是,即使答错或者重复老师告诉他的正确答案也没关系。
我们来模拟一个师生问答的情境。
高一经济生活新课上,老师问小明。
老师:小明,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有什么关系?
小明:不知道。
老师:(转头问旁边的学霸小花)小花,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有什么关系?
小花: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
老师:(回头看小明)小明,现在你知道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什么关系了吗?
小明:知道。
老师:好,请你复述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小明: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
学生应该知道一件事情:无论他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无论他们是否有能力解决,他们都有责任积极想办法解决。
回到开头说的小插曲,也许我不应该说“好吧,也许你还没准备好,那你就先不上台”。也许——请另一个准备得更充分的孩子上台展示后再请第五个孩子直接按照第六个孩子的回答复述——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