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会不经意的给别人贴上标签,其中最随意、最不责任的莫过于“好与坏”了。
我们通常将顺从自己心意的、符合自我标准的称之为“好”。将忤逆自己的、感受到有威胁性的称之为“坏”。我之所以说这两个字大多数人用的草率,是因为我们判断一个人时,最初的第一印象并不深刻,使我们无法进一步去描绘完整的一个人格时,我们就会武断;或者我们从别人那里道听途说的支言片语使我们蒙蔽盲从;再或者,积年累月的相处,彼此间的摩擦,生成的罅隙越来越大,在视网膜效应的作用下,对方的缺点被无限放大,你心中已经给对方贴上了十恶不赦的“坏”标签。这些时候,我们总会下意识的去声讨,别人怎么怎么样,别人有多么多么的令人憎恶,好像在我们口中,我们是世界上最无辜最单纯的圣母,别人都是长着血盆大口面目狰狞、心肠歹毒的怪物一样。其实这时候的我们已经走进了自己铺设的误区。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一如你弃如蔽履的,未必别人不会视若珍宝。在控诉别人的不是前,我们更应该反思自我的错误。
我认识一个姑娘,和她接触了有小半年的时间,她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冷淡、孤僻、交际障碍、不近人情的。”偶尔见到,和她打声招呼,她都不理不睬的,渐渐的我对她也就敬而远之了。直到有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她的看法发生了转变。那是一个阴雨天,老师叫我去挺远的地方拿一份材料,但是我既没有伞也没有车,走过去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于是,抱着侥幸的态度,给她拨了个电话,表明用意后,她很爽快的就答应了,然后很快的把文件送了过来。这件事使我颇受触动,虽然最难揣测的是人心,但是于细微处,我们也许可以读懂一个人。后来我对她逐渐留心,她的冷淡,也许只是她自我保护的方式,也许是我们的沟通方式,一个过于外向一个过于内敛。办事上,觉得她不近人情,这也体现了她工作态度的严谨认真,直到现在,我觉得她还是个不错的人,这可是与我最初给她下的定义,相差甚是悬殊啊。其实,换个角度看人看事,你的心胸与视野,也会有很大的转变。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一起打坐。?
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打坐的时候象什么?”?
佛印看了苏东坡一眼说:“我看你象一尊佛”?
苏东坡看佛印穿着黄色的袈裟,就忍不住说了一句:“我看你打坐的时候象一坨狗屎!”?
回家后,苏东坡兴致勃勃的和苏小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这次你可是输了,自己是佛,看人是佛;自己是#,看人也是#。”
物由心生,道由心悟。所以不要再用“好与坏”去给别人随便的随便的下定义、贴标签了。
少一分对别人的苛责,多一分对自我的反省。推己及人,宽容待人。别总对生活对周围充满不满与抱怨,你眼中的别人,何尝又不是别人眼中的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