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阿兰·波德顿的《旅行的艺术》。
这位英伦才子,以其独特的视角,赋予了“旅行”不一样的意义。
一个个充满警世意味的哲思小品,没有花式的喧嚣,使它轻易地就从琳琅满目的游记和攻略中脱颖而出。
看完之后,会让人不禁感叹——原来我们之前经历的那些,并不叫旅行。
【出发的理由】
驱使我们出发的诱因有很多——
一篇游记,一段宣传片,某部电影里的一个场景,或者,仅仅只是一张画报上的照片。
有人为了逃离现状,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无论哪种理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欲望,鞭笞着我们出发!
出发!出发!去探寻那未知的世界。
【途中】
不管我们出发的原因和想实现的目的是什么,一定都是带着对目的地的美好想象而踏上旅程的。
可是,那或许并不是目的地的真实模样。
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我们所得知的关于目的地的信息,其实都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它们被艺术地加工过,留下了最美的瞬间,而这瞬间又会被我们的期待美化成完美的模样。
于是我们出发了,上路了,抵达了,却发现,原来它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
阿兰觉得,如若这般,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
不愿再出门或许偏激了,但是,在旅途中,如若不能全身心投入,不能融入所到之处,是无法享受旅行的。
其实所谓“旅行”,“旅”是目的,“行”是过程。
在去往目的地途中的经历,其实都是旅行的一环。
我们往往太过于关注终点,而忽视了途中的风景。
冷气十足的机场、人声鼎沸的车站、快速行进的火车、街角的咖啡馆、舒适的旅馆的床……它们共同构建了我们旅途的风景。
从出发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途中。
【到此一游的证明】
今年的花季催生出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赏花。
花季到来,全国各地的赏花胜地开始遭受蝗虫过境般的洗礼。
甚至国门也不能阻止这群“爱花”人士辣手摧花的步伐。
为了能和美丽的花合影,游客上演了全武行——踩、摘、扯、摇、踹、爬……无所不用其极。
在享受旅行的人眼中,中国人对“到此一游”的执念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于是日媒送了我们这个“雅号”——中国式花見。
——对于日本人来说,赏花是在浪漫的樱花树下,喝着小酒,品着美食,和亲朋好友或爱人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
这个讽刺性的称号,确实暴露了中国的旅游现状。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行已经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遍地开花的旅行社将大批大批地游客拉到了景区,一大帮人挤在某个标志性的景点前,傻笑着摆出剪刀手留下到此一游的倩影,然后被导游驱赶着,匆匆忙忙地赶到下一个景点……
其实,这只是旅游,不是旅行。
我们以为,将风景收入我们的镜头中,定格在菲林里,我们便拥有了这些美,其实不然。
摄影设备的普及让美景的采撷变得更加便利,随手拍的快捷反倒使我们不能用心去体验。
照片里风景都是雷同的,但是我们对风景的感悟却可以不同。
通过更深地感悟,将这片风光打上你独一无二的标签,才是真正的“到此一游”。
想要留住途中的风景,除了摄像,我们应该用更高级地手段去感悟“美“。
在这本书中,阿兰为我们讲述了约翰·罗斯金(英国作家、评论家和艺术家)关于美的观点——
由于他对美和拥有美的兴趣,罗斯金得出了五条结论:首先,……第四,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地拥有美,那就是通过理解美,并通过使我们敏感于那些促成美的因素(心理上的和视觉上的)而达到对美的拥有。最后,追求这种敏锐理解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尝试通过艺术,通过书写或绘画来描述美丽的地方,而不考虑我们是否具有这样的才华。
其实,不一定只有艺术的手段能实现,所有经过你思想加工的成品,都可以留住“美”——
用心编写的游记和攻略。
整理拍摄的视频并剪接成片。
绘声绘色地为别人讲述途中的故事。
……
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加工,去真正拥有这片风景。
【我的旅行】
坚持感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坚持的事。
由于出差或公司活动,最近两年,我也频繁地到了很多地方。
然而,基本都是步履匆匆。
所有对旅行的感悟最终只停留在——选几张好看的照片po到微博或朋友圈,并配上一两句简单的不走心的文字说明。
罗斯金认为,假若我们只想旋风式地造访一个遥远的地方,就难以从这个旅途得到快乐,正如如果我们行色匆匆,就无法注意到垂在篮边的欧芹这样的细节。
其实仔细想想,旅途中有诸多感悟,却没有抽出时间来整理,着实对不起到访过的这些美好。
旅行的最终奥秘——慢下来,去体验当地的风情,去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用我所在行业的话语来形容,旅行应该实现从初级观光到深度度假的升级。
我愿从今往后,用心地感受每一段旅程。
慢慢地体验旅行的意义。
并期待,新的出发与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