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疫情防控跌宕起伏。除了上班和下班,活动轨迹逐渐进入单摆状态,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早出晚归,挤出时间阅读莫言获诺奖十年之后的首部作品集《晚熟的人》。本性善良的人总是晚熟,此言不谬也。
对于苦难的描摹,从来都是莫言小说的主题之一,如《生死疲劳》《檀香刑》等,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触角同样在苦难方面深入挖掘,并辅助以作者惯用的纪实,将苦难对人的蹂躏描写得淋漓尽致。
《火把与口哨》是一篇将苦难推到极致的小说。文中的三婶顾双红出身于烛火世家,因成分问题嫁给了工作、相貌都不相配的三叔,结果成家后,丈夫死于矿难,三婶去要赔偿时矿上管理人员的丑恶嘴脸令苦情更苦;儿子被狼吃掉,女儿因被家人误会喝农药自杀,三婶的苦难被推到极致。
之后,她在多难的命运面前,制定自己的复仇计划,在杀死一窝狼之后,决绝地死去。小说最后拖着一个光明的尾巴,就是狼洞被辟为旅游景点,村里人想为三婶立护子娘娘庙,使小说的象征意蕴更为深刻。想想吧,现在类似主人翁的现象还有多少,不同的是,现实中的主人翁大多选择屈服命运,而小说中的主人翁选择挑战命运,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记得莫言的获奖感言的题目就是《讲故事的人》。在这本书中,魔幻笔法已经渐渐淡去,作家本人不时走进作品,使小说更具现实主义的味道,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冷眼静观。
1989年初冬我在一个文学培训班里学习。有一天傍晩我去培训班旁边的招待所看一位老乡。我那几天有点儿感冒气短腿软一步步地艰难上挪。突然有一个戴着口罩、墨镜身穿灰色风衣的高个男人像幽灵一样从楼梯上轻捷无声地简直是滑了下来。我急忙避闪一旁那人从我身边一闪而过。我突然感觉到这人的身影好生熟悉但又一时想不起是谁。
《平安经》你不陌生吧,不妨读读这段:“大馒头大馒头,洁白的大馒头,芬芳的大馒头,用老面引子发起来的大馒头,家乡土地生长出来的大馒头,俄罗斯总统一次吃两个的大馒头,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的大馒头,凝结着爱情的大馒头,象征着纯洁的大馒头,形状像十二斤重的西瓜拦腰切开的大馒头,远离家乡的游子啊,一见馒头泪双流......”
选段出自小说《诗人金希普》,首先主角的名字,讽刺意味十足。俄国诗人普希金,家喻户晓。而中国诗人金希普,自认为应该众人皆知。这首和《平安经》同样滑稽的“诗”,出自金希普,一个自以为是的“诗人”,豪言壮语道:有人要我修改我的诗歌,我说,闪电是不能修改的!他善于自夸,却不自知,我们看他是如何吹嘘的:今年一年,我在全国一百所大学做了巡回演讲,出版了五本诗集,并举办了三场诗歌朗诵会。我要掀起一个诗歌复兴高潮,让中国的诗歌走向世界。
选读《等待摩西》
一个人只要能对自己违背常理的行为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别人还真不好说什么,更何况是借着上帝的名义。由此我也想到马秀美之所以能够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坚持到最后,是不是也是因为她的信仰?尽管她的文化水平很低,无法自己阅读《圣经》,但对教义的理解有时候并不需要借助文字,有很多心灵感应的东西是很难用常理解释的。我听我的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外甥说,东北乡所有的教徒中没有比马秀美更虔诚的了。每次做礼拜她都热泪横流失声痛哭。她跪在耶稣基督画像前,往胸口画着十字嘴唇翕动着嘴里念叨着:主啊保佑他吧保佑这个迷途的羔羊吧……而我这个外甥每次对我说起马秀美的虔诚时,也是眼含着热泪。
我站在她家院子里看着这个虔诚的教徒、忠诚的女人掀开门口悬挂的花花绿绿的塑料挡蝇绳闪身进了屋。我看到院子里影壁墙后那一丛翠竹枝繁叶茂我看到压水井旁那棵石榴树上硕果累累我看到房檐下燕子窝里有燕子飞进飞出我看到湛蓝的天上有白云飘过……一切都很正常只有我不正常。于是我转身走出了摩西的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