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李氏家族命运的不堪源于李广后人投降匈奴一案。
李陵降匈奴一案,提起笔,五味杂陈,却不知道如何落笔。
据史料记载,李陵确实是投降了匈奴,且与匈奴的王庭女子结为姻亲,老死在匈奴,这是定性了的结论和事实,如这样的逻辑,李本人的家族在大汉遭受的待遇(被夷其三族),一点也不冤。
个人荣华建立在国家战败基础之上,这是上不得台面儿的事儿,是一份不打折扣的耻辱。
不过舍身处地按照时间先后发生的事件推理一番,又有很多难以割舍的情节。
就李陵本人来讲,他也是名将,且是李广的后人,有很强的光环效应。
自然就承载了很多国人上下的期许,壮士许国,还了他爷爷的愿,封个侯也说不定。
无奈,他比他爷爷更点背,在一次汉与匈奴的重大战役中,李陵被匈奴包抄了。
孤军奋战,指望汉军(路博德带领的大军)来接应,但路心眼儿没跟他使在一块,李陵本人又有没有他爷爷与万军之中脱险的本领,无奈之中,只能苟延残喘投降了。
在投降的那一刹那,他也想到辜负大汉的信任,毕竟投降匈奴是一件耻辱的事。
不过人在生死面前,求生心切,他顾不了那么多了,这是本能的反应。
他也有可能投降后假效力匈奴,当个间谍之类的,为反扑做准备,充功于汉,戴罪立功。算盘再好,然还是打得不对,投降匈奴,本已蒙辱,以大过反求大功。
然自古以来,军国大事得失,岂有个人关键时刻的锱铢必较一说,毕竟,李陵还是天真了点儿。
果不其然,武帝听闻李陵投降一事,以他一贯以来的雷霆手段,容不得这等败坏国家颜面的行为,无论何种原因。
再加上路等人的察言警觉,言辞倾向便很明显。武帝以政治影响和国家形象计,再加上他本人的秉性,自然而然,李陵便无翻身的可能了。
至于到后来,武帝了解到真实的情形,确信李陵当时的无人救援处境,心头不由泛起一丝悔意(上悔陵无救),然又能怎么样呢?
皇家颜面大于一切,李氏家族命运,在那一刻便已注定。
当时正在处理这件棘手的案件的关键时刻,司马迁站了出来,以大无畏的精神,凭着他对李氏家族的了解,对祖孙几代人一贯以来效命疆场、作战的忠勇家风,当庭为李陵辩护。
司马迁虽说站在了史家的立场,但毕竟是个人观点,仗义执言的结果,只能是一出旷世悲剧。
李家连同司马迁本人遭受的待遇,人们后来都知道了,不忍直视,惨不忍睹。
至于李陵本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投降后心思又作何判断,苏武牧羊一节,李陵去北海看望苏武的对话情结,也给了后人们一时难以言表的想象空间。
其中,到底是朝廷先灭了李氏家族三代后,李娶了匈奴女,做了匈奴的官;还是李本人先娶匈奴女、做匈奴的官,朝廷后灭了李氏家族三代。
笔者其实更倾向于后者,只是主观判断、情感倾向而已。
只能说大汉王朝,李广点儿背,李陵的故事更辛酸。阴差阳错,时空错位,往往形成了历史本来面目。
笔者以为李陵投降匈奴一案,是历史上一桩公案,也是一桩众说纷纭的悬案。不过这正是历史往事的内涵。
往事虽已过去,但其中不乏人性的幽暗与光辉,既有峭拔怒张的战争杀伐,更有雷霆万钧的政治肃杀,在那一摞一摞厚重的千年往事记录中,始终有那么幽幽发光的几页,让后人或深思高举,或仰天呼啸,或壮怀激烈,或扼腕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