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与判断

    本书的对象是希望了解决策与判断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的非专业人士。它着重是实验结果而不是心理学理论,是出人意料的结论而不是猜想,是对研究的描述而不是数学公式。一句话,这本书是想要大家高兴而且思考,同时也是为了传播和普及心理学的知识。

    本书共分6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介绍决策与判断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觉、记忆、情境和提问方式。

    第三和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决策的经典模式,并与最近有关判断偏差的新模式做对比。

    第五部分探讨由团体做出的判断和关于团体的判断。

    第六部分讨论决策与判断的一些常见的陷阱。第一章都设计成能够单独成立的专题,所以读者可以自由地跳跃不同的章节或随意地安排阅读顺序。

本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第1章之前的读者调查,这个调查的问题是根据以后章节中涉及的研究问题改编和复制而成的。

斯科特·普劳斯(Scott Plous)是韦斯利安的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以“最高荣誉”从明尼苏达大学毕业,并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他还在斯坦福做了两年的政治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并有伊利诺伊大学做了两年的访问学者。


    读书理由:本领域的精品之作,很多类似的理论和案例都可在本书找到原型。对于有志于改善决策与判断力的人,本书不能错过。

    读完本书,总体感受就是做重大决策时,要深入分析影响问题的核心,选A,A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选A的选项有哪些,哪些因素可以影响

非A,套用书中总结话语:多数行之有效的去偏差技巧都考虑到了看待问题时使用不同的视角。

    (1美元拍卖游戏:博弈论学家马丁舒比克(Martin Shubik)设计了一种经济学家玩的陷阱派对游戏,名为“1美元拍卖”。游戏参与者对一张1美元的钞票进行拍卖,在每次叫价中加价1美分。出价最高者照例得到这1美元。但不同的是,出价最高者和出价次高者都要支付叫价。

起初叫价可能很低,但很快就会接近1美元。最高叫价会迅速达到99美分,第二名达到98美分。此时第二名如果叫价1美元是有利的。这样他不会从交易 中获益,但总比损失98美分要好。到此拍卖会出现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竞价没有理由在1美元停止。新的第二名会损失99美分。但如果1.01美元的叫价能 够成功,他就可以把损失降低到1美分。

第二名总是会再次加价。于是拍卖可能会一直持续到参与者把钱花光。游戏一定会结束,但从来不会有什 么好结果。据说,有人在舒比克博弈中为了赢得1美 元而支付了200美元。这可是竞争现存最昂贵的1美元钞票——要不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那幅200张1美元的画作卖出了4300万美元的话。

你可以决定不参加这样一场拍卖。或许,但如果所有人都如此明智,唾手可 得的1美元诱惑就一直在那儿。舒比克设计这个矛盾游戏,是想说明有些问题博弈论无法提供解决方案。现在你可能已经下定决心不同经济学家来往了——假如你还 没有做过这个决定的话。这就是正确答案。避开类似这种博弈的情况。

然而,这并不容易。舒比克博弈的精髓在于,花小钱来避免更大的损失看上去 总是值得的)

    细分章节:

第一部分 知觉、记忆和情境

    第一章 选择性知觉

    “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再看见。”

    ——沃尔特·李普曼

    知觉会受人的预期和动机的影响。

    案例:

    扑克牌“黑桃三”。

    大学球队比赛球迷对各队犯规的判断(都认为自己主队犯规较少)

    党派人士的敌意媒体效应(都认为媒体更偏向其他党派,自己党派则受到了不公的待遇)

    第二章 认知不协调

    人会努力消除认知不协调的状态,保持自己行为和态度的一致。

    阿伦森的一段话:

    1.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形成对某个事物的积极态度,那么就引导他,使他致力于得到这个事物。2.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对某种错误行为的道德判断变得温和一些,那么就引诱他做出这种行为。相反,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对某种错误行为的道德判断更加强硬,那么就引诱他,但不足以使他做出这一行为。

    案例:

    犹太裁缝巧计免骚扰。

    投票后选民对自己的支持对象更有信心。

    第三章 记忆和事后聪明式偏差

    记忆并不是在我们过去经历发生的时候被我们存进记忆库中的拷贝。相反,记忆是在我们提取它的时候才建立起来的。在发生重建的这一瞬间,我们所用到的重建材料也就是那些填补缺失细节的逻辑推断、与原始记忆混合在一起的关联记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信息。

    事后聪明式偏差是这样一种倾向,它将已经发生的事情视为相对不可避免和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忽略了自己的判断实际上已经受到已知结果的影响。如果你希望减少事后聪明式偏差,那么你应该仔细考虑,过去的事件在什么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案例:

    回忆一件你经历过的快乐的事,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如果在那个记忆画面中你看到了自己,说明你的记忆是重构的。因为在你的真实经历中,肯定是无法看到自己的(除非场景中有一面镜子)。

    让实验者观看一场车祸的录像,在询问实验者对该录像的记忆时,问题中不同的暗示会导致实验者不同的记忆。

    调查实验者对同一政治事件在发生前后的概率预测。

    第四章 情境依赖性

    人并不是孤立地去感知和记忆某个事件,而是根据他们过去的经验和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去理解和解释新信息。情境依赖性主要有四种表现方式:对比效应、初始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

    对比效应

    当对比的刺激物彼此相似时,对比效应才存在。典型的例子是艾宾浩斯错觉。

    初始效应

    一系列对某个人的评语,当积极的评语排在前面时,人们阅读后对这个人的评价会更好。

    近因效应

    在一系列评价因素中,最后看到的评价因素对我们的影响最大。

    显然,初始效应和近因效应存在冲突。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初始效应、什么情况又出现近因效应呢?答案是当各评价因素之间的间隔时间短时,初始效应会起作用;而当间隔时间足够长时,则近因效应起作用。

    案例:

    斯蒂芬·霍克的实验。对某个事件,让人们先列出有利的原因,再列出不利的原因。当原因连续列出时,会出现很强的初始效应;当列出有利原因和不利原因之间有三分钟的间隔时,就会出现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人们对某事物一方面的判断,会影响对其他方面的判断。

    案例:

    相貌有吸引力的人,在其他方面往往也会获得别人更高的评价。

第二部分 问题如何影响答案

    措辞效应

    问题的措辞会影响回答。

    案例:

    选项A:100%的概率输掉5元钱。

    选项B:0.1%的概率输掉5000元。

    结果实验中,2/5的人选择A。

    当把选项换一种说法:

    选项A:交5元钱保险费。

    选项B:不交保险费,有0.1%的概率承受5000元的损失。

    此时会有2/3的人选择A。

    顺序效应

    当问题之间互相有关联时,问题的顺序可能会影响最后的答案。因为答题者想让自己在各道题中的态度保持一致。

    案例:

    在霍华德·舒曼《态度调查中的问题与答案》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实验。

    问题1.你认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比如前苏联,是否应该允许美国的新闻记者进入其境内采访?

    问题2.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允许其他共产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入境采访?

    当先问问题1再问问题2时,82%的实验对象(他们是美国人)对问题1作肯定回答,75%的实验对象对问题2作肯定回答。但如果是先问问题2再问问题1,则只有55%的人对问题2作肯定回答,而答题者为了保持一致,当最后回答问题1时,就只有64%的人认为应该允许美国记者自由进入共产主义国家。

    虚假意见

    作调查时,回答者对某个问题一无所知,但还是选了答案。此时这些回答者就该问题表达的意见,就是虚假意见。

     要想过滤虚假意见,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在回答选项中设置“不知道”选项。

    令人困惑的态度矛盾

    人们对某一原则所持有的抽象态度往往与人们对这一原则的具体运用所持的态度无关。

    案例:

    1930年时,一个美国社会学家与一对中国夫妇结伴周游美国时,尽管当时存在严重的反华倾向,但在那些接待过他们的251个地方中,只有1个地方存在对中国夫妇的种族歧视。旅游结束的6个月后,社会学家向那些接待过这对中国夫妇的餐馆、咖啡厅、旅馆的业主寄去了一份问卷调查,询问他们是否会接待中国人。结果118份问卷表示不会接待,9份表示示情况而定,只有1份表示会接待。

    第六章 问题的措辞和框架的影响

    问题中的备选答案会导致答题者更多地选择该备选答案。

    案例:

    当询问“近代世界上发生过的最重大的事件是什么”时,只有2%的人提到了计算机的发明。但当计算机作为一个答案选项出现时,有30%的人都选择了这个答案。

    措辞的微妙变化也会对被调查者的回答产生显著影响。

    案例:

    鲁格(1941)曾对不同的调查对象分别询问了以下两个问题之一:

    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允许公开发表反民主的演说?

    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禁止公开发表反民主的演说?

    面对第一个问题时,62%的人认为不应该允许。按理说不应该允许,那就是支持禁止了吧,结果面对第二个问题时,却只有46%的人表示支持禁止。这个实验曾重复做过多次,每次都得到类似的结论:相比起“禁止”而言,人们更喜欢“不允许”。(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理解是,允许和不允许,更多时候是针对还没有做的事,而禁止和不禁止,则往往用在已经做了的事上面。所以禁止有一种暗含的意味,即限制人们已经有的自由;而允许的意味则是,赋予人们一项还没有的权利。所以,“不允许”,代表着“不赋予权利”,“禁止”,代表着“限制自由”,两相比较,人们就会更喜欢“不允许”这样的措辞。)

    卡尼曼的框架理论

    当问题从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提出来时,会得到不同的回答。(人们在收益框架下风险厌恶,在损失框架下风险偏好

    当问题从不同的心理账户提出来时,会得到不同的回答。

    案例:

    救人还是死人的选择

    丢票后买票的选择

第三部分 决策模型

    第七章 期望效用理论

    为了解决“圣彼得堡悖论”,丹尼尔·伯努利提出了效用理论。

    在此基础上,冯·诺依曼于1947年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的期望是建立在客观概率上的,但人们在决策时,往往只有主观概率。于是萨维奇于1954年提出了主观期望效用理论。

    第八章 理性决策的悖论

    阿莱悖论

    埃尔斯伯格悖论

    投票顺序会影响投票结果

    第九章 描述性决策模型

    满意

    赫伯特·西蒙于1956年提出了替代期望效用理论的模型。西蒙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追求的是“满意”而并非最优。

    前景理论

    卡尼曼于1979年提出“前景理论”,在该理论中,“价值”概念替代了“效用”概念。效用通常是从净财富的角度去定义(没有负效用),而价值则是从收益与损失方面去定义(有负价值)。卡尼曼指出,损失的价值函数比收益的价值函数更陡峭。意味着人们在收益状态下是风险厌恶,在损失状态下是风险偏好。

    确定效应

    确定效应意味着,把概率从10%降到0%,与把概率从20%降到10%相比,虽然降幅相同,但人们更看重前者。

    案例:

    与从4颗子弹中拿走一颗的情况相比,大多数人愿意出更多的钱拿走俄式轮盘赌中唯一的一颗子弹。虽然两种情况下被击中的概率都等量减少了,但人们仍感到0颗子弹与1颗子弹的差异,比3颗子弹与4颗子弹的差异要重要得多。

第四部分 直觉与偏差

    第10章 代表性直觉

    代表性直觉是指,当某个陈述更详细生动、富含细节时,人们会更容易相信这个陈述。因为这个陈述因生动而显得更有代表性。比如,“被告由于害怕被起诉谋杀而离开犯罪现场”就显得比“被告离开犯罪现场”更有说服力。虽然从概率上讲,人们更应该相信后一个陈述,因为其发生概率更大。(我觉得人们之所以倾向相信富含细节的陈述,是因为在人们印象中,谎言往往干巴巴的,缺乏细节)

    除了过高估计生动陈述的发生可能性外,代表性直觉还有另一个结果,即人们认为从总体中抽取的随机样本相互之间是类似的,与总体之间的接近程度比实际的统计抽样理论所预测的要高得多。

    有一个有力的事例能证明这点:当要求人们写下一个随机的投掷硬币的数列时,人们写下的答案中的转换次数要比实际的转换次数更高,理论上讲,这个数列中两个相邻字母不同的概率应为0.5,但人们的答案中,这个概率往往在0.7以上。这是因为人们压根不愿写下一串很长的相同字母,人们往往凭直觉认为这样的连续相同字母是反随机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偏差呢?考虑这样的一个问题:

    某年级学生的IQ平均数是100.你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其中,第一名学生的IQ为150.问你认为这50人的IQ平均数是多少?

    答案应为(150+100×49)/50=101,如果你给出的答案是100,就表明你可能假定这后面的49名学生中会出现一两个低分把这个150的高分“平衡”掉,但这不是事实,偶然事件并不具有自我修正的功能。(当然,除非这50名学生占了学生总数的大部分,此时答100或许是合理的。)

    正因为人们总期望随机事件有记忆性,会自我修正,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赌徒谬论”,即连续3次抛硬币(该硬币没有偏差)都出正面时,赌徒就感觉下一次出反面的机率大。显然,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既然硬币是没有偏差的,那每一次抛硬币出正反两面的机率都是一样大。并不因以前抛硬币的历史而有什么不同。

    专家研究发现,篮球比赛中的“手热现象”,同样是代表性直觉导致的偏差。(这个有争议)

    除此之外,人们还存在一种忽视回归性的倾向。比如这样的言论:”我再也不表扬我的学生了。每次对成绩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后,下一次考试该学生的成绩都下降了!“显然,这样的言论忽视了任何数据都有往其均值靠拢的趋势(这就是回归),较极端的数据后往往伴随着一些更加接近平均数的数据。所以当学生考出了一个很出色的成绩后,后面往往就会考一些不那么出色的成绩了。

    如何避免代表性直觉所造成的偏差呢?作者给出的建议是:

    1.不要被细节情境迷惑;

    2.注意基线值(即该事件发生的频率)

    3.记住偶然性并不具有自我修正的功能;

    4.不要错误地理解向平均数回归。(第4条和第3条容易混淆,可以这样理解:坏成绩后面不一定就跟着好成绩,但极端的坏成绩后面往往会跟着不那么坏的成绩。)

    第11章 易得性直觉

    易得性直觉是指,决策者“通常会根据一些容易想起来的事例来判断一种类别出现的频次或者事件发生的概率”

    比如,请判断在美国下面哪一种情况更容易导致人死亡?被飞机上掉下来的零件砸死还是被鲨鱼咬死?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被鲨鱼咬死的人更多。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被鲨鱼咬死是一副更生动的画面,它是更易得的。所以我们会不由地觉得它发生的频次更高。

    但事实上在美国,被飞机上掉下来的零件砸死的人数是被鲨鱼咬死的人数的30倍。

    虽然一般而言,我们会增加对易得事件的概率判断。但也有例外,即如果这件事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坏事的话,那么这件坏事越能激起我们的想象,我们就会越觉得这事情不会发生。

    第12章 概率和风险

    这章主要讲的是贝叶斯法则

    第13章 锚定与调整

    锚定就是初始基准会影响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对抗锚定效应带来的偏差,作者给出的建议是,针对原有的极端锚定值,确定一个反方向的相等的锚定值。

    第14章 对随机性的知觉

    正如在第10章中提到过的,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个随机序列中有更多的转变,因此如果一个结果连续出现几次,人们就会怀疑它不是随机的。这是人知觉随机性时的一种倾向。

    另外,如果让人写一串由0、1构成的随机序列,人总是倾向于在序列中加入过多的转换。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这种倾向可以被遏制,从而写出接近随机的序列。

    第15章 相关、因果关系与控制

    相关关系不一定意味着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也不一定就代表很强的相关关系。当原因只是结果的一个必要条件时,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就可能很弱,比如性交和怀孕。

    “控制错觉”是指,人们相信他们对于概率事件拥有比实际情况更多的控制。

    科学家做过关于控制感和健康的实验:他们以养老院中的两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其中一组,管理者告诉老人他们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像自己决定时间分配,自己决定房间的家具摆设。并且给每个老人一株植物,要求他们进行看护;而对于另一组老人,管理人员通知他们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将全权负责他们的生活,也给他们每人一株植物,但由工作人员来看护。

    结果三个星期以后,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中的老人与第二组相比,更加高兴和活跃。这一组中的93%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提高。与之相反的是,那一组由工作人员全权负责的老人中,有71%的人认为自己疲惫不堪。

    第16章 归因理论

    突出因素——也就是能够引起个体注意的因素——更容易引起因果归因。

    当我们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别人的个体特征(如性格、道德水平、能力)而忽视其身处的环境,当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刚好相反,因为我们自身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评价别人的行为时,别人的个体特征是突出因素;评价自己的行为时,行为时的情境则成为突出因素。所以我们倾向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情境归因,对别人的行为则进行个性归因

    比如,看到同事上班经常迟到时,我们就往往会想:”这人工作作风有点散漫啊。“而自己经常迟到时,就想:”没办法,路上太堵了。“

    除了行为人——观察者归因偏差外,还存在一种”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即我们解释事情的原因时,倾向于找一些不危害自身形象、不伤及自尊的理由。当然,这种倾向不一定是坏事,它客观上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心。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罹患抑郁症的人,就不具备这种“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给自己喜欢的人的行为进行归因,也会产生一种类似于“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即倾向于接受那些能美化喜欢的人的原因。总之,归因是蛮主观的。

    最后,作者给出了纠正归因偏差的三条建议:

    1.关注共同反应的信息。在一个相同情境中,如果绝大多数个体的行为都是类似的,这时做出个性因素的归因就是不合适的。

    2.反问自己如果身处相同的环境,自己将如何行为。

    3.寻找隐藏的因素。

第五部分 决策与判断中的社会性一面

    第17章 社会影响

    影响力一书说群体效应类似

    社会心理学家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个体的行为表现与独处的时候相比会有什么变化?1965年,罗伯特·扎伊翁茨的一个实验表明,对于那些简单、熟练的行为,人们在有旁观者在场时通常能做得更好;但对于那些复杂的、还没有掌握好的技能,人们在有他人在场时则会表现得没那么好。也就是说,他人的旁观对当事人的表现好坏会有一个“放大效应”。

    "社会懈怠“是指,当人们作为群体的一员做一件事情时,就不会像自己独立完成时那么努力。这主要是因为责任分散的缘故。

    社会比较理论指出,人有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的自然倾向,并且人往往更愿意与那些在相关方面与自己类似的人比较。

    人有从众的倾向,但少数派只要保持己方意见的一致、稳定,也会对其他多数人产生重要影响。

    “群体盲思”是指,当一个群体具有凝聚力且相对不受外界影响的时候,群体忠诚和从众压力会使群体成员保持一种盲目的一致。

    第18章 群体决策与判断

    群体也有类似于个人的归因偏差,即把群体的成功归因于群体的内部因素,而把群体的失败归因于群体的外部因素。

    另外,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具多样性,相似的,群体的成员也认为他们自己的成员比其他群体成员更具多样性。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经过讨论后更容易达成一致,且一致意见会较个人决定更加极端。比如戴维·迈尔斯在1970年的研究发现,对种族问题怀有偏见的学生互相讨论后,偏见变得更为强烈;而没有多少偏见的学生互相讨论后,偏见也更少了。

    另外,科学家也对群体的决策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群体通常比一般的个体表现好一些,尤其是在全体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的情况下;但群体中最好的成员往往比群体表现更好,所以有时由某人独裁是最优的,但前提是此人在该问题上是最好的决策者。另外,几个人独自使用头脑风暴法比群体会议更为有效。所以,领导鼓励成员独立思考,再分别征求各成员的意见,其决策效果往往好过开会讨论。

第六部分 常见陷阱

    第19章 过度自信

    大部分人都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有研究表明,桥牌高手、专业赌徒和天气预报员较少过度自信,心理学家认为原因在于由于职业的关系,他们的判断能迅速得到反馈,在经历了很多反馈后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力就有了个很好的评估,从而抑制了过度自信的倾向。

    研究还表明,人们对判断的自信和这个判断实际的准确度之间,并没有很高的相关性。也就是讲,那些对自己的证词非常自信的证人,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证词就十分可靠。

    作者最后给出了如何减少过度自信的建议,方法其实很简单,即在做出最后的判断前,“思考一下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你的判断出错”。

    第20章 自我实现的预言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当人对某事物做出一个预期后,会不由地根据这个预期而行动,结果自己的行动就无形中促进了这个预期的实现。另外,人会更重视那些加强自己已有观点的事例,而选择性地忽视那些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事例,这种已有印象的加强也有助于预言的自我实现。

    正因为预期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歌德于是说:“按照人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去对待他们,并且你要帮助他们变成他们能够成为的样子。”

    预言的自我实现,又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名词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在1968年的一项实验中,实验者随机挑出20%的小学生,向这些学生的教师指出,这些学生经过测试后天资很高,会在未来的学业中获得巨大发展。于是,在此后的8个月中,教师受预言的影响,不知不觉中给予了这些“潜力学生”更多的赞扬和关注,结果这些学生确实比其他学生发展得更好。

    由于自我实现的预言会使刻板印象得以延续,所以它在种族歧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白人觉得黑人粗鲁低劣,于是对待黑人的态度就很不怎么样,结果这种态度又激起了黑人的敌意,白人看到黑人的敌意,自己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就更加深了。

    要避免自我实现的预言,其方法与减少过度自信类似,即多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问题。如果你觉得黑人粗鲁时,问自己:“当前可能存在哪些因素,会让我觉得黑人十分文明友好?”

    第21章 行为陷阱

    行为陷阱是指一种不尽人意又难以脱身的情境。具体可分为延期陷阱、无知陷阱、投入陷阱、恶化陷阱、集体陷阱。

    延期陷阱

    指人会为了短期的享受而忽视了长期的恶果。这是因为短期效果就在眼前,而长期效果虚无缥缈,所以人会更容易被眼前利益引诱。

    无知陷阱

    指因为对事情的负面作用无知而陷入的为难境地。典型例子是20世界40年代时,美国农业对杀虫剂的依赖导致此后几十年的恶果。

    投入陷阱

    指沉没成本使人无法离开已经恶化的情境

    恶化陷阱

    这个陷阱出现在原先高回报的行为变得不那么有收益或者变得更具有惩罚性时。恶化陷阱的典型例子是海洛因成瘾。刚开始时,一点剂量就会让人飘飘欲仙,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产生抗药性后,加大剂量也难以获得同样的愉悦感。

    集体陷阱

    指追求个人利益会导致集体利益受损,最终也殃及集体中的每个人。典型例子是“公共地悲剧”。

    现实中的陷阱,往往会同时具有上述几个陷阱的特征。心理学陷阱中最著名的行为陷阱之一是美元拍卖的游戏。

后记

    在本书的后记中,作者专门强调了一点,本书虽然提到了很多行为偏差,但偏差不一定是非理性的。比如人往往有过度自信的倾向,但研究表明一个膨胀的自我形象有助于身心健康。所以,一些看似不理性的“偏差”其实是最符合当事人的利益的。

    当然,也有很多偏差的确会导致当事人作出错误的决策。在各章中作者都提到了各种抑制偏差的措施,归纳这些措施的共同点,可总结为一句话:

    多数行之有效的去偏差技巧都考虑到了看待问题时使用不同的视角。

    最后,作者也指出了本书的实验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一点是,研究人员在研究别人的偏差,但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本身也可能在犯各种偏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放在阅读书单好一段时间了,当知道产品经理推荐书单里也有这本书时,我放心地买了回来看。虽然说这是跟产品经理相关...
    maixy阅读 8,706评论 5 21
  • 群体的决策一定比个人高明吗?个人决策中如何防范过度自信?今天的内容将会告诉你如何才能正确发挥群体的智慧,做出有效的...
    丹菡阅读 1,871评论 4 13
  • 知觉、记忆、情境和提问方式 我们的知觉常常被各种因素欺骗,从而产生不协调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被归结为四种:支配(由...
    Katherine_Kong阅读 1,277评论 0 0
  • 《怒放的天竺葵妈妈》 《首页和今日看点收录文章》 《决策与判断》是一本有趣、有料的社会心理学普及读本,主要描述了一...
    丹菡阅读 3,141评论 7 16
  • 本书内容已经相当陈旧了,很多的实验实例在之前的心理学类书籍中被谈及过多次。当然也证明了那些实验的经典性。看本书的主...
    爱吃香蕉的猴阅读 957评论 0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