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008)】 作者:陈浩毅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的上海租界万国商团旗样:
上海万国商团是近代上海一支由多国多民族侨民连队和华人队组成的武装力量,成立于1853年,1942年解散,存在近90年。
万国商团见证了上海城市由一个普通港口城市崛起为与纽约、巴黎相并称的国际大都市的历程;另一方面,它也经历了自小刀会起义以来中国的内战、中外战争。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大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与这支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和日益国际化紧密相连。
更为奇特的是,作为一支由一座城市所拥有的武装力量,而且是由包括华人连队在内的10余个国家或民族连队所组成,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新事物,在世界范围内也当属罕见。
“泥城之战”,万国商团的“建军纪念日”
上海开埠之后的10年间,华洋分居,和平相处,几无瓜葛,但1853年小刀会出人意料一举夺取上海县城。起义军和清廷平叛军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不免影响到咫尺之外的外国租界。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义旗一举,四方响应,军队所至,无不胜利,自西南至江南,1953年3月19日攻下南京,4月1日再克镇江,军舰若沿江而下,距离上海只有咫尺之遥。
太平军攻克镇江,上海的外国人也感到紧张。有人提议要建立自己的武装来保卫租界。1853年4月7日、8日、12日,不顾英国驻北京公使文翰的反对,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连续召集侨民及美、法领事集会,决定正式组建以上海租界内洋人为主的民兵组织,起名为“上海本埠义勇队”。中国人俗称“洋枪队”。因这支准军事组织的成员来自多个国家,所以又称“万国商团”。
随着太平军的兴起,天地会各支派纷纷而起,上海地区一触即发。在福建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下,各支力量以小刀会名义结成统一组织,推举天地会广东帮首领刘丽川为首领,准备举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853年9月小刀会在上海县起义。清军急忙派兵赶去镇压。行至租界西护城河时被洋人拦阻,只得扎营于河边以观形势发展。翌年4月3日,清军在租界东与洋人发生殴斗。万国商团前去支援,用大炮轰击清军营地。此后,英国领事又致书清军首领,令其后退西移。
第二天,英军炮舰炮击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清军战船,并将船只全部扣留。下午英军与万国商团分几路向清军营地进攻,清军在死伤几百人后,被迫西撤。自此之后清廷竟然再无胆量对租界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上海租界成“国中之国”之势也就此奠定。
“泥城之战”日后成为万国商团的建军纪念日。这场胜仗使租界当局认为依靠商团武装足以保证租界的安全,还将4月4日这一天定为上海万国商团的“建军节”,每年此日都要举行阅兵式。
万国商团的死灰复燃
1855年,小刀会事败,上海县“光复”,商团也随即解散。之后的15年中,虽然有太平天国运动危及租界存亡,但站在历史前台与之对抗的是英、法联军和华尔、戈登的“常胜军”。由于财政等问题的困扰,作为一支完整部队的万国商团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
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上海租界侨民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维持一支商团武装的必要性再次彰显。7月初,工部局开始着手给万国商团以“官方”认可。会议决议:“万国商团由一支炮兵队、一支骑兵巡逻队和三个步兵队组成”,“其管理权法定理应归属工部局,组织方面问题的决议、商团行动的总体控制须由工部局主席裁决。”
在工部局的努力下,英国香港驻军司令官提供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操练、射击教官去商团任教。工部局为万国商团配备了新式步枪,一个军械弹药库;由先前万国商团军官、颠地洋行的韦伯建成的来福枪靶子场也被工部局接管,并修缮一新,用于万国商团的日常训练。工部局正式接管万国商团之后,人事、经费、制度、规章及训练都有了重大变革,万国商团开启了“正规化”之路。
随后72年的历史中,万国商团虽然连队不断更迭,规模渐趋增加,武器不断更新,场地移建扩容,但其作为工部局下属机构的性质、基本组织模式和英国人的主导地位皆没有大的变动。
万国商团的彻底解散与后续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军撤回绝大部分驻华军队,万国商团中主力活跃分子也纷纷回国参战。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稍后,日军在凌晨攻击了停泊在黄浦江中的英国军舰“彼得列尔号”,将其一举击沉;美国军舰“威尔号”旋即投降,全部战斗在20分钟左右结束。
日本地面的攻击也十分顺利,未遇到大的抵抗,而迅速占领上海租界全境。公共租界之工部局一时尚未被消灭,但供职之英美人士陆续遭到解聘。1942年9月2日,工部局决议解散万国商团,次年工部局亦不复存在。
受万国商团的影响,辛亥革命前后,先是上海南市、闸北,继而广州、汉口、苏州、无锡、宁波等全国各地,中国商人群体受其启发,先后成立类似商团组织。这些中国各地遍布的商团组织也进一步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传统中国,历来以商为四民之末,商人较之士、农、工三个阶层地位要低,少有商人自发组织,更无商人武装。此时中国商人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借以保护自己的切身经济利益,并代表商人参与一些重大的政治运动,这对中国的商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变化。
比较知名的商团有中国辛亥革命前夕的上海清真商团。辛亥革命前夕,上海回民受中国同盟会会员底奇峰(回族)宣传鼓动,纷纷响应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各界积极响应,各商团一致行动,议定11月3日(农历九月十三日) 全市起义。清真商团率先到达指定地点,奋勇作战,一夜之间光复了上海。上海光复后,随着军事的进展,清真商团的部分团员为进军南京的队伍押运粮械,向南京进发。他们抵达南京后,立即协同友军,收缴了在天宝城外紫金山麓残余清军的军械,协同友军完成了任务。
从武昌起义以来,上海清真商团团员协同友军、友团光复了上海、南京,转战大江南北,历时共十余月,后因团员们分别从事慈善事业或其他工作,清真商团遂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