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信团队透露又将推出小程序的多项新能力,其中两项新能力触动了游戏行业人士的敏感神经。
第一项是上线两个音视频的标签接口:「live-publisher」,实时视频的发布;「live-player」,实时视频的播放。这意味着,小程序将可以做到实时影音视频的分发与传输了。
这也是微信团队看到小程序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和深入,对直播和实时在线的应用需求已经迫在眉睫。比如在金融保险开户、在线教育以及视频直播等等。而直播正是游戏行业所需要的重要一环。
另一项新能力,则是代码包分包加载。支持完整的代码包分割成多个小包。这样在浏览小程序具体页面时,只加载对应的小包,速度极大提升。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每个代码包的大小依然不能超过2M,但微信不限制代码包的总体积。这也就意味着小程序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功能,为运行大内存提供了可能,而这正是重度游戏产品运行所需要的基础。
虽然这两项新能力并不是专门针对游戏行业而推出,但也让大家不由猜测作为游戏帝国的腾讯,即将放开小程序游戏!
我们知道当小程序刚出来的时候,游戏行业热切期盼小程序会给H5游戏带来春天。但张小龙明一句小程序不支持游戏,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H5游戏界希望的火苗。
一方面,游戏与小程序的特性相违背。游戏需要长线地占据用户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这与微信小程序「用完即走」的天性相矛盾。
另一方面,游戏依附微信从线上圈走流量,这与微信的初衷背道而驰。小程序不是基于流量分发来获取用户,而是通过用户触达的方式来获得用户。
微信是想海纳百川,希望小程序的开发者运营者们去连接线下,给微信带来新的流量,而不是已有的线上流量被分发出去。
小程序之前的公众号年代里,服务号就被微信设了各种限制,比如禁止诱导分享,禁止诱导关注,甚至禁止在朋友圈传播各类H5、小游戏等等一大堆严格措施。触犯者后果都是「清空粉丝」甚至「封号」。
因为服务号与订阅号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订阅号为微信带来并留住用户,服务号则从微信吸取流量再引导到APP上面去。这也是服务号一直鸡肋般尴尬存在的原因。
在小程序出现至今,也是时不时发生「封杀事件」。虽然都会带走流量,但小程序游戏和服务号又有着一个明显区别,那就是游戏的「吸金能力」。这个对于作为游戏收入位列「全球第一」的腾讯,内心再清楚不过了。
腾讯自 2003 年以代理韩国 3D RPG《凯旋》为起点,通过「外部代理+自主研发」双管齐下的策略,依仗自己庞大的用户基础横扫千军,登上端游、网游和手游市场份额均第一的宝座。
其实从小程序推出后,微信团队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其并没有打算放弃做小程序游戏的念头。
从起初宣称小程序不支持游戏,到默许游戏行业「打擦边球」,就是允许做内容服务的玩家社区。例如「王者荣耀」和「炉石相册」,都是为游戏玩家提供内容服务的小程序。
从一开始没有网页相关接口,到9月份被大家发现「微信棋牌群排行」小程序,点击LOGO能够跳转到下载的网页,再到11月份正式公布开放小程序内「打开网页」功能,让H5游戏得以在小程序内存在。
从默许准游戏类小程序,例如「微信电竞」、「企鹅电竞」、「使用心理测试大全」的存在,到出现类似游戏大厅的小程序,例如「领导不知道」。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微信对小程序游戏的态度并不排斥,只是比较克制。
其实微信对于小程序游戏小心谨慎的态度,还有涉及很多「客观因素」。
从安全角度来看,游戏行业「野蛮性」的一面会给微信生态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总会有图谋不轨的运营商无视规则,做出出格事情。游戏代码的复杂性也会对微信架构造成影响。
从国家政策来看,广电总局要求运营游戏必须要取得「版号」才合规合法,这就需要微信建立有效的审核机制,不然出了事这锅就扣到了自己头上。
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来自于苹果。在iOS平台,苹果是不会放任一个带着游戏平台的应用,出现在自己的地盘上的。这个大家都容易理解,谁会允许别人在自家盘子上把属于自己的利益卷走呢?
所以,综合主客观因素,要不要完全放开小程序游戏,并不是简单的微信自己乐不乐意的问题,这里面牵扯的各种复杂问题在找到解决方案之前,微信只会继续保持克制。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产品为王」的原则。游戏本质也是产品,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以及移动游戏,必须是高品质的产品才能造就平台的繁荣。
所有游戏的上限都是被一个接一个的被大众青睐的游戏本身去推高的。小程序游戏亦然,腾讯首要把关的也是游戏供应商的产品质量。
因此,作为游戏产业的企业团体,与其花时间揣测微信什么时候允许做小程序游戏,倒不如把精力投入到游戏产品的打造上,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最终在任何平台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