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眼里,孩子永远是简单的,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孩子的诡计多端,哪怕他们自己也曾当过小孩。”
生命的历程,是一个心灵这个容器不断填满,身体这个容器逐渐腐朽的过程。
可是如果从一开始起,心灵这个容器就已经残破不堪了呢?
我们只能用自己的余生,来修修补补。
表面上看起来,朱朝阳是一个完美的初中生,成绩全年级第一,安静,乖巧。事实上呢?他是一个被命运诅咒的初中生。
朱朝阳绝非是一般的优异小孩。他智商奇高,洞察力超人,心思缜密,性格看似温良,实则隐忍刚毅,杀伐决断。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
然而这个天才,却生活得极其卑微。他自尊心非常强,又异常敏感,是一个对自我充满了不认同的人。成绩优异,却在学校里被嫉妒的同学孤立欺负,唯一的朋友就是从孤儿院逃出来的杀人犯后代耗子和普普。
父亲虽然富有,却抛妻弃子,另组家庭。朱朝阳和母亲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父爱的渴望。他最在乎的,就是在父亲面前维持一个完美的儿子形象。
有过多少爱,就会有多少恨。
第一次杀人,算得上是过失。一时激愤,朱朝阳将同父异母的妹妹朱晶晶推下了高楼。
偶然背后的必然,是命运的不可抗力。
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心中的魔鬼便再也压抑不住了。如果说杀死朱晶晶还只是情绪失控的产物,那么主谋杀死父亲和他的妻子王瑶便是朱朝阳冷静思考后的理性选择。
他和母亲在父亲和父亲的新家庭处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漠视、不公、怀疑、谩骂、侮辱和威胁。他对父爱从渴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最后竟然累积成了全盘的否定。
这种否定,是致命的。对儿子来说,父亲就意味着一切,是他之于这个世界的起点所在。对父亲的否定,是对生命存在的全盘否定。
非如此不可?
非如此不可。
只要杀死他们,杀死那部分与之相关联的自己,就再也不会有绝望与失望了。
新世界里,没有爱,也没有恨。既然修补不上,那就干脆让这一切都毁灭吧。
《坏小孩》里最骇人的情节,不是杀死父亲,而是杀死耗子和普普。
命运不是没有给过朱朝阳一线生机。
隐隐约约,他触摸到了爱的温情,既有友情也有爱情,然而他却退怯了。心,已然绝望至枯竭,纵然想修复,也只是无水之源。
要感受到这份情感的联结,就必须要打开自己的边界。朱朝阳,再也不敢冒险了。只要有脆弱,就会有被攻击的机会。
他用刀,一片一片地,把这块柔软的自己给生生地剐了出来。
真的是什么都可以吗?他一定无数次地问过自己。
为什么不呢? 不就是一条线嘛。
跨吧。
跨过去,你就自由了。
魔鬼的诱惑比蜂糖还甜蜜。
在朱朝阳构筑的新国度里,个体的强悍被膨胀至无限度,世间所有的伦理和价值都被抛弃。新秩序只有一个,那就是个体的无限自由。
这是对精神和肉体的全面杀戮。
朱朝阳的未来会如何?
我说不好。
我对他,还抱有一丝希望。他还有母亲。
可是经他的手死去的6个人再也回不来了,纵使他们有天大的错,也没有人有权利剥夺他们的生命,不知道他在午夜梦回时,还会不会想起他的朋友,嗯,一辈子的好兄弟,那个可爱的瓷娃娃一样的姑娘和那个爱玩游戏的大个子,会不会在梦里惊醒,看着他沾满鲜血的双手会不会觉得良心有点不安,这是一个非常惊悚的故事。
更惊悚的地方不在于故事本身,在于我的阅读体验。我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代入的动作,就能轻易感知到掩藏在童稚面孔下的冰冷与绝望。黑乎乎的毒汁,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慢慢地渗了出来,向四面八方蔓延开去,无边,无尽。我只能眼睁睁地旁观、看着。
我完全被这个故事背后的心理逻辑所说服。这样的情节,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以各种不同的面貌,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